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那一刻,来之不易——追忆从私立青大到国立山大的开学典礼

2023-08-27 17:0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2440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同学们!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岁月如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年……”当熟悉的讲话在开学典礼上响起的时候,我们知道,新的学年,或者全新的学生生涯开始了!

开学典礼,往往令人难忘。

鱼山路上,忙碌了一个暑假的网红转角,告别了游人,变得安静。回顾中国海洋大学百年校址从私立青大,到国立青大、国立山大的几次开学,关于一所大学的历史脉络愈加清晰。于是,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专家,并根据山大百年校史,回顾学校里的几次特殊的开学典礼,再现学校从筹备到建立的曲折历程。

私立青大    

一段讲话,漫长曲折的历程

8月27日,秋意降临。

鱼山路上,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们已经陆续返校。这几天也是海大新生报到的日子,主要集中在崂山等校区。老校区以稳重的姿态,微笑着迎接学生们的到来。等待这些年轻学子的,是充实而快乐的时光。

岁月回荡,99年前的这个季节,在兵营里,一所全新的大学正式开启,为美丽的海滨城市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1924年9月20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私立青岛大学终于开学,是年10月25日,补办的开学典礼上,高恩洪校长感慨万千,发表了讲话:

“本埠地贯南北,舟车四达,山水幽雅,气候中和,于此设立大学发展文化,最为相宜。即以全国大学区而论,北方之京津,西北之西安,东北之沈阳,西部之成都,中部之武汉,东南之沪宁,西南之东陆,南部之广州、厦门,官立、私立均有大学之设。本埠为东部要区,沿海重镇,自然亦可成立一大学区域,既可承继礼仪之邦荣誉之历史,又可为国土重光之纪念。

鄙人到此以来,即以设立大学为当务之急,但当时苦无相当地点。适值陆军撤防,腾出此广大之校舍,若弃而不用未免可惜,是以联合同志,积极进行。筹备以来,煞费苦心,而近日幸告成立,欣慰之心莫可言喻。”

高恩洪(摘自烟台文史)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人们根据康有为的话,为青岛制定的最早的文案。早在1923年6月15日,康有为为自己能在青岛找到一处满意的居所而欢呼雀跃:“青岛此屋之佳(甚大,多人亦足住),吾生所未有。加以有大学办,吾欲在青岛办之,以有现成大学舍也。吾俟收款即办(先收其八万),则当长住青岛。”

康有为在家书中透露了他想在青岛开办大学的理想,他看好了德国人建造的俾斯麦兵营旧址:“吾拟开一大学于此,就近收得万年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望海之暇,与天下之英才讲学,远胜沪上矣。”遗憾的是,兵营被北洋军队占据着,计划只能搁浅。

不过,青岛地处山东东部,环山面海,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既有舟车之便,又安静整洁,是一个探讨学问、钻研学术的地方。建立大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高恩洪是山东蓬莱人,曾任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交通总长等职,对教育事业非常热心。《山东大学百年校史》记载,1924年的5月,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青岛首富刘子山和教育界的孙广钦等,向时任胶澳总督高恩洪建议创办青岛大学,高恩洪欣然同意。随后,高恩洪、邵筠农、宋传典、傅炳昭、张德纯、刘子山等11人组成了校董会,负责筹备大学创办的事宜。

学校的筹备经费主要是高恩洪捐款1万元,刘子山捐款2万元,校址选定了康有为也看好的俾斯麦兵营。然而,由于青岛驻军的阻拦,导致双方僵持不下,这场争夺校址的官司打到了直系军阀吴佩孚面前,双方各派人陈述理由。幸运的是,吴佩孚和高恩洪是蓬莱老乡,私谊甚笃。吴佩孚也深谙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决定撤兵,将兵营归大学使用。

终于有了校舍,接下来,是赶修校舍,添置器材。胶澳商埠办行署每年拨款1万元,胶济铁路局每月拨款6000元,青岛士绅富商捐款4000元,作为学校的经费。校董会推举高恩洪担任校长,孙广钦任校务主任,李贻燕为教务主任,同时接收刘子山出资创办的私立青岛中学为附属中学。万事俱备,1924年8月,一所中国的大学终于在青岛海滨成立。

“但是,目下尚在草创时代,经营缔造尚须有相当之时日,校内一切校务固由本校校董等召集办理。而诸生多半来自远方,自有远道而来之目的,既入本校则与本校校运之荣枯、校誉降替有极密切之关系及重大之责任,此点诸生应当注意及之。”

私立青岛大学成立后,学校确立“以教授高深学术,培养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为办学宗旨,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身条件,决定先设立工科,以适应工业的兴起、机械的制造;设立商科,以适应贸易的发展、经济的竞争。1924年8月中旬,学校在青岛、济南、北京、南京四个城市同时招生。

由于当时全国高等学校不多,况且青岛交通方便,风景秀丽,名遐中外,所以报考学生极为踊跃,除本省本国学生外,还有南洋华侨和朝鲜的学生(录取的学生中有朝鲜贵族子弟帕尔克等)。限于学校的条件,首届只录取工科新生40人,商科新生40人。9月15日新生入学,宣布学校法规,9月20日正式上课,10月25日补行开学典礼。

私立青岛大学对于教师的挑选较为严格,注意聘请具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如国文教师李逸生,逻辑学教师凌道扬,外文教师闵星荧、凌达扬等,在当时都已有名气。教师中多数为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洋大学等校毕业生,并有部分在英美和日本获得学位的留学生。教师的待遇较同类学校偏低,校长月薪350元,校务主任、教务主任和学有专长的教授月薪200~300元,一般教师月薪100~200元,职员月薪30~80元。学校每月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的薪俸,无力添置教学设备。

“此外,尚有一事,不得不为诸生郑重诰诫者。近年来,内地各省学风之坏,学生人格之堕落,无庸讳言。加以新文化之运动新学说之繁兴,少年识力未定,往往扶择未精,弃其精华,取其糟粕,而根本精神之诚朴、自治、自尊、博爱、互助、尊师长、重秩序、尚信义、耐劳苦诸美德。此外,荒废学业,逾越轨途者,不可胜述。本校为新创之学校,诸生为新来之学生,一切当以实事求是,日新又新为前提,一洗各地不良之陋习,蔚成本校特有良好之校风,为全国青年之模范,为将来国家有用之才。是则鄙人愿与教职员及来学诸生共勉之!”

高恩洪的担心是有理由的,彼时的政局动荡,学生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实属不易。学校开办了不到一年,1925年5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败北下野,校长高恩洪被迫去职,学校一时无人负责,濒于倒闭。为了使学校不致夭折,校董会公推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维持残局。学校经费,原来全靠高恩洪拨款和士绅捐赠,高恩洪一倒,经费没有了着落,教师辞职,学生也纷纷出走,学校只能在苟延残喘中继续上课。直到1928年初,学校经费断绝来源,教师学生散去大半,学校在不得已中停办,学生们均按大学结业处理。

为了纪念开学典礼,10月25日,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校庆日。

两次典礼    

来之不易的纪念盛会

“青岛之地势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蔡元培的话振聋发聩,也成为青岛建立大学的标语,蔓延了整座城市。他更是不遗余力,促成了国立青岛大学的建成,更亲自出席后来两次开学典礼。

四载春秋过,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期盼。

当1928年8月,一则报告提出的时候,热心教育事业的人们欢欣雀跃起来。南京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1929年夏天,教育家蔡元培莅青,他对青岛优美环境,宜人气候,倍加赞赏,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筹办。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1930年9月20日,国立青岛大学在鱼山路5号举行正式开学典礼,当日上海《申报》以《青岛大学今日开学》为题报道了开学典礼盛况:

二十日上午九时,国立青岛大学在该校大礼堂正式开学典礼,同时该校杨校长宣誓就职。到会有中央委员蔡元培、张道藩、市党部代表袁方治、委员胡家凤、山东省政府党部代表何思源、胶济路管理局代表周钟岐等,及各团体代表四十余人,该校第一年级学生一百七十余人,主席蔡元培。行礼如仪后,杨校长宣誓,监誓员蔡元培授印后,并训词。次有何思源、袁方治、周钟岐、胡家凤等相继演说,后由杨振声致答辞,报告今后办学方针。礼成后,撷影而散。

在开学典礼上,蔡元培致训辞,介绍了国立青岛大学设在青岛的意义和青岛的环境。1930年9月26日天津《大公报》在《青岛大学成立典礼志祥》一文中提及了蔡元培讲话内容:

……政府所以设大学于青岛,实以青岛有文化中心的资格……山东为古代文化最发达之所,在昔伯禽治鲁,太公治齐,战国时稷下为学者荟聚之地,所以教育部决定设一国立大学于山东境内,乃归并前山东大学及私立青大而设诸青岛……青岛水陆交通,均极便利,山海林泉,处处接近自然,而工商发达、物产丰富,又非乡僻小村可比。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并可设星期演讲会,以集中全国学者于一地,至于大学课程,包括范围极广,青大现因经济关系,先设文理二科为任何各种应用科学之基础及研究的归宿点也。”

校长杨振声效仿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张道藩(后为赵太侔)任学校教务长,闻一多、黄际遇、梁实秋、黄敬思、汤腾汉、曾省之等分任院长、系主任。此外,还有沈从文、游国恩等人。第一年招收了150名左右的新生,1931年7月,从报名的412名考生中考试录取了180名新生。

“国立青岛大学发展迅速,一举成为当时国内一流大学之一”,青岛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刘增人告诉记者。

然而,三次学潮最终逼走了校长杨振声,但办学思路得到延续。1932年7月3日,国立青大接教育部电告“解散”。1932年9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并准杨振声校长辞职,任命赵太侔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赵太侔也是蔡元培的学生,所以蔡元培像支持杨振声一样支持赵太侔。

1934年8月28日上午9时,蔡元培上海港搭乘普安轮北上,29日下午2时到达青岛。9月18日赵太侔登门造访,邀请蔡元培“约二十日午前九时,参加山大开学式”,暨学校成立4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演说。1934年9月24日,《“国立山东大学”周刊》以《本校举行四周年纪念及始业式》为题报道了大会盛况:是日上午九时特于大礼堂举行纪念仪式,并同时举行本学期开学典礼。到会有全体新旧教职员及新旧学生四百余人,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孑民先生亦到场参加。

校长赵太侔报告后,蔡元培进行演讲,他说:

“第一次开学典礼的时候,我正在青岛,所以能够得到参加。今天是山大四周年纪念,我又在青岛,也能得到参加的机会,所以我觉得非常高兴。四年前是创办的时候,仅仅是建设的开始,经过了四年的功夫,竟有了如此的设备,这不能不归功于学校当局的努力。山大还有几点特色,是其他各大学少有的……况且山大的环境可以说是中国唯一的,背山面海,实在是适于研究学问的地方,并且现在又有这样的设备,较北平、上海,只有一片房子和几块黑板的大学里的学生,幸福得多了……我们更应该刻苦耐劳地去努力,才不辜负了这优美的环境。”

赵太侔则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说:“一个大学与其所在地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既受到地方的供养,一方面要协助地方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问题,同时要供给地方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造就的学生,如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那是我们未能尽到责任。”

为了聘任人才,赵太侔四处奔走,1934年9月新聘教授(含讲师)老舍、洪深、李达、王淦昌、童第周、王宗清等,山东大学很快在国内跻身名校之列。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山大再次走入了风雨飘摇的时代,先是内迁四川万县,1938年6月彻底停办,大部分师生分流进入中央大学。

山大复校    

时隔近十年,盛况再现

秋日的青岛,天气清和,骄阳送暖。一如1946年的这个季节。

那一年的10月25日,“全体师生五百余人,于热烈之氛围中,齐集大礼堂,参与开学典礼。礼堂布置,整齐肃穆,讲演台上,置讲桌一张,敷以洁白桌布,配以绿绒坐椅两把,极为清新。绕讲台边沿,排列秋菊数盆,红白相间,尤饶雅趣。礼堂座位分三列,左为全体教职员席,中右列为全体学生。主席赵校长,司仪吴同伦,行礼如仪,校长致训辞,对本校历史沿革及学生期勖,甚为详尽殷切,语重心长,庄严中肯”。

讲台上,赵太侔感慨无尽,能够重新复校,是他们经过多番努力的结果。抗战胜利后,各业百废待兴。当时,散落在各地的山大校友以汤腾汉为代表,成立了“国立山东大学校友会复校促进委员会”,奔走呼号,并请前任校长杨振声、赵太侔及党政名流联名致电,向国民政府请求在青岛迅速恢复山东大学建制。经多方努力,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恢复山东大学,并于1946年1月委派教育司司长赵太侔再任山东大学校长。

复校伊始,困难重重。赵太侔深知,大学这座大厦的根基还是师资阵容,所以他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延聘专家、学者任教,重新请回以前的教师,师资阵容再次强大起来。而收复校舍又是一大难题,赵太侔曾回忆说:“在校舍方面,原有的大学路校产不能收回,仅利用几处敌产日本中小学暂维现状,而在图书仪器方面,原有的大部分已经损失,所收回的只是一小部分残余。从国外购买,因为外汇和运输的麻烦,更是诸多困难,现在仅能利用这已有的少数仪器图书作为师生研读之工具。再说到已经应聘的先生许多不能如期到校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原有的事业和责任,一时不能赶快卸却,又加上交通也成问题,因此复校工作就受了很大的影响,虽说是复校,实际上等于创办。”经过多番交涉,《民言报》上发表了“山东大学复校工作已筹备就绪,一俟美军让出校舍,即可开学上课”的消息,巧妙运作将压力给到美军,加上赵太侔亲自谈判,学校得以收回大部分校舍。万事俱备后,赵太侔将一份份聘书撒向了各个学术阵地,在山东省档案馆里,留存着厚厚一摞,有上百封之多。

当年秋季,山东大学除在青岛招生外,还在北平、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庆、济南七地设立招生办事处,报考学生5871人,经过初试和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人、先修班学生185人。

时隔将近十年,正式的开学典礼终于如期举行。

还是定在了10月25日上午九时。《国立山东大学校刊》在11月13日刊载了开学典礼的盛况。赵太侔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誓言要倾其智慧和力量办好学校,“学校有两个特点,值得提出来报告给诸位,第一点是地域和气候的利用,第二点是山大学生的传统精神,前者借着地理气候环境的便利,使我们正好侧重于海洋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所以在农学院设有水产学系,在工学院要添造船工程系,在理学院要设海洋研究所。

复校后,山大师生纷纷入校。到12月,从上海、成都、重庆等外地招收的学生陆续报到,与此同时山大教职员工也悉数到校。在赵太侔积极而诚心诚意的邀请之下,当时应聘的著名教授、学者有几十人,丁西林担任理学院院长,老舍担任文学院院长,因为老舍一时来不了,赵太侔就先兼任文学院院长。

12月国立山东大学临时校务会议开会决定举行复校庆祝纪念大会。《国立山东大学校刊》登载了复校纪念大会盛况:“是日瑞雪缤纷,寒风刺骨,但来宾冒寒参加者甚为踊跃,来宾及本校全体师生千余人,齐聚大礼堂,举行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