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超9000家!青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023-12-19 19:2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062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和关键所在。

12月19日下午,记者自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青岛着力抓重点、破难点,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牵头科技攻关任务,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做“大”主体,科技型企业扩群增量

青岛深入实施“沃土计划”,不断熟化“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培育体系,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匹配政策、精准滴灌,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各类科技企业发展枝繁叶茂。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是中小企业里最具有活力、潜力和成长性的创新群体,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科技局将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纳入孵化器认定、部分项目申报、享受创新券等政策的前置条件,引导全市广大市场主体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2023年,全市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9000家,同比增长33%,认定数量全省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在市级层面,科技部门积极优化工作流程,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市层面,西海岸新区今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精准挖掘潜在高企苗子企业,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对入库企业实行“一企一专班”,集聚各类资源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崂山区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创意会”“直通车”“云服务”政企对接平台,制定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奖励办法,健全虚拟现实、微电子等25个“一业一策”政策集群,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体系;市北区组织高企政策宣讲下沉一线,走入园区“面对面”辅导企业……多措并举之下,今年,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超过8000家、同比增长20%。

今年,市科技局修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管理办法》,规定在青岛市注册登记的、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意愿或已启动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工作的,可入库培育三年,通过政策支持、精准服务、典型示范等措施加速在库企业上市步伐,营造良好活跃的上市氛围。对入库企业按其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较上年度新增部分的20%给予奖励,每家企业的年度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对未承担过国家、省、市三级科研项目企业,给予20万元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优先支持入库企业及主要科研、管理人员申报争取各级科技奖励、荣誉,申报争取各级科技创新项目、平台、人才等政策支持;对不同上市阶段的企业提供多层次、差异化服务,包括改制上市咨询培训、金融特派员辅导、供应链产品链拓展、金融机构对接扥服务。经动态调整,目前全市高企上市培育库在库企业为73家。2023年新增上市高企3家,总数达44家,占全市上市企业65%。

做“强”能力,科技企业研发提档升级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有效解决企业创新难、创新贵问题,青岛不断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成为组织科研的主体,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工作亮点纷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65.7%,高出全省平均值14个百分点。

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新模式,青岛借助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链接外部创新资源,统筹解决企业不想、不会、不敢创新的问题。在创新源头环节,发挥檬豆网络等市场化运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汇集了100多家高等院校、1万多名专家、7万多家企业、5万多项技术成果,搭建起资源丰沛的线上大市场,引导本地企业开拓视野,增强创新的兴趣和意愿。在供需匹配环节,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采取“需求画像+线上张榜”的方法,搭建起精准高效的供需匹配机制,企业发布的需求80%以上都能在一周内得到供方响应,最快甚至仅需几分钟。在市场转化环节,联合条件成熟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将企业生产线作为中试基地开放给中小企业,加速新产品早日上市。据统计,“云端研发”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帮助企业对接创新资源1.7万项,推动产品升级310项、工艺改进800项、生产线改造750项,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5%,获国务院主要领导批示。

加力提速关键技术攻关,青岛实施“强链计划”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链的科技领军、骨干企业开展1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发挥科研组织主体作用。支持我市领军企业推出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产品,多项指标超过日韩等国际品牌,该成果入选首批“山东好成果”。支持“链主”企业承担全国全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国芯万屏”和“虚拟现实”入选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获省财政资金支持近3亿元。其中,“国芯万屏”科技示范工程将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补足芯、屏产业链条。“虚拟现实”示范工程,将做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虚拟现实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支持企业转化成果“再研发”,青岛深入推进“硕果计划”,加大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再研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全国首创“硕果金”政策,探索以“财政股权投资+无偿补助”的方式支持孵化器持股孵化,首批获得“硕果金”支持的企业已得到500万元支持,加快了研发和产业化速度。出台《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最高2000万元的力度支持建设概念验证平台,提升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降低企业转化成果的风险。推动建立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跨区域、跨国界转移转化新机制,促进以海洋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技术交易服务新样板。全市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海洋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0.8亿元。

做“优”服务,营造科技企业成长良好环境

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科技领域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统筹各类资源,放大对科技企业的赋能圈层。

积极开展科技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市科技局指派专门事业单位推进区(市)政策宣讲全覆盖,推动政策应知尽知、红利应享尽享。宣讲内容涵盖高企培育认定、科小企业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现场辅导服务企业3000余家。

提升孵化载体专业化服务水平,市科技局支持孵化载体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链和行业细化领域,新布局打造10家以上市级标杆孵化器,提升孵化加速和企业集聚功能,构建全链条创业服务生态。例如在即墨区,全力打造“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借力青岛玄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正式挂牌启用,成功举办国际玄武岩复合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与即发、英龙等本土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青岛理工智能与洁净精密制造研究院和“青岛即墨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自运营至今,已签约落户企业65家,预计2023年实现产值4.2亿元、税收超过3000万元。

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发挥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搭建科技金融服务线上需求对接平台,广泛征集企业融资和金融需求,促进企业需求与金融服务有效衔接。推动科技金融扩面增量,进一步扩大科技信贷“白名单”覆盖面,涵盖超9100家科技企业,今年已投放信贷超860亿元。发动科技金融特派员开展融资纾困行动、科技金融沙龙、融资路演、业务辅导等助企系列活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已累计培养科技金融特派员330余人,服务企业7000多家,帮助企业获得融资支持280亿元,辅导6家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