导航切换
首页
热点新闻
光影故事
青岛故事|爱心面馆传递爱!妻子患癌曾被青岛温暖,如今,身有残疾的他推出爱心面
爱心面馆传递爱!妻子患癌曾被岛城温暖,如今,身有残疾的他推出爱心面
[详细>]
青岛故事|暖心!男子路上突然摔倒,紧急时刻他仗义出手施救
4月16日上午9点10分左右,青岛市南区台西三路29号附近,一名年轻男子行走在人行道上突然摔倒失去知觉。 发现这一情况后,退役军人付国松从口腔诊所冲出,拨打急救电话、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远程指导他……六七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将患者送往医院抢救。
[详细>]
青岛故事|在青创业、妻子患癌时被温暖……如今,身有残疾的他送出爱心面
2023年,半岛全媒体报道了双腿残疾的张善领和患癌妻子自立自强的故事,热心市民纷纷献出爱心。 与癌症顽强抗争四年的李庆苹离世前,留下了“开一家面馆”的心愿。 张善领拼尽全力开起爱心面馆,为妻子圆梦。 如今,张善领的爱心面馆从城阳搬到即墨,他继续推出爱心面,将爱传递下去。 张善领忙碌地准备食材。
[详细>]
青岛故事丨半岛书房② 李明:阅读其实不是拐棍,更多像光亮,让你能看见光明和前路
青岛故事丨半岛书房② 李明:阅读其实不是拐棍,更多像光亮,让你能看见光明和前路
[详细>]
青岛故事|78岁大姨23年捐出善款14万元,自己的衣服磨损多个窟窿也舍不得扔,有需要帮助的人要是不支援,吃不好,睡不好
青岛故事|78岁大姨23年捐出善款14万元,自己的衣服磨损多个窟窿也舍不得扔,有需要帮助的人要是不支援,吃不好,睡不好
[详细>]
青岛故事|从医30余年,肿瘤专家练就“CT神探”,记录的病例本有一米多高
青岛故事|从医30余年,肿瘤专家练就“CT神探”,记录的病例本有一米多高
[详细>]
青岛故事丨退休金3000多,青岛“最美大姨”23年捐出善款14万元
在青岛,有这样一位大姨,她对自己“抠门”,一件黑色背心磨损出多个窟窿,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扔。 对别人大方,面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二话不说就捐出千元助学金。 今年78岁的王菊秀,自2002年退休就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至今捐出14万元善款,被大家亲切地称作“最美大姨”。 每次捐助,她都会亲手写一封鼓励信,传递温暖和真情。 近日,记者走近王菊秀,倾听她的公益故事。
[详细>]
青岛故事|“95后”青岛嫚,5天办50场婚礼!从“沪漂”到“青创”,见证2000多份爱情甜蜜
婚礼是爱情最深情的告白,也是见证新人幸福生活的重大时刻。 自2018年以来,“95后”青岛小嫚王圆用一场场别具匠心的婚礼策划,见证了2000多份爱情的甜蜜。 从“沪漂”到“青创”,王圆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也在岛城婚庆这份“甜蜜事业”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青年典范。
[详细>]
青岛故事|跑赢黄金救援5分钟!主业摄影兼职救援,一群青岛大叔守望海岸线16年
青岛故事|跑赢黄金救援5分钟!主业摄影兼职救援,一群青岛大叔守望海岸线16年
[详细>]
青岛故事|“有困难,找老师!”七旬退休手语老师,用心“手”护无声就医路
青岛故事|“有困难,找老师!”七旬退休手语老师,用心“手”护无声就医路
[详细>]
青岛故事|80后返乡接管父亲樱桃园 直播带货亩赚七八万
进入4月份,莱西市水集街道小夼村大樱桃迎来丰收季。 1986年出生的张克平16年前返乡创业,从父亲手里接过种植大棚。 他率先引入全自动温控技术,亩产量达到2000斤。 同时,他还打通线上渠道,把樱桃卖到全国各地,收入也大幅提高,每亩地纯盈利达到七八万元。 种植收益高了,村里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80后的果农已经接近一半。 用上温室大棚,提前上市一斤卖到50元“我们这里从1997年就开始种植大樱桃。
[详细>]
青岛故事丨从“小学生”到“农民爱迪生”
璐璐,是胶州“农民爱迪生”李志敏女儿的名字。 十年前,仅有小学学历的李志敏凭借敢做敢闯的精神,发明出世界第一台实用性的辣椒除柄机。 如今,全球只要有加工辣椒的地方,基本都会有璐璐农业装备的身影。 目前,李志敏正在研发自动化辣椒脱帽设备,攻克辣椒行业重大加工难题,已经过大量验证效果比较理想,计划于明年正式推向市场。
[详细>]
<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