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那些与电影有关的日子——从藏品到建筑,再现中山路上的影人、影事和影院

2024-02-04 20:06 大众新闻客户端阅读 (43201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一条老街的韵味,除了商业气息,和一栋栋历史悠久的建筑,还有值得回味的艺术世界。中山路在青岛,开启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而那些迎接观众的电影院,则更能让人在光影的魔法中体验各种人生。

  那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滋味?记得在采访中遇到出生于1970年底的市民任庆艳,看到那些曾经的电影票,她都激动万分,当年的《火烧红莲寺》等电影都是在中山路周边的电影院看的。眼睛里的泪花,充分证明电影在她心目中的特殊位置。

  于是,我们打捞中山路与电影、电影院、电影人的故事,再现银幕内外的老街风情。银幕上跳动片头倒计时,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一把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

光影魅力

中山路上的灯火通明处

  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一隅,福禄寿影院灯火通明,门前,人声鼎沸。黄包车、自行车交错在人群中。成人、孩童,男人、女人,富商、平民,无论何种身份,聚集在同一个场所,影院里,人们共同坐在黑暗中,透过银幕上的光影,了解外面的世界。此时的他们,已经忘却了一切烦扰,而那些或惊心动魄,或温情脉脉,或伤心欲绝的画面,会深深印在脑海中。尤其是孩童,在以后的成长路上,会时刻回放当年的场景。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中山路,作为当年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商业老街,看电影的娱乐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中山路及周边的电影院、戏院,占据了全市半数以上。一条长街,是城市当之无愧的娱乐中心。

  娱乐,一直出现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天后宫的戏楼,一度是青岛人娱乐的中心。德国侵占青岛后,中山路1号和水兵俱乐部以及其他的运动、行业俱乐部一起,成为娱乐风向。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穿插在这些建筑中,成为中山路上常见的娱乐活动。

  电影的出现,扩大了娱乐的方式和范围,最初的电影放映是在水兵俱乐部礼堂内。这也是建筑楼顶设置了电影博物馆的原因之一。据1907光影俱乐部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通过权威专家论证,最终论证这栋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院。建筑中最大的电影音乐剧场,也是青岛的第一个音乐厅和第一座礼堂。1907年6月,德国人在青岛创办的德语日报《青岛新报》中,就报道了关于水兵俱乐部放映电影的广告消息。1907年9月4日第四版报道称:“每晚6:30有一部关于军队介绍的电影在青岛水兵俱乐部放映。”这一发现,将中国商业电影放映的记录向前推进了一年。此前,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电影放映记录是在1908年的上海虹口影戏院,而且该建筑早已被拆除。

  “当年放映的电影以家乡风光为主,都是黑白默片,总长度也就10分钟左右,就像现在较长一点的短视频,由于没有声音,往往会有配乐点缀,德国水兵为此还专门组建了合唱团”。

  在娱乐的发展历程中,中山路北段开始的同样不晚。中山路212号的华乐戏院始建于1903年,青岛最早的剧场。当时小港、大窑沟附近,中国人聚居在一起,所以剧场最初的名字是“中国戏院”,主要是演出柳腔、茂腔等地方戏的舞台,后来又主演京剧。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将青岛的公共设施全部据为己有,华乐戏院被日本人叫做“乐乐座”,主要上演日本电影和日本戏剧,就连当初的经理人之一宋瑞凤也被迫成为了服务员。

  乐乐座歇业后,宋瑞凤重新装修经营。1930年,又转交经营权,改名为青岛大戏院,之后又叫民国大戏院,主要演出京剧和评剧。戏院名称更迭比较频繁,1935年改称中和戏院,1946年再叫华乐戏院。不同于其他的戏院,华乐戏院占地面积太小,有着先天劣势,加上年久失修,变成了危房,所以早在1953年便被拆除,原址没有建设大型剧院的空间,改建了工艺美术大楼。

山东大戏院

中国电影的荣光

  步入中国电影院,抚摸着马赛克墙体,感受到的是九十余载春秋的脉搏。虽然比起商场内的大型影院,这座影院不算宽敞,但那种历史积淀后的沉稳,以及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位置,是无法比拟的。

  拾级而上,在青岛取景上映的影片次第排列,仿若融入了光影的世界。工作人员带领半岛全媒体记者在镜面光影屋互动屏,与不同时期的电影作品跨时空相遇。

  一楼大厅,《歌女红牡丹》的巨幅海报,还原了当年电影拍摄的场景。而这部电影给青岛这座城市带来的惊喜,不仅仅是一部影片这么简单。这是因为,当年的明星胡蝶,曾经来到影院剪彩。当时的人们争相目睹巨星风采,中山路上的拥挤和繁华,响彻了整个电影界。

  中国电影在中国人自己的影院里放映,是青岛回归后青岛人的愿望,而愿望的实现,因为一群商人和电影人握手而成为了可能。1930年,上海的一些电影制片商联合几位资本家在青岛筹划建立“青岛大戏院”,给国产影片放映的舞台。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由山左银行的刘鸣卿任董事长,张立堂、张石川、王召麟、吴积庆、杨吉云等任董事。董事会以巨资购得中山路上的一块空地,从上海聘来设计师,兴建电影院,戏院1930年秋动工,1931年12月完工。

  四层楼的明黄建筑,带给市民的电影记忆是最为深刻和持久的。侧面墙上硕大的“1931”骄傲地向人们展示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影院在当时是以青岛大戏院的名字出世的,开业前,经过董事会的研究,最终将名字定为山东大戏院。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一、二层为观众厅,设有座位750个,座席虽比戏院少,但在当时电影院中是最大的。三楼是放映室,四楼为宿舍。1931年12月3日,经理杨吉云在冠县路却尔斯登酒厅设宴招待各界友人,为影院开幕造势。是年12月15日,“山东大戏院”隆重开幕!

  开幕当天的场景,引起了全国影迷的关注,因为主持剪彩的乃是大名鼎鼎的女星胡蝶。彼时的胡蝶无异于如今的一线明星,所以她的公开亮相,引来众多影迷,中山路上的交通一度中断。而开幕的第一部电影正是胡蝶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拥有40余万人口,绾毂南北,居华北重要地位之青岛市……中国人办的电影院,除了山东大戏院外,没有第二家。而寄居本市之外侨方面,人数不过两万,电影院倒有四家”,山东大戏院的特刊描述了它的诞生对于青岛多么的重要和光荣。山东大戏院开业后,专门放映我国“明星”“联华”“天一”“新华”等制片厂的影片,受到各界人士欢迎。“山东大戏院”的建立打破了外国人对青岛电影市场的垄断,所以,电影院开业后一段时间内上座率较高。

中国电影院

沧桑过后,厚重而平静

  电影院的历程,与经营者的理念相关,同时与城市的发展历程休戚相关。

  如今的中国电影院,展现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史,在青岛拍摄、与青岛相关的电影越来越多。当年的山东大戏院,在中国电影起步时期建立,却无法仅靠播放少量的影片维持,于是,经营者们开始启用多种经营方式。

  山东大戏院成立一周年后,纪念册上展示了影院开门需要的各种开销,“捐税、片租、房租、广告、薪水、交际、设备;洋楼愈高,开支愈大,娱乐场所的捐税特别来得大”。高昂的消费需要大量售票才能维持收支平衡。只是,国产影片的拍摄技术和水准尚不如好莱坞大片,各大小电影院里仍以放映外国片为主。然而,当时外国影片全是原版片,没有翻译,纯外语对白,有的影院在银幕的侧面挂上一面白布,作为中文字幕,这种做法有利有弊,观众边看影片,边看旁边的字幕,完全打乱了观影的节奏。如果识字量不够,那就很难看懂了。

  于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被派进电影圈,拍摄了一批有积极意义而又有艺术水平的电影,如《风云儿女》《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这些优秀的电影都曾在山东大戏院放映过,获得了大量的粉丝。尽管国产影片一直在努力,但显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

  1932年底,由于国产影片生产量不够,山东大戏院也开始放映外国片,不过,票价较高,一张票高达四角、六角至一元,而当时的一元钱相当于20斤面粉的价钱,一般百姓是不敢问津的,所以上座率很低,戏院逐渐陷入了困境。

  为增加收入,山东大戏院扩大营业范围,于1932年底至1933年初,对戏台等设施进行改造装修,承办一些歌舞戏剧,接待过世界著名的西班牙歌舞团的演出。1934年7月,还特邀北平章剧团来院演出,其中有全国著名演员章遏云(四大坤旦之一,文武青衣花衫)、奚啸伯(谭派老生)、张云溪(武生),演出过《穆天王》《骊珠梦》《雪艳娘》等剧目。这年7月4日的《青岛平民报》称:“昨夜山东大戏院之《法门寺》,章遏云饰宋巧姣,奚啸伯饰郿坞县(县令),刘连荣之刘瑾,芙蓉草之刘媒婆,贾多才之贾贵,其他要角,亦均由章剧团全体演员参加,可谓珠联璧合……精彩处,四座叫好;滑稽处,无不捧腹”。当时演出非常火爆。

  当娱乐业正在蒸蒸日上的时候,1937年七七事变后,一切戛然而止。山东大戏院曾试图降低票价来维持经营,却仍然无力回天。1938年1月,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岛城众多娱乐场所纷纷停业,人员也四处分散。“仅有‘福禄寿’(红星电影院前身)、‘明星’(金星电影院前身)和‘山东大戏院’三家营业。”

  山东大戏院最终还是被日本人查封霸占,改名国际剧场,《青岛新民报》1938年7月22日的报道称:“山东大戏院旧址改为国际剧场,专演日本影片,定八月一日实行开幕。对于该剧院外观扩充,大门口改为平面式,去柱,比旧有门口宽阔,内部刷饰一新。票价最高5角,其次3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际剧场”改名为“中国剧院”。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李尊山任经理,剧院6月9日恢复放映。接管初期,影片少得可怜,只有过去拍的一些,如国内拍的《千里送京娘》及美国拍的《出水芙蓉》等影片,片源问题需要解决,因为“租片得和影片商人打交道,我们经常上当受骗。他们很滑,猛劲索要高价,有时片子都定好了,他可以说片子从上海未发到,或另有它用,弄得我们广告贴出去了,报纸也登了,结果却很被动……虽然困难很多,我们还是坚持每天放映,不使青岛人民感到冷冷清清”(《接管中国电影院》)。

  1949年9月18日,影院更名为“中国影剧院”,几度更改经理人选。1955年9月,市文化局成立,“中国影剧院”归文化局领导。后来一度改名为“新中国电影院”。1981年更名为“中国电影院”。

  参观完中国电影院,门内的厚重与门外的嘈杂形成鲜明的对比,电影院的故事,一如中山路的景象,闹中有静,静中有闹,这也是光影的痕迹,曲折而漫长。

红星电影院

消失了的那份深刻记忆

  采访中,接触过多位老青岛人,讲起电影他们珍藏着观影记忆。每个年龄段都不同。但提起青岛的电影史,影响最深的当属胡蝶。中山路1号,国际俱乐部,有胡蝶赴宴的记录,山海关路21号蝴蝶楼里,有她拍摄《劫后桃花》的踪迹。就连任庆艳到红星电影院看电影的记忆,都是胡蝶主演的《火烧红莲寺》。

  胡蝶与青岛的缘分开启得很早,也很深厚。她1908年生在上海,无论是在默片时代还是在有声电影时代,都属“影后”级别。在默片时代,她出演了诸如《火烧红莲寺》等很多中国经典的无声电影;在有声电影时代,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女主角就是她。在1933年的上海《明星日报》的“电影皇后”选秀中,胡蝶以高票当选,成为当时电影界最耀眼的女影星。

  1934年,洪深来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旧居重游,他感慨万千,遂以父亲在崂山的观川台别墅被日本侵略者侵占为背景,写成电影剧本《劫后桃花》。影片主演是胡蝶,导演是山东大戏院的股东之一张石川。《劫后桃花》是第一部在青岛编剧,在青岛拍摄,内容又是写青岛的电影。外景拍摄完毕后,洪深还在国际俱乐部(今中山路1号)宴请摄制组的主要人员,引起轰动!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说,祖父当时在国际俱乐部担任总管,负责接待他们,父亲鲁海当年只有三岁,也跟着祖母去看大明星胡蝶,“结果只看到一男一女在吃饭,根本就没有看到‘蝴蝶’,很失望,他还以为是天上飞的‘蝴蝶’呢!”

  青岛文史收藏者邹勇先生,给半岛全媒体记者展示了他的珍藏,其中巨幅的福禄寿海报非常醒目。这张海报中间为空白页,是用来填写电影名称的,鲜艳的色彩贴在电影院门口,很容易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邹勇先生说,福禄寿影院位于中山路61号,1956年一度改为新闻电影院,1958年更名为红星电影院。

  该电影院创建于1921年,原名“中西大影戏院”,又称“中国大舞台电影馆”“福禄寿大戏院”等。影院因为1925年初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地方党组织负责人王尽美,在邓恩铭等人的协助下成立“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而有了特殊的使命感。因影院对于名贵影片不惜重金租演,所以“开青岛电影界未有之盛况”。1956年5月1日电影院更名为“福禄寿新闻电影院”,专门放映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后更名为“红星影剧院”,又定名为红星电影院,直至2004年拆除。

  红星电影院的放映员王义军,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岛有近二十家电影院,电影放映十分红火。他当兵时,就在部队上的电影队当放映员。1974年,转业回到青岛后,入职在红星电影院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当年的电影放映工作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为了一部电影的放映,必须分秒必争,因此也就有了跑片员的职业。

  王义军先生说,当时各影院放映的影片拷贝少,有时候一个省只有两三个拷贝,幸运的是,青岛一般能轮得上。王义军印象最深的是放映李连杰主演的影片《少林寺》时,影片太火了,全省就两个拷贝,一个在济南,另一个在青岛。整个青岛就一个,各个影院如何轮班放映呢?他说,当时,一部影片有十几卷胶片,每卷胶片可放映十分钟左右,所以每家影院隔二十分钟就放一场,“比如‘红星’最先早上8点钟开始放映,第二家就8点20分放映。8点10分,第一卷胶片在放映完后立刻跑到第二家,以此类推,一家家跑。”所以,当时就出现了一家电影院在放片时,别家影院工作人员在旁边等着的景象。

  彼时的中山路电影院比较集中,还能跑得过来,远一点的就需要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去跑。在1907光影俱乐部中,就有王义军跑片的场景和使用过的自行车。不过,在老四方和沧口的影院就有些麻烦了,因为距离中山路太远,有时候骑摩托车20分钟都赶不到,如果半路车子坏了,还得紧急派车去接,所以一般影院都有好几辆车用于调遣。若遇到突发状况,则需要交警帮忙给远送,毕竟有上千观众眼巴巴地在等着看电影。

  红星电影院在青岛百姓心中也留下过深刻记忆,它是山东省第一家使用空调的影院,冬暖夏凉,舒服地看电影成为一段佳话。

  影院的重心已经从中山路慢慢离开,中国电影院还在坚守岗位,为周围居民展示着光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