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出、猜灯谜、赏民俗 "五彩"奥帆闹元宵

2019-02-18 07:57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211185) 扫描到手机

在元宵制作摊位上,很多人忍不住上前体验一番,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

陈氏焗艺”第五代传承人陈大雷现场展示焗壶“绝技”。

文/图 半岛记者 肖玲玲 通讯员 乔羽 报道

本报2月17日讯 2月17日上午10点,青岛奥帆中心旗阵广场格外热闹,由青岛旅游集团、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左邻右舍”月色灯山满奥帆——“首届奥帆中心闹元宵、猜灯谜民俗文化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看演出、猜灯谜、吃糖球、体验做元宵……热闹无比。据悉,此次元宵节民俗文化展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当天(2月19日),市民游客可以前来体验更丰富的传统年味。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热闹、团圆是元宵节的关键词。17日上午,在热闹的舞龙表演中,为期三天的元宵民俗文化展拉开了序幕。珠海路街道辛家庄社区紫荆花民乐团合唱《我爱你中国》,激起了市民游客的爱国情怀,加入到现场合唱的队伍中;正月里的大秧歌,给这个热闹的节日增添了传统的幸福年味,海口路社区居民舞出了幸福、舞出了时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鸳鸯螳螂拳第四代传承人孙丛宅带领他的弟子们,给市民游客展示源远流长的鸳鸯螳螂拳,引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台上节目精彩,台下民俗体验丰富。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前馆长、“新家谱文化推广志愿者协会”创立者杨乃琛带来新家谱,弘扬时代家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氏焗艺”第五代传承人陈大雷现场展示焗壶“绝技”;山东省民间艺术大师李翠敏和学员们用手中剪刀,剪出幸福生活;社区退休老教师范玉芬带着“金猪送福”泥人队伍,为新春送祝福。

据了解,首届奥帆中心元宵节民俗文化展于2月17日启幕后,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当天(2月19日),连续三天在奥帆中心旗阵广场举行,各种演出、猜灯谜等精彩活动持续上演,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以前往观赏体验。

■现场 学会做元宵,回家露一手

“这个元宵皮不能这么薄,容易碎……”在元宵制作摊位上,很多人忍不住上前体验一番。“每年正月十五都吃元宵,但我还从没在家做过,总觉得做起来很复杂,所以也没尝试过。”做完一个元宵后,市民刘志清边摘下一次性手套边告诉记者,他刚刚学习了一下,还特地打听了下配方,觉得好像也不难,“就是用糯米粉和面做皮,芝麻粉做馅,也不用擀皮,做起来比饺子简单,可以回家试试,给他们‘露一手’。”他笑着说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摊位是澳门路社区居民设立的,就为了让更多人能体验一把做元宵的乐趣。“我们这次准备了20多斤糯米面,7斤左右的芝麻。”澳门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郭爱萍告诉记者,在社区和好面,打好芝麻粉后他们就直接带过来。记者看到,现场还有一块面板,“为了现场切分面团。”她表示,这些材料能做大约600个元宵。

高家糖球在青岛的知名度已经不必再多说了,记者当天来到活动现场时,现场10多个展位上,就数高家芝麻糖球摊位前的人最多。“我每年去糖球会都会买高家糖球吃,没想到在这也吃上了,很惊喜!”市民于飞开心道,“他家这糖球吃起来脆脆的,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酸甜可口嘎嘣脆”是高家糖球的一大特色,而这,来源于三代人的传承。高家糖球第三代传承人高士湘告诉记者,其实,高家糖球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想把糖球做得香甜、酥脆、不粘牙,就需要技术了。“其实最讲究的就是良心,山楂选好山楂,工艺也传承传统工艺。”过程不掺一点假,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好的,这一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