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寻觅名人踪,攀登到巨峰——探访大河东地铁站,找寻海上名山人文精神传承密码

2023-03-12 18:5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9889)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资料图片除外)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访,终点站到了。

大河东站,一个连接城市与山脉的重要枢纽。这一站点的开通,可以将分散的人群聚拢在青山峻岭之上,欣赏山海美景。大河东,源自一个古老村庄的名称,而站点的出口则在崂山景区售票处。每个出站的游客都带着新奇的面孔,曾经的“长途跋涉”,已然成为过去。探访大河东站,登上崂山,采访游客,为一条新的交通线路画上完美的句号。

山中桃源 

仙山福地 大美河东

春日的暖意在冷风中盘旋,在三月的艳阳中试探着落脚。即便乍暖还寒,仍能感受到冬日疏朗的树枝,正蓄力而发,只等冒出新绿。大河东桥下,一只鸭子划破湛蓝的水面,“春江水暖鸭先知”,它奏响了暖春的序曲。

伴随着和煦的风儿,走进大河东村,村民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从幼时就在大河、大海和山峰间长大,处处都是快乐的记忆。如今地铁开通,进出市区非常方便,“一个小时就能到老城区,上午逛栈桥,中午还能回来吃饭”。

大河东的名字与大河有关,与小河东一样,处于河流的东部。它位于崂山巨峰西侧,发源于石门涧的凉水河和发源于茶涧的大河交汇处,是由大庵子、三岔、蛤蟆涧、荆条涧、椒涧、迷魂涧、水场子等多个自然村组成。

查看《沙子口街道志》,大河东村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比登瀛村要晚。先是姜氏东坡、东岭、东山、东林兄弟四人从即墨长治姜家坡迁来,之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朱氏于何年来尚无确切可考。姜、朱二氏论行排辈,以兄弟爷们相称,亲如一家。王姓与登瀛的王姓同宗,主要居住在大庵子自然村。

三面环山,一面环海,大河东村真如世外桃源,除了平地聚居的200多户居民外,其余的村民分布在周边的涧、庵、岔、场中。虽然崎岖不平、上勾陡崖、下临深涧、怪石嶙峋、杂木横生,但屋宇周围则梨绽白雪、樱桃摇红、杏酸梅子、椒荆飘香、蜂戏蝶彩、燕莺呢喃,映衬着蜿蜒的山路、明净的石阶、澄清的溪流、秀拔的山峦。

前人曾形容这里为:“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还有人又拟一联:“秀峰映霞散绮光,人家倚河乐《击壤》”,赞美这里的水色山光和自在逍遥的生活。这里环境幽雅、气候清新、水质纯净,人们健康长寿,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其中老寿星朱心科活到105岁。仙山福地,大美河东,一个“福”字石碑立在村头,是对生活于此的居民们最好的注解。

一转身,就抵达了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恰逢两名骑行的游客在此拍照,上前打听得知,他们来自邯郸,骑行了5天,从济南抵达青岛,计划在崂山脚下住一晚,次日爬爬崂山,接着就打道回府。“刚刚退休,闲着也是闲着,出来玩玩”。一人一辆自行车,简单的行李,白天骑行,晚上入住旅馆,走走停停,来到崂山,潇洒至极,令人敬佩。他们请半岛全媒体记者帮忙合影,镜头中是自信、满足的笑容。

崂山探源 

鳌山和牢山 劳山再加“山”

从大河东站出来,再转回到大河东站,站点设在售票处广场,出站即可购票,非常便捷。于是,一场崂山之旅由此开启。

崂山雄伟奇秀,历史悠久,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一座山名,来自史书记载,来自百姓相传,不一而足。崂山的得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毕竟,偏处海隅,人迹罕至,所以名字见诸典籍较少。

提到崂山的得名,必须绕不开顾炎武,原因何在?因为他是“劳山”(后改为崂山)的正名人。这位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作《日知录》)的义士,用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劳山”以正解。那么,顾炎武为什么来到崂山?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他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经典,国学功底扎实。然而,屡次科考失败,14年的征逐,最终都名落孙山。清军入关,明朝灭亡,顾炎武投笔从戎,加入了抗清义军,家人在战争中死伤惨重,这种悲痛深深刻在顾炎武心中。然而,真正逼迫他离开南方的,不仅仅是政治因素,还有家族内乱。昆山富豪叶方恒为了得到顾炎武的家产,与顾家世仆陆恩联合,企图以背叛朝廷的罪名控告顾炎武,置其于死地。顾炎武秘密处决了陆,最终以“杀有罪奴”的罪名坐牢。出狱后,竟被叶方恒派遣的刺客跟踪袭击,“伤首坠驴”,幸而获救得免。小家被洗劫,国家改朝换代,顾炎武在南方抗清复明无望,决定北上避祸。

顾炎武定居山东20余载,尤其对崂山有着浓厚的感情,他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认为秦汉时期,人们普遍相信,在东郡的海中,有仙山,山中有仙人,可求得仙药,长生不老。而崂山,便是寻找海上仙山最好的地方,秦始皇到齐鲁寻仙时,郡、州、县的百姓都为之操劳不息,因此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劳,故称“劳山”。

顾炎武提到的“劳”字,见诸史书最早是《后汉书·逄萌传》,逄萌在王莽当权时,挂冠东归,“及光武即位,乃之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其实,在历史的舞台上,崂山的名称几经变化,“牢山”之名最早见诸于记载中,来自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在他从狮子国乘船归国的途中,记有:“即便西北行求岸,昼夜十二日,到长广郡界牢山南岸……”不其山名见于《汉书·武帝纪》,劳盛山发轫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到了宋代,在《太平寰宇记》中,有“牢盛山”的称呼,大劳山和小劳山则始建于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辅唐山来源于《太平广记》,唐玄宗时,道士王旻(昊)受恩宠,要求到崂山炼丹,唐玄宗便将此山改为辅唐山;鳌山是全真道道人丘处机为崂山更改的名称,他来到崂山后,感觉“牢”字不妥,又联想到此山背负平川,面向大海,形同巨鳌,便作诗“陕西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崂山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史·明僧绍传》,明朝黄宗昌写《崂山志》,就用了崂山之名。之后,崂山一名逐渐被采用,直至清代才正式定名为崂山。

这是记载的历程。而崂山故事研究者张崇纲先生,则记录了来自民间的崂山来历故事,在崂山脚下的百姓口中,山下住了兄妹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力量,把东海一只兴风作浪、专门祸害人的大鳌拖上岸来,为民除害。后来,经过风吹雨打,大鳌的身躯变成了大山,人们便叫它鳌山。长年以来,因为此山山高峰险,不好攀登,所以又叫它“劳山”,文人墨客登山有感而发,作诗时,加上了“山”字旁,让崂山更有韵味,这也就是崂山得名的过程。

名人踪迹 

帝王文人 纷至沓来

利用周末时间,攀登太清宫和巨峰路线,感受各不相同。巨峰险峻,峰势伟巨,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享有“万山之祖”的尊称,即便有缆车上下,爬完八卦门仍然累到双腿打颤,然而,站在摘星亭上,俯瞰大地和海洋,那种一览无余的气魄,定有不虚此行之感;太清宫线则相对舒适一些,在海边踏踏石子,登山欣赏文人诗刻,乘坐缆车抵达明霞洞,看海天一色,风景宜人。

崂山,以其深邃幽静,险峻自然之美著称于世,更有那云气变幻,日出餐霞、海市蜃楼,名胜古迹以及海上仙山之传说等作衬。不过,因为崂山古代地处僻壤,“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道路处于原始状态。

秦、汉时期,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屡屡垂青,修行人士纷至沓来,山间小径便渐渐显现。到了唐、宋、元、明时期,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造访崂山,或讴歌或隐居,游览徜徉,寻幽探胜,道路愈加明显,不过人行尚艰险,车辆更无法行驶。清代末期,仍处于原始古道状态,进出崂山的道路很少,且多随山势沟壑辟建,路窄坡陡,崎岖险峻。“官员们可以坐轿,有身份的人骑马,大多数人进山的方式是步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怀荣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直到德国侵占青岛期间(1897年到1914年)开辟了16条登山通道。此后,市长沈鸿烈主政青岛时期(1932年到1937年),进山道路得到进一步修缮,游人更是接踵而至。

千百年来,崂山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踪迹。他们饱览了崂山的风光景色,既为崂山雄伟浑朴所叹止,又为旖旋风光所陶醉,更为山海奇天所折服。他们触景生情,各抒胸怀,留下了许多美的诗赋、杂文、游记等,或著录于书,或镌刻山而传颂于世,为灿烂的崂山文化增光增色,使盛名远播,弘扬海内外。

翻看沙子口街道提供的《沙子口街道志》,查阅历代《崂山志》和《崂山志丛》,可以看到他们游览的盛况和笔下的崂山。

“古老相传云:秦始皇幸琅琊,因至牢盛山望蓬莱”,这一记载于《寰宇记》中的传说,说明崂山曾经迎接秦始皇的到来。彼时,始皇帝为寻找长生不老药而东巡,跟随他的方士徐福自告奋勇带着童男童女前去寻仙,在徐福岛上造船,在崂山脚下留下一村落登瀛村。汉武帝也曾登临崂山。

相传李白曾受道士好友吴筠所邀,来到崂山论道赋诗,留下了诗篇《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更传宋代苏轼久仰崂山隐士,渴望与之交往,然夙愿难偿,但也曾写道:“崂山多隐君子,可望而不可见。”后来还发现从四川移居的同宗族人,题写了“东坡仁里”碑;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和侍御史张起岩、文人藏良,明代监察御使蓝田、大学士高弘图、御使黄亲昌、山东提学邹善和陈沂,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王士祯、翰林尹琳基等人,都曾在崂山留下墨迹,成为珍贵的史料。号称“天下巡抚之冠”的山东巡抚赵贤巡视崂山,还提笔亲书“海上名山第一”;尤其是大文学家蒲松龄,将崂山视为第二故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崂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崂山名满天下。近代改良思想家、“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康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郁达夫、郭沫若、臧克家、贺敬之以及一些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我国的一些国家领导人,也都慕名先后游览过崂山。

被奉为“胡仙”的本土圣人胡峄阳曾经留下这句名言:“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足见,崂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明末黄宗昌撰写的第一部《崂山志》、近代太清宫道士周宗颐撰写的《太清宫志》起,修撰各类《崂山志》及探究崂山道教历史发展者实在不乏其人。崂山宗教文化与历史、来游崂山的名人及其诗文著述,已在无形中构成了人文崂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崂山石刻也成为记录这些名人踪迹的重要依据,更是仙山名人踪迹重要密码。

故事传说 

李白得奇砚 鱼茶皆非凡

攀登崂山,走过风景名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崂山山洞,别有洞天,游客置身其中连连赞叹,给人以神秘之感。

崂山被顾炎武冠以“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誉。这是因为,崂山地处偏僻的海滨,深岩幽谷,两千年前就被某些方士、道人称为“神窟仙宅”,传说崂山里不但住有神仙,还有吃了可以“长生久视”的仙丹妙药,所以也就引申出很多传说故事。

比如诗人李白,在崂山不仅留下了传颂至今的诗篇,还留下了《李白巧得相公石》的故事:相传李白没成名前,来到崂山游玩,住在一个草庵中。夜里独自在灯下饮酒作诗,忽听屋门开启,走进一个书生打扮的人。那书生走到李白身边,向他施了一个礼,便向李白要酒喝。二人饮酒作诗,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然而,一天夜里,那书生姗姗来迟,整晚郁结于心,愁眉不展,长吁短叹。这让李白疑惑不解。天明临走时,书生从怀里掏出一块血红色的石头,洒着泪递给李白道:“李兄,吾乃这山头上的相公石化身。只因山下有人要上山来掏吾心,拿进京去献给皇上换取功名,吾不甘为此小人所取之,故留与兄台留作纪念。望太白兄把它做成一方砚台伴随着吾兄行文作诗吧!”说完,便转身离去。李白感动不已,便将红石精心雕琢成一方砚台,起名为“相公砚”。从此,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终生用它磨墨、写字作诗,就这样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诗人,这也成为真挚友情的美谈。

在采访中得知,沙子口当年著名的特产之一是仙胎鱼,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就有记载:“仙胎鱼出白沙河,从九水来,山回涧折,其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鲜美异常。”这种鱼的得名非常奇怪,据当地村民说,崂山周边八条河里曾有这种鱼,登瀛河、大河东和流清河都有。它的得名与一个传说有关:

一年夏天,何仙姑与众神仙一起来崂山游玩,她见清澈、瓦蓝的崂山水中不见游鱼,便把大臂一挥,伸到崂顶,妙手一握,从崂顶上的一棵千年高龄的崂山参上,抓来一把人参种子。然后,她又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朝着四面八方撒去,从那时起,崂山的道道溪水中,便有了这种体态轻巧、味道鲜美的淡水鱼,因为这种鱼来自何仙姑之手,山里人便给它起名叫仙胎鱼。张崇纲说,据老一辈人说,日本侵占青岛时,还专门派人进山收购仙胎鱼,加工成鱼罐头,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从而使崂山仙胎鱼和传说故事,一块漂洋过海,享誉海内外。

崂山还有一种特产为崂山茶,是北方名茶。在巨峰东侧,有一座山,四周石壁矗立如削,高陡险峻,常人极难攀登。在顶岩石缝中长着一棵古老的茶树,受日月照临,云雾缭绕,枝繁叶茂,被称为“天茶”“神茶”,山顶也就有了“天茶顶”的美誉。这一名称的由来,同样缘于古代流传的神奇故事:

很早以前,在巨峰东侧山涧中有一座道观,观中住有一位老道和一个道童,常年累月隐居深山,素饭布衣,念经修炼。一日,老道命道童下山化缘,道童来到村井闹市,实在没忍住,开了荤戒。回到观中,已是夜半三更,直觉得肚胀如鼓,疼痛难忍。老道问明缘由,立刻出了山门,施展法术,飞上天茶顶,采回神茶,煮出一碗水色碧绿、香气扑鼻的茶汤,让小道童饮下。没过多久,小道童腹内“咕噜“作响,腹胀渐消,肚子不痛了。小道童连忙下跪叩谢师父,问刚才喝的是什么灵丹妙药,老道笑着说:“此乃天茶也。”于是,神茶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在山下村落里,还可以听到这个故事,老少皆知。

关于4号线地铁站点的追踪在此告一段落,每一站都有不同的故事,也有着深厚的底蕴,回溯这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慢下来,仔细品味埋藏在时光背后的故事,有人文,有地理,还有不息的精神,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励我们继续启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