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开放”,但大学不是“景点”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今年暑假,各种“游学”项目忽然增多。很多游学安排中,高校是重要一站,特别是类似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更是家长激励孩子发奋图强的重要地标,大受欢迎。于是,热搜中多了一条:“黄牛”倒卖进出某些校园的“门票”。继而引发热议,那就是大学到底该不该对公众开放?如何对公众开放?
其实,本质上这是个伪命题。作为社会的有机体,大学当然应该面向公众,开门办学,但大学的“开放”,并非是无序地成为一个“景点”。
大学要“开放”。一方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大学是无法割裂社会而存在的,学问与社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校工作者要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当然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大学的特点所决定。高校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通过一定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高校职责所在。比如,为一些中小学生提供游学的机会,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就是一种服务方式。
但是,高校的“开放”,并不是把高校当作一个旅游的景点,更不能被一些商业行为所利用,成了牟利的“道具”。诚然,目前很多学校环境优美,是公众遛弯、遛娃的好去处。但需要明确,高校首先是“学校”,与其他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同,高校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应该是人才培养以及推动科技进步上,而不是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否则高校就应该叫公园了。所以,不能在这一点上偷换了“公共服务”的概念,这也和大学的“包容”“多元”不是一个意思。
高校对公众开放的前提应该是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需要,是一种有条件、有管理、有序的“开放”。如果把高校校园当成一个景点,每天人头攒动,甚至晚上办个广场舞、开个夜市,那又该如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呢?如果一些社会人士跑到操场上抢占学生的篮球场、足球场,又如何维护学生们的正当权益呢?如何保证有序的教学秩序?学生们如何寻得一张安静的书桌?更何谈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呢?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