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外地“跑马” 青岛三所驾校被公开“预警”

2024-05-22 09:16 青岛晚报阅读 (153436) 扫描到手机

公交驾校严格执行执教过程验证要求。

招揽学员后,不录入监管平台,不按大纲要求计时培训,而是通过外地驾校“跑马”完成虚假学时……近日,这一严重扰乱驾培市场的行为,被主管部门公开点名“预警”。记者调查发现,我市推行的“先培后付”、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等举措,有效重塑了行业生态,但部分驾校却耍起了“小聪明”,通过“跑马”违规行为规避监管,此举不仅扰乱了驾培市场,也使学员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存在重大责任风险。为此,我市开展专项规范提升行动,同时提醒广大学员报名时要“擦亮”眼睛,不要让违规驾校“钻空子”。

  公开预警

  外地“跑马”三驾校被点名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发布预警信息,青岛人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青岛跃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青岛海元驾驶培训有限公司近期出现严重违规情况,以上三所驾校未将部分所属学员录入青岛市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未在本驾校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计时培训,而是违规通过外地驾校“跑马”完成虚假学时。类似这种情况的学员培训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虚假学时存在重大责任风险。

  市交通运输局提醒:“青学驾”微信公众号为青岛市唯一报名交费平台,请学员务必通过该平台办理培训报名手续,学员学费通过此平台冻结在学员个人银行账户中,按照培训进度向驾校结算,培训消费安全有保障。学员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推荐或诱导私下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交纳学费。如遇驾校不通过“青学驾”微信公众号为学员提供报名交费服务的,请务必拒绝并通过12345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向主管部门反映。

  记者探访

  核对数据发现“猫腻”

  此次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发布预警,揭开了部分驾校耍小聪明违规操作的“内幕”。

  根据相关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科目都有对应的基本学时要求。据了解,按照要求,市民在报名学车时,信息需要录入公安交管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近年来的大数据分析显示,我市驾培行业在经历了此前的“野蛮生长”时期后,进入需要努力挖掘学员的增量市场。全市驾校数量在140余家左右,年培训驾驶人数量为15万左右。

  查看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大数据,工作人员发现了异常:交通运输部门录入的学员数量,比公安交管部门提供的要少出不少。“少几个可能是数据统计问题,可少了几千人,那肯定有问题。”异常情况引起了市交通运输部门的“警觉”。为筑牢行业发展根基,杜绝违法违规情况发生,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调集了各驾校上报的数据,进行逐一对比,排查出“嫌疑”驾校名单。

  背后揭秘

  躲避监管作假“牟利”

  这些驾校,为何要舍近求远,在本地招完生后却不录入本地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异常”举动背后,是从去年开始,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市驾培行业的优化改革:在这之前,驾培行业实行的是“先付费后培训”的预收费模式,学员在接受驾驶培训前需要将学费全部交给驾校或教练员,学员培训过程中往往缺乏话语权,遇有纠纷,学员也往往处于弱势。预交学费存在被骗取、挪用等风险,遇有驾校资金链断裂、招生中介及教练员跑路等问题,学费及培训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员退费投诉纠纷高居行业主管部门受理投诉数量榜首。且预收费模式带来了培训收费不公开不透明及套路收费、先低价招生后二次或多次收费、恶意压价招生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发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挤占了规范经营驾校的生存空间,不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促进行业进一步规范,“重塑”全市驾培行业生态。去年5月,我市全面实行“先培后付”模式,在全市驾校报名交费均通过统一公开平台——“青学驾”微信公众号,学员与驾校签订电子培训合同,学费冻结在学员自己的银行账户中,按照培训进度向驾校结算,学员可随时对驾校及教练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学员评价、驾校及教练员信息、培训班型价格等向社会公开,供学员查阅及比选。

  这一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预交学费模式的弊端,促进了青岛市驾培服务向适应新形势下消费需求快速转型,开启了现代化高质量驾培服务体系新篇章。此外,为进一步夯实培训基础,筑牢学员驾车本领,我市又推出了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要求教练员与学员同签到、签退,且教练员在同一时间只能用一辆教练车培训一名学员,有效遏制了教练员不现场执教、代他人执教、一人执教多车等违规情况发生,为学员享受足额学时和学费规范结算提供了保障,维护了培训安全。

  政策实行后,学员与驾校100%签订培训合同,消费明细清晰可查,学费安全有保障,学员培训消费的话语权有效增强,退费类纠纷投诉同比降低95%以上,累计已有10万余名学员受益。但与此同时,一些教练员和驾校为了“牟利”,想方设法逃避监管:将学员录入到学时监管不严的外地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在外地驾校“跑马”完成虚假学时,学员本人则不需去外地实际培训,这样一番操作后驾校一是可以直接预收学员学费,不需执行“先培后付”,二是不需为学员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培训足额学时。

  专项整治

  净化市场确保行业发展

  “跑马”等违规行为搅乱了驾培市场,损害了那些严格遵守规定的驾校利益。作为岛城驾培市场唯一的国企,城运控股公交驾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不断重塑,我市驾培行业迎来了发展新契机,无论是“先培后付”还是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在充分保障学员利益基础上,也让驾校发展走上了规范化道路。除了不断提升驾驶技能培训水平,驾校必须营造良好口碑,吸引更多学员,从而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生存空间。违规“跑马”行为如果不予以重拳打击,会损害遵规守法驾校的利益。

  梳理全国驾培行业监管可以发现,多地都对“跑马”行为予以了严厉打击。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此前就通过多种方式,不间断对伪造学时、停车打学时等违法违规执教行为进行巡查。目前,正携手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跑马”行为。眼下,暑期学车高峰将至,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提醒市民,文明安全驾驶既关系到自身的生命安全,又是尊重他人生命安全的体现,为培养自身合格驾驶技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报名学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驾校并接受规范的计时培训。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通讯员 高俊杰

  ■相关链接

  何谓“跑马”

  所谓“跑马”,是“跑马机”的简称。这是一种利用汽车脉冲信号原理制作的非法学时作弊设备,装在学时记录仪系统中,通过侵入、更改教练车车载记录设施,虚构学员练车学时,伪造学员培训记录,并上传至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学员不上车刷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