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丨1元涨到4元!用户吐槽“被割韭菜”,涨价成共享充电宝唯一出路?

2021-03-31 20:4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7415)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思

据统计,中国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为5.69小时,95后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为8.33小时。手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续航能力却未见增长,充电宝从而成为刚需。

3月30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商场和饭店、医院等场所的共享充电宝均为3元/小时,而个别酒吧和夜店则为4元/小时。相比刚刚投放时的价格,目前总体已翻3-4倍。

作为共享经济的“幸存者”,为了生存不得不涨价以保证盈利,但涨价也引来用户的吐槽和群体流失,共享充电宝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路上涨!从1元到4元

“吃个饭充会儿电,就要6、7块钱,真挺贵的。”

“充着电去玩局剧本杀,结果等玩完,还充电宝就要扣我15块钱。”

在记者对消费者的采访中,几乎都在“控诉”共享充电宝的高额定价,有些用户甚至因为忘记归还,直接扣费99元“被迫购买”充电宝。

“我家里至少有4个共享充电宝了。都是在商场充电结果忘了还,等第二天想起来就超了时间,要支付封顶费99元,相当于买了一个充电宝。”青岛市民王先生说道,“我记得共享充电宝刚出来的时候还很便宜,现在不仅租的价格贵,而且封顶的价格标准也很高,用几次的钱都可以去买一个充电宝了。”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发展以来,一直在温水煮青蛙似的渐进加价。

青岛市市北区台柳路一家餐馆门口摆放着四种共享充电宝。

2016年我国共享充电宝产品进入市场,2017年遍布一二线城市,用户规模为3200万人。彼时共享经济正站在风口之上,各大品牌为了打开市场纷纷以免费为噱头烧钱引流,当时的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也十分优惠:前5分钟免费,之后每小时收费1元,每日封顶10元。

随着资本入局,产品快速渗透,规模增大,价格水涨船高。据悉,各家共享充电宝服务公司陆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涨价行为。

第一次是从1元一小时的普遍定价,上涨到2元一小时,那时许多消费者表示不会再使用共享充电宝产品。但几个月之后,共享充电宝服务公司又陆续开始第二次涨价,从一小时的2元提高到3元,这个价格也成为全国标准沿用至今。

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几乎被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充电瓜分,形成“三电一兽”的格局,价格也全部翻至原始的3-4倍,个别地区甚至到10倍。以青岛为例,记者走访青岛市人流量高的区域发现,商场和饭店、医院等场所的共享充电宝均为3元/小时,而酒吧和夜店则为4元/小时,每日封顶价格为20-40元不等,总封顶为99元。同一品牌在不同地点的租赁价格也不相同。

共享充电宝行业两次的阶梯式涨价并没有缩窄市场规模,使用人数不降反增。据统计,2020年共享充电宝市场用户规模已达4.08亿人。

“这毕竟是生活必需品,涨价了也会继续使用。”青岛市民冯女士说道,“我们要经常出去见客户,手机没电可不行。我家里有好几个充电宝,但是包里装的东西本来就够多了,再带个充电宝更沉,所以一般都在商场租充电宝用。”

目前共享充电宝单价为3元一小时,总封顶99元。

盈利模式单一,风光背后一片狼藉

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共享充电宝,其市场因为产品的需求性不断扩大,明显的涨价举动让用户都意识到自己是被收割的“韭菜”,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也陆续传出上市计划。可是,“看起来赚钱”的共享充电宝,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暴利。

近日,怪兽充电的招股书披露,其2020年充电宝的租金收入占比达96.5%,广告收入占比仅在1%左右。共享充电宝的盈利主要来源于租赁,营收模式十分单一。

而且,行业的竞争一直保持在最原始的抢夺线下商户资源这个层面。因此,行业选手在入场费和佣金方面的费用不断攀升,使得运营商自己的利润越来越薄。

记者以要加盟为由咨询了街电科技工作人员,得知目前没有加盟费,直接购买设备就可以。设备价格从150-9500元不等,区别在于大小和附加价值,充电宝口数越多,或者有电子屏幕都会更贵。

“只要你在店里安置我们的机器,柜机所有权都属于你们,前6个月我们还会给你政策支持,让你快速回本。就是6个月内,给到你的利润分成是85%,6个月过后终生都是80%。”街电科技销售部负责人任静向记者介绍。

据悉,直营设备占运营商收入的72%,其次就是服务商和代理商。

“比如你有其他资源也可以进行去铺设,也都是有分成的,比如你隔壁店你也可以去谈,可以给他30%的分成,那中间你也有50%的一个分成,算是每个月纯收入。”任静介绍道。

为了铺设线下市场,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给二级商家或直营店家的分成都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店家也开始采用“招标”的形式。

“刚开业时美团和街电的地推都来找过我们,我就说哪一家给的分成高就安哪一个。”青岛市市南区一家桌游店店长说道,“最后定下来的机器也不收钱,我们就是给插着电就行。”

这还是市占率极高的“三电一兽”,其他的小品牌在这种竞争形势下更显单薄。据统计,2017年至今,已有十家曾获融资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倒闭。

市场需要扩展,公司需要盈利,最后的增收点只能落在消费端。可消费者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记者在黑猫投诉上看到,“三电一兽”的投诉量总数已达20000条,充值多扣费、押金不退、归还不规范等问题是投诉重灾区。

某共享充电宝的分成政策

共享经济冷却,出路不止一种

国内外一直在热情开发的共享经济,在经历了2016年雨后春笋般的生长期和2017年的厮杀期后,目前,已进入了调整期与沉淀期,也是“退烧期”。

共享经济的原始定义,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社会治理的新经济模式。

而实际上,市场上的共享经济,大多数是披上共享外衣的“租赁经济”,平台上的资产不是闲置,而是企业自产资源。换言之,只要大众有需求,对于公司而言,就足以构成大规模的共享经济形式。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型共享经济的确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

如共享单车,它的出现对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对公共交通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同时,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地共享这些资源,这是“互联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小巧的共享充电宝相较于其他共享经济,生产和运营成本更低,而且不像其他共享产品可能会有替代方案,共享充电宝满足的是相对应急的使用需求,不需要每日整理维修等人工服务。但相同的是,共享经济在初期都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烧钱补贴,后期涨价填补资金空缺。

为了扭亏转盈选择消费端涨价,这是共享经济运营商的同一选择。但是,消费者对于价格是敏感的。如果继续上涨,不断试探用户对价格的容忍度,最终可能突破用户群体的底线,造成用户流失,市场占比下降,盈亏也许一线之间。

其实,目前用户使用任何共享产品大多是凭借价格或者平台便捷性选择,而不是看品牌,这样的形势下,共享经济仅仅是一笔流量生意。记者咨询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想要持续发展,应该深耕用户,聚焦服务,改善商业模式,增加用户粘性和品牌影响力,而不是拼命争夺那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