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掉队”了!净利润17连增“神话”破灭,业绩披露后领跌A股,信用卡投诉频发……

2024-04-10 09:01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3345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天书

近日,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办理光大银行信用卡后遭遇了“隐形”年费、办理分期后被收取高额手续费等一连串问题。除消费者投诉外,光大银行罚单不断,半年内吃下多张百万罚单。在内控问题暴露的同时,光大银行2023年业绩表现低迷,营收净利“双降”。业绩公布后更是股价“闪崩”。资产质量方面,其拨备覆盖率低于业内整体水平。

市民投诉

“隐形”的信用卡年费多

分期手续费竟比利息高

“办理光大银行信用卡时,业务员没有提前告知我有年费,另外,在被光大银行客服人员劝说下办理了分期以后,我不但没有享受到客服所说的提额待遇,反而被降额了。”近日,孙先生(化名)投诉称,自己在办理光大银行信用卡时遇到了一连串问题。

2019年,光大银行人员上门办理信用卡,在面对孙先生“没有学历、能力不行”等顾虑时,业务员告诉孙先生“年龄够就可以办理”。“业务员在表格里给我填了本科学历,职位是公司经理并月入2万,开办了信用卡。”孙先生说。但是直至信用卡办理成功后,业务员才告诉孙先生需要收取年费。“业务员说如果我不使用,信用卡需要收取一定的年费,但只要一年内刷几笔就没有了。”孙先生使用后感觉还可以,便在日常消费中使用。但一段时间后,光大银行客服人员通过电话劝说孙先生办理信用卡分期。“客服经常给我打电话,说分期没有利息,收一点手续费,而且可以提额。”但是,孙先生办理分期后却并没有提额,反而被降额。而且据孙先生介绍,光大银行信用卡的手续费较高,“比起收取利息来说,光大银行信用卡分期的手续费其实更高。”

姜女士(化名)也遭遇了“隐形”的信用卡年费。“光大银行私自随意扣年费,没有任何通知,且办卡的时候没有告知有年费,现在每年扣我1200元的年费,扣了好几年了。”姜女士说。

4月8日,记者就孙先生与姜女士两位消费者的投诉内容咨询了光大银行服务热线95595,客服人员记录问题后表示会有专人联系答复。4月9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联系到记者,表示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因涉及客户个人隐私等,需要消费者本人致电服务热线,才能根据其账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罚单不断

半年内“喜提”多张百万罚单

贷款业务违规成“家常便饭”

孙先生等反映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综合光大银行投诉量以及频收巨额罚单等情况,其内控问题暴露明显。“贷款业务违规”也成为光大银行“重灾区”。

2024年1月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吉林监管局(以下简称“吉林监管局”)发布吉金罚决字〔2023〕3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不合规、贷后管理不到位、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承兑、贴现资金管理不到位等“五宗罪”,遭罚款高达420万元。吉林监管局同日公布的其余8张罚单中,处罚对象涉及光大银行多位支行行长及客户经理等,对其主要违法违规事实给予警告处罚。次日,金融监管部门再次公布光大银行12张罚单。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新疆监管局、青岛监管局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等多家分支机构因部分个人零售类贷款资金用途不合规、发放不符合规定用途的流动资金贷款等违法违规事实,合计被处以罚款255万元。其中,青国金罚决字〔2023〕30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市场被罚款人民币40万元,处罚日期2023年12月27日。

近期,光大银行依然罚单不断。3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甬金罚决字〔2024〕28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因授信管理不审慎,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宁波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罚款30万元。

大小罚单不断,光大银行的投诉量在股份制银行中同样“名列前茅”。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关于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光大银行投诉量达3045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0.5%,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三;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为525件,占自身投诉总量的17.2%,在股份制银行位列第五;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为2312件,占自身投诉总量的75.9%,在股份制银行位列第二。

此外,光大银行还因信用卡业务被多次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4月9日,涉及光大银行达10208条,信用卡业务成“重灾区”,涉及随意降额、暴力催收、虚假宣传等。

年报透视

归母净利润连增势头戛然而止

18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2005年~2022年,光大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17年保持增长。而2023年的业绩下滑,标志着光大银行17连增的势头就此停止。

3月27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5.43%至1074.80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1.39%至236.98亿元;期内实现净利润410.76亿元,同比下降8.80%,净利润降幅超过营业收入降幅;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对于净利润下降,光大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是为夯实资产质量管控基础,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96%。”对于净利润降幅快于营收降幅,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在3月28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营收整体降幅3.92%的情况下,净利润下降8.96%的主要因素是信用减值的拨备增加了16.77亿元。”他解释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同时也严格执行监管的风险分类新规,进一步加强了存量风险的处置,这些措施对短期的盈利能力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长期的盈利能力是一个更根本的保障。2023年四季度加大了拨备计提的力度。”

在当前银行业“低息差、低利润、低增长”的新环境下,股份行的日子并不好过。根据东兴证券研报,2023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4万亿,同比增长3.2%;增速较前三季度上升1.6pct。具体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7%、-3.67%、+14.79%、+14.78%;环比变动+0.01pct、-1.84pct、+6.59pct、-149.82pct。股份行业绩下滑最为明显。作为股份行一员的光大银行,业绩同样低迷。2023年是其18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也是连续第2年出现营业收入下滑。2022年,光大银行营业收入由2021年的1527.51亿元降至1516.32亿元;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1456.85亿元。

港股、A股股价“闪崩”

行长王志恒紧急“灭火”

在公布2023年年报的同时,光大银行也公布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1.73元(税前),现金股息总额合计102.22亿元。但低迷的业绩表现使得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年报发布后次日,光大银行港股、A股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其中,A股股价一度跌9%,港股股价一度下调13%。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在业绩发布会上紧急“灭火”,表示“我早上看到资本市场对光大银行的反馈,我想跟大家讲,我们的经营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没有应该披露而没有披露的重大风险事件,请大家放心。对光大银行的未来我们是充满信心的,我想大家对此也不必过度担心、过度解读。”截至3月28日收盘,光大银行A股股价报3.12元/股,跌7.14%,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跌幅居首。

业绩发布后,也有多家券商下调了光大银行的盈利预测。其中,国信证券表示,结合近期LPR下调、公司拨备计提力度增加等因素下调光大银行盈利预测,预计2024年~2025年净利润386亿元、387亿元(前期预测值481亿元、501亿元)。

与此同时,在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光大银行表示拟分配普通股现金股息总额为人民币102.22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的25.06%,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8.41%,低于30%。对此,光大银行解释此项举措有三点考量,一是商业银行资本内生积累存在不确定性。行内需进一步加强资本内源补充,以应对外部经营挑战,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二是更好地满足资本监管政策要求。三是保障该行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不良贷款余额增加28亿元

拨备覆盖率低于业内整体水平

年报数据显示,资产规模方面,2023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6.77万亿元,同比增长7.50%;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9万亿元,比上年末同比增长6.01%,其中普惠金融、绿色、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贷款均实现快速增长;存款余额4.0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3.60亿元,增长4.53%。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74.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02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84%,逾期贷款率1.95%,拨备覆盖率181.27%。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增加476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1%。光大银行拨备覆盖率低于商业银行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