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简称CII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
首届进口博览会见证中国开放“接力赛”
这是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的“珠联璧合”主题花坛(10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在中国的开放地标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幕进入30天倒计时。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进口博览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个国家的大合唱”……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见证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接力赛”。
下一站,上海!
上海黄浦江畔夜晚灯光璀璨(9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接过中国主动开放的“接力棒”。举办地上海,全城总动员进入“进博时间”。
这是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道路的夜景灯光效果(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4日上午,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首次全要素合成演练,为即将到来的进口博览会做好充分准备。
展厅发生火灾怎么办?有人晕倒昏迷如何获得最快的救援?在前一阶段近10场大型专项演练和60余场小型分项演练的基础上,全要素合成演练覆盖入场演练小组、论坛演练小组、突发应急演练小组等8个小组,开展了15个方面的综合性演练。
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压实责任……展馆内外,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优化交通组织、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各项保障工作进入临战实战阶段。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灯光柱亮起,吉祥物“进宝”的图案也装饰到位(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的15条配套道路建设完成,改建和集中控制系统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重点配套项目虹桥商务区二层步廊东延伸及五号停车场竣工;优化提升会展中心周边交通一体化指引,开发交通导引APP,地面公交增设8条短驳公交线,每天安排100辆应急公交备车,确保交通“进得来、出得去、行得畅”……上海,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
黄浦江20公里岸线景观照明全面提升,四座跨江大桥流光溢彩,相映成辉;千万盆鲜花扮靓上海,香溢全城;25000名保洁工人冲洗街道,清扫角落,让街头可“席地而坐”……上海,用最精细的绣花精神扮靓“盛世美颜”,赴“进博约会”。
确保酒店、网约出租车、周边停车场不跟风“涨价”;滚动招募培训5000名志愿者、组建100个“青春上海”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站点和100支志愿服务队伍,多个小语种志愿者随时在线……上海,捧出最热情的心,真诚待客。
“上海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各项组织筹备保障工作,不辜负中央对上海的信任和重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
进博热潮来袭
4日上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个进口分拨集装箱顺利运抵上海吴淞海关辖区。这个集装箱内有15票分拨单,涉及菲律宾15家参展商的234件食品,包括芒果干、巧克力、酒类和各种水果罐头等。通过进口博览会“全程绿色通道”,从卸船到仓储的全流程比常规作业时间缩短将近2天。
这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目前,各类展品正从西欧、南太平洋、中美洲、南部非洲飘洋过海、日夜兼程赶往中国上海。
交易团的对接也如火如荼,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正辐射至全国。中央企业交易团、各地方交易团乃至国外的交易商等都“摩拳擦掌”,提前与展商对接。苏宁控股集团党委书记王哲说:“将至少通过进口博览会引进1000余种国内市场尚未销售的进口产品和服务,今后3年拿出100亿欧元用于全球采购。”
无人仓库、无人驾驶、会与人协作的机器人、“万物互联”的智能工厂、可见光通讯技术、智慧机床……首届进口博览会成为全球最新“黑科技”的竞技场。
本次博览会上体积最大的展品之一——来自德国的“金牛座龙门铣”,正风雨无阻赶往上海,上演自己的“亚洲首秀”。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招展方之一、中国机床总公司总裁梁枫介绍,全球机床行业的8家龙头企业将推出10余台中国乃至全球首发机床装备展品。不完全统计显示,博览会上将迎来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首发。
GE医疗、强生医疗、罗氏、美敦力等一批全球医疗巨头,将携全膝关节置换系统、硬币大小的心脏起搏器、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等一系列尖端医疗器械和诊疗方案亮相博览会。
“中国号快车”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这是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旁新建的停车场(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践行扩大开放决心的“中国号快车”,正在成为世界的新机遇。
来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数据显示,进口博览会2800多家参展企业中,不仅有G20全部成员,覆盖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44个最不发达国家中,也将有超过30个前来进口博览会,签约参展的企业达到150多个。
独行快、众行远。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中国拥有无数的机遇,能够获得美妙的前景”,加中贸易理事会总裁尚茨认为,进口博览会证明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加拿大企业未来必须积极“向东看、向亚洲看、向中国看”。
中国自信、中国担当。延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热潮,首届进口博览会将续写中非友好乐章。目前,进口博览会已经有43个非洲国家确认参会、190多个企业确认参展,埃及的椰枣、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南非的大象酒等将进入更多中国家庭。
这是已经建成贯通的连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虹桥商务区的空中步廊(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博览会将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型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董事长孙成海说,“如何让最不发达国家参与进口博览会、分享中国的成长,是此次博览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博览会为每个参会的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2个标准展位,最不发达国家反应积极。
不忘初心,与世界同行。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阴云不散的复杂形势下,进口博览会向全世界充分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决心和信心。
“进口博览会显示了中国贸易战略的转变,体现了中国敢于承担大国责任、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决心,为中国向世界阐释双向开放理念,倡导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机制提供舞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说。
在刚刚过去的9月,美国人迈克成为第一批开立A股个人证券账户的外国投资者之一;瑞伯职业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科,拿到了上海自贸区第一张金融教育领域的外资培训机构营业执照。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号角下,更多的开放举措与制度创新汇溪成海,共同奏响一曲开放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