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民间习俗
重阳节习俗 - 饮菊酒

重阳节习俗 - 饮菊酒

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详细>]
重阳节习俗 - 吃重阳糕

重阳节习俗 -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详细>]
重阳节习俗 - 放纸鹞

重阳节习俗 -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详细>]
重阳节习俗 -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习俗 -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详细>]
重阳节习俗 - 登高

重阳节习俗 - 登高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详细>]
重阳节习俗 - 赏菊

重阳节习俗 - 赏菊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详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