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孩子“光明的未来” 教育部开了这场新闻通气会

2021-05-11 21:21 中国教育发布阅读 (51211)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事关孩子“光明的未来”!教育部开了这场新闻通气会

5月11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主题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通气会发布并介绍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等有关情况。跟教育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

先来听王登峰司长的介绍↓↓↓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极为重视,在2018年就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要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习总书记在2020年又多次作出关于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批示和指示。这既体现了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包括视力健康的高度关切,同时也是对社会各界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给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印发给各省级人民政府。

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叫做“一增一减一保障”。

“增”就是要为了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一定要增加学生的体育课、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活动的时间,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减”就是要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应该说从教育部到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是极为重视的,这也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保障”,既包括照明环境的改善和近视矫正、技术指导方面的保障,同时也包括“一增”和“一减”,在制度设计上、在具体行动上,也真正能够做到确保。这是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文件的一个总体要求。

从整体情况来看,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是53.6%,这个比例应该说是相当高的。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近视率随着学段的提高也在不断增加。刚才讲到2018年八部门印发文件一年以后,到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是50.2%,较2018年相比下降了3.4个百分点。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到了2020年,中国和全世界一道,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这个考验对教育系统广大儿童青少年来讲,他们最大的变化就是居家学习。居家学习本身就减少了他们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还有在线学习,也就增加了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因为是居家学习,视觉环境各不相同,跟在校园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到2020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有所上升。尽管2020年有反弹,但与2018年相比,仍有下降,基本实现预期防控目标。

新闻通气会主要是介绍三个新出的文件的情况。为什么现在要出这样三个文件?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对全社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殷切期望,与我们目前掌握的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情况来看,形势依然是非常严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实际上也是事关整个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任,而且学生的体质健康里面,最敏感的一个指标就是视力。

八部门实施方案里,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重要手段就是“一增一减一保障”,直白一点讲,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比例如果有所下降,就说明我们的“增”是真正做到了,“减”也做到了,“保障”也做到了。如果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不良率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那说明我们并没有真的增加体育锻炼,也没有真的减掉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而在保障方面可能也是有问题的。所以,考察一个地方的工作做得如何,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

如何切实落实好八部门文件,真正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还需要加把劲,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而且制定更加明确的目标,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去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这是一个背景。

另一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比例跟2019年相比有所上升,这进一步凸显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应对疫情这一年的时间里,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能是减少了,但是体育锻炼、户外活动也下降了。电子产品的使用明显提升,生活习惯特别是锻炼的习惯、健康用眼的习惯,包括坐姿、站姿等等,都暴露出来了非常多的问题。

这里面既体现了我们在“一增一减”方面的努力,减了一点课业负担,但是增加了很多的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极大地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进一步凸显了在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科学用眼、护眼知识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个明显的短板。所以,这些问题如何认真地总结经验,融入到下一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去,这也是当前出台这三个文件非常重要的背景。也就是说,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这三个文件的主要做法或者主要内容有:

第一个文件,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光明行动》,2018年的文件是八部门印发,后来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最开始是9个部门,后来又增加了6个部门,也就是说有更多的部门参与到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工作中来,所以有15个部门组成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这15个成员部门共同印发了《光明行动》。《光明行动》实际上就是2018年八部门实施方案的一个细化版,细化到了八大行动。这八大行动,其中由政府部门共同采取的行动有五个,另外还有三个行动,就是减轻课业负担、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这三大行动,政府要采取行动,但是也需要学校、社会特别是家庭的有力配合,才能够真正把这三项行动落实到位。

政府采取的行动,第一个就是爱眼护眼,也就是要给学生、教师包括社会提供爱眼护眼的科学知识。第二个是每年对学生的视力要进行认真监测。第三个是要着重于做好视觉环境的改善。第四个是提供科学服务,也就是眼视光的检验和矫正要有专业的指导,市场也要有严格的规范。第五个是要提供或者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五项是政府要承担起责任,既包括教育引导、科学指导和市场规范,也包括宣传教育。其实最关键的是后面这三项,需要政府、社会特别是家庭共同努力的,就是减负、强体和规范电子产品使用。

最近教育部密集出台了5项管理文件,包括睡眠管理、作业管理、读物管理、手机管理、体质管理。一项项具体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够推进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其中的减负,为什么说这是政府和社会特别是家庭共同来努力的一件事?光靠政府、光靠学校的减负,效果不一定好,家庭也要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列中来,增加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特别是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要给学生们户外活动的时间,这也是需要学校提供这样的条件,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严格组织好课内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同时家庭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最后是关于规范使用电子产品。最近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手机管理的文件,社会上反响非常好,大家都觉得这件事一定要管好。这个管好,学校里要做到严格管理学生的手机使用,但是这件事光靠学校也不行,学生离开校园,回到家里,家庭也要共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中的八个专项行动,由这两大部分构成。

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出来,一个小小的近视问题,涉及非常广的面、非常宽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家、一校就能够做好的,真的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家校的合作。以上是《光明行动》有关情况介绍。

第二个文件,15部门的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这个重点工作计划就是2018年八部门实施方案的一个分工版。这里面不仅仅把政府做的这五大行动进一步细化到相关部委,教育部负责什么,市场监管总局负责什么,体育总局、卫健委、宣传部门等等,这些都是属于15个部门为了共同维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在2021年每个部门、每个部委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在这里面都有明确的分工,而且也包括了如何配合学校特别是家校合作,能够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所有工作。这是第二个文件,这里面特别明确提出了每一个部门都要年初制定计划,年底交账,而且要做好评议考核工作。不仅仅对各省工作进行评议考核,这15个部门每年的工作也要进行评议考核。

第三个文件,学前、小学和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这个可以说是2018年八部门实施方案的一个宣讲版,或者是科普版。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组建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专家宣讲团。宣讲团的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科普作用,让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也包括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近视的危害,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的知识,以及出现近视之后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去防止近视的进一步恶化。所有这些工作,在这三个学段的防控指引里都有明确的介绍,所以它是个宣讲版和科普版,也是为了动员全社会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关于《指引》,来听吕帆主任的解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近视防控和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日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研制《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一、坚持三个原则,普及护眼知识,即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系统性和精准性。

二、针对阶段特点,精准防控近视。学前阶段:近视防控要抓早抓小。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眼健康,主动进行视力筛查。3—6周岁的防控重点是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是重点监测的阶段。教师、家长要时时加强引导,督促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中学阶段:孩子的用眼强度达到高峰期,需要特别注意近视程度加深问题。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电子视屏时间。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科学矫正和干预,尽量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