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赋能新农机 中联农机打造世界级农机装备产业高地

2024-03-15 09:09 证券日报网阅读 (173668) 扫描到手机

       本报记者 肖伟

    春光日好,正是农忙时节,各类农机奔忙在祖国大地上。3月12日至3月14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农机”)总部,了解中联农机如何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新技术发展机遇,以新技术赋能新农机。

    形成完备的国产农机体系

    中联农机成立于2011年,是中联重科承接农业装备与农业服务产业的控股子公司,也是中联重科三大战略板块之一。经历13年的发展,中联农机已经成长为工信部农业机械链主企业,在湖南、安徽、河南、吉林、北美和欧洲有研发制造基地。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路线,建有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9个,累计申请专利1979余件,授权专利1814余件;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0余项。围绕耕、种、收、后处理四大类机械产品,中联农机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形成了独特而完备的国产农机体系。

    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表示:“中联农机已经在技术、产品、队伍、市场方面做好了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充分准备。我们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超常规的发展模式,打造世界级的农机装备产业高地。”

    新技术成为产业发展驱动力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28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国内农机相比国际龙头企业仍有明显不足,高端农机需要进口,中低端国产农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有待加强。

    当前,以新能源、数字化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我国在电池电机、工业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已经形成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在新技术赋能下,中联农机找到国产农机“换道超车”的新赛道。

    以新能源技术为例,中联农机联手中联重科研发了纯电拖拉机,与依托传统燃油技术的拖拉机产品相比,不仅马力更强劲、传动更迅速、爆发力更强、排放量更小、噪音更低,而且结构更加简单,便于维护、修理和更换。

    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中联农机的新农机产品成为多面手。在搭载了北斗定位系统、远程操作模块、机间通信模块、传感器等后,中联农机的智慧农机帮助年轻一代的农民们更快掌握自动驾驶、5G通信、远程遥控、机间协同、多路传感等操作,实现能够坐在家里遥控指挥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喷洒机联合作业。

    中联重科农机营销总公司国内营销业务管理中心经理李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整车传动、电液集成控制、新能源等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现在的国产农机不仅马力强劲、舒适性高,还能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下,实现无人驾驶、精准作业,极大降低了新一代农人的劳动强度和负担。”

    农机市场进入设备更新周期

    据国投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农机市场将在2024年进入设备更新周期,2024年至2025年的设备更新需求增速有望达25%至30%。国投证券分析,国内设备更新政策、农机补贴政策落地,国际出口空间广阔,国产农机在新能源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新赛道上有领先优势,种种利好叠加,将有利于有研发能力的头部农机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中联农机研究院院长助理付新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电池电机、工业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产业优势应用到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之中,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技术不足的瓶颈,实现换道超车。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表示,预计国产新农机有望带来变革因子,催生新农业和新农民。“得到新技术赋能的国产新农机能更高效、更经济完成大面积联合作业,并带来了田间管理的一整套智慧解决方案。国产农机企业的‘换道超车’也有利长远,将直接推动低马力高油耗的传统农机向大马力零排放的电动农机、智慧农机转型,传统小农机企业向先进大农机企业转型。国产农机企业的‘换道超车’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