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跨越星海,聆听岁月回响 德县路曾经是规划的分界线,并曾“目睹”青岛解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青岛解放75周年,岁月的回响依旧。在历史的脉搏中,感受那段激情的岁月。
6月2日,又一个纪念青岛解放的日子。站在沂水路和德县路交叉口,当年轰轰烈烈的庆祝游行,仿佛随着微风由远及近。
在德县路上走过,几乎穿越整个城市的沧桑历程。红墙不高,行人三三两两,在阳光明媚的上午,触摸建筑的肌理,听到的是穿越百载时光的呐喊和枪炮声。继续一场文化行走,采访专家,与游客对话,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体味道路与城市的独特魅力。
见证解放
聆听过75年前的欢呼
德县路的起始点与沂水路交叉,作为见证者,它见证了城市的开启,也见证了岁月的跌宕,更见证了青岛解放时的欢呼和雀跃。
走访德县路,这里已经成为旅游必去的打卡地,也成为婚纱照拍摄基地。连续三周多次经过此地,邂逅了不同的新人。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那种美丽,那种幸福,感染了经过的路人。而75年前的这个季节,就在新人脚下的土地上,市民欢聚一堂,庆祝青岛解放,彼时的幸福和开心,是饱经沧桑过后的青岛,最为热闹的一次。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今天是1949年6月2日,现在报道新闻:人民解放军正在进入市区,市民夹道欢呼,青岛解放了!”那天傍晚,嘹亮的女播音员,将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了青岛的大街小巷,也传遍了祖国大地。从德占到日占,再到国民党统治,青岛,终于迎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刻!
这一时刻来之不易。
为了赢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了敌人的三道防线,从1949年5月3日到6月2日,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山东及华北地区的反革命基地,使山东全部解放。
战斗一直持续到1949年6月2日的上午8时,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攻克了水清沟南山敌人的据点,部队开始向市区挺进。为了避免战火对城市的破坏,为了能把美丽的海滨城市完好无损地交还给人民,人民解放军在进入市区之前,就决定快速挺进,禁止使用重型武器,力避同敌人进行巷战。因此,在市区追歼逃敌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神速推进,敌人慌不择路,只顾逃命,先前的破坏计划也几乎落空,完全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据《青岛解放与接管》中记载,解放军跟踪追击到四方区时,截下了敌人满载弹药的卡车,占领了火车站上的地堡,将敌人压缩到海岸一带。国民党军曾经依赖的美军第七舰队转移到了公海。国民党残余争先恐后地上船逃跑。在战士翟同修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岛解放前夕最后的市区战斗场面:6月2日上午8时,营部抽选18岁至19岁年龄段的20名精干战士组建尖刀班,去执行一个特殊任务——捣毁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翟同修为成员之一。“6月2日上午10点多,大港浴血阻击战,20个尖刀班的战友倒下了9个,敌军500多人,搞人海战术,我们顶着尸体猫腰往前冲。我的钢盔被子弹打得转了3次。”眼看着敌人要过来了,老人回忆,当时的他紧张得心要跳出胸口了,大喊战友赵刚赶紧开火焰弹。但是对方毫无回音,他回头一看,赵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他赶紧爬过去拉他一把,赵刚痛苦地看着腿,这时鲜血已流了一裤筒。尽管已经负伤,赵刚仍示意把他拉到墙根,忍着剧痛瞄准敌人射击。眼前的火海令敌人回头沿着冠县路往南落荒而逃,直奔小港码头去了。
终于进入市区了,市民夹道欢迎。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都有热情的迎接者。当部队到达沧口时,中共青岛地下组织组织一部分护厂队员,分乘汽车到沧口迎接解放军,护厂队员、工人高举横幅,佩戴红袖标,手持彩旗,高呼“欢迎人民解放军”“庆祝青岛解放”等口号。
人群中,时年12岁的苏世广,在浮山所目睹了村民们对解放军的热情,“人民解放军排着队、唱着歌整齐地出现在浮山所村的大街上,人们一片欢腾,比过节还热闹”;时年14岁的宋文修,在中山路一起迎接解放军进城,他的脑海里,定格了两名战士抬着一名伤员的画面……
而参加战斗的战士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翟同修在回忆录中说:“上午11时许,我们9人赶到团岛。红旗来了……我把红旗紧紧抱在怀里,思绪万千……胜利了!不易啊!我的眼泪一滴一滴掉在红旗上……”12时,美丽的城市青岛终于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青岛市军管会、青岛市委随军入市,青岛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青岛人民把万人签名的锦旗献给解放军,在军民共庆胜利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警备司令部、政治部成立,各部队进入市内担负起保卫国防前哨的重任。就在青岛解放当天,青岛市军管会接管青岛广播电台,改名为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当晚开始播音,第一条新闻就是向全市人民宣布青岛解放……
翻看老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庆祝不只是一天。
连日来,锣鼓声、鞭炮声以及欢乐的歌声洋溢在岛城上空。宣传队、锣鼓队载歌载舞,观众人山人海,各部门、学校都在庆祝青岛解放。6月3日,山东大学举行了盛大游行。
6月15日,全市人民举行了10多万人的游行大会,盛况空前。游行的起点在市政府大楼前,一颗红星照耀在主席台上方,市政府大楼前的台阶两侧是20余名解放军战士手执红旗伫立,全市各机关、学校、民众团体、各区居民等有140余个单位参加了游行。上午10点,主席台四周响起了《八路军进行曲》的雄壮歌声响起,游行队伍开始行动起来。代表们走到主席台,向青岛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青岛警备区的首长敬礼献花献辞,之后,队伍经过德县路,湖南路、转向中山路直达终点馆陶路上的青岛警备区司令部。沿途人山人海,市民舞动各色彩旗,高喊着口号,直到下午3点,最后一支队伍才到达终点,结束了游行。
热闹过后,城市复苏。
如今的德县路与沂水路,绿意盎然,站在德县路的尽头,眼前是蔚蓝的大海,身后城市的印记。
关于德县路的故事,还有很多——
华洋分界
无形的路,有形的建筑
德县路,是一条分界线,与规划有关,也与城市进程中的一桩桩历史事件相关。
这条看得见又看不见的线,画下了城市的每一个节奏点。
1897年11月1日夜,远在千里之外的菏泽巨野县,十多个手持匕首、短刀的人跳进磨盘张庄天主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爆发。德国立刻有了侵占青岛的借口。是年11月14日,在那个雾气迷蒙的清晨,疾驰而来的舰船划破了海面的平静,也划破了青岛口那座小渔镇的宁静。
德国军舰以操练为名,强行登上青岛,随即命令驻守此地的章高元限时撤离。这位曾经叱咤战场的登州总兵,糊里糊涂地,丧失了守住国土的机会,也失去了之前攒下的荣光,成为他一生的耻辱。铁码头上,海浪拍岸,孤独与凄冷蔓延在海面上,也蔓延到了总兵衙门内。烟雾在一次次谈判中散尽,租借胶州湾99年的《胶澳租借条约》,成为青岛命运转折的拐点。
自此,城市规划开启。
中山路,是贯穿规划的中心,而德县路,则用一条横线,划分了一条界限。青岛文史专家袁宾久先生说,这种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分界,在中山路的道路上也充分体现出来,因为中山路以德县路为界,分为了南段和北段,设置道路宽窄都不一样,北段是中国人的大鲍岛聚居区,当初规划得明显窄了许多。
德县路与沂水路一东一西,环绕着总督山、观海山的南麓,穿过圣米厄尔教堂后部,最终与中山路会合。德县路为霍恩洛厄街,日本侵占时期叫治德町,我国接收青岛以后才正式命名为德县路。
德县路的起端在总督广场,2号位于湖南路与德县路交叉口,是胶州帝国法院旧址,始建于1912年,1914年建成,建筑师为德国人汉斯·非特考尔,多年来都是法院的驻地。从侵占到回归,法院大楼与胶澳总督楼一起,守护着城市的庄严,也见证着城市的变迁。
德县路3号是这条路上最早的建筑,它是胶澳总督牧师的私宅,始建于1901年,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首任督署牧师威廉1902年6月在此地居住。牧师因为私下为王姓华人和德商的女儿伊凡娜进行主婚,违背了规定,被迫卸任。这栋建筑也就被卖给了德国人多克尔作为私人医院,俗称西医院,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向华人提供医疗救助的医院。
这栋建筑风格鲜明,有一座树林密布的小院,院落里有几座帐篷,如今是一家咖啡馆,大门洞开,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德县路4号,是著名的路德公寓旧址,始建于1905年。这家公寓当年是早期青岛的临时住所,含一日三餐的住宿费时价为一日6元,仅供早餐的住宿费为一日4元,全家住宿及长期包房有优惠。日本侵占青岛后,日本医生曾开办了若规医院。抗战胜利后,曾先后用作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的办公楼等。
德县路5号曾是青岛日本工商人士组织商工会议所会长的宅邸,7号,曾是日本人井上美畅的私宅。9号是笹屋旅馆,旁边曾是逊清广西巡抚李家驹的宅邸,人民医院扩建时被拆除了。
穿越老舍公园的空地,走过孔子的雕像,就来到了德县路14号,百年小学德县路小学。1900年,德国传教士白明德来青岛开办了一所学校,以他的中文名字命名为明德学校,有小学,也曾有过中学。著名钢琴表演艺术家刘诗昆即毕业于这所学校。青岛解放后,学校命名为德县路小学。
德县路23号曾是外商卜内门公司,欧陆风格建筑,是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之一,解放后曾为卫生防疫站。
德县路旁青岛区、鲍岛区之间原来有一片空地,1930年,天主教圣方济教会申请在青岛办一所中学,政府划拨建了青岛圣功女子中学,校长周铭洗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夫人周俟松的姐姐,所以由许地山写了校歌。许地山和老舍是好朋友,周铭洗邀请当时在青岛的老舍到校作过报告。武侠小说家王度庐一度在校任国文老师。青岛解放后,学校改为青岛七中,男女生兼收。
德县路29号,近中山路处是一家著名的清真饭店,北京有家“馅饼周”,这里叫作“馅饼粥”,供应大众化家常饼、荷叶饼等,冬天的涮羊肉在青岛数一数二,饭店专门从北京请来厨师,从内蒙古运来羊肉,佐料也从北京运来。大众化的“共和锅”在一楼,二、三楼专用木炭火锅。鲁海先生曾说过,馅饼粥经理铁子珍是京剧票友,“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每来青岛演出,都在这里用餐,成了铁子珍的朋友。铁子珍与“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也是朋友,京剧名净、尚小云的儿子尚长荣是他的义子。1950年尚长荣在青岛拜陈富瑞为师,仪式就在馅饼粥举行。
德县路的尽头就是中山路,王姐烧烤门前,游客正在大快朵颐,德县路的一端是庄严的政府机构,一端是市民的市井娱乐。
震惊中外
德县路的枪声
德县路在青岛除了作为分界线在业界大名鼎鼎,还因为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载入史书。
德县路27号,青岛第七中学,圣功女子中学旧址。门前的保安正在转圈小跑锻炼身体。对面的天主教堂里,响起了报时的钟声,几名游客拖着行李箱走过,路边的长椅上,三两位女孩正在分享彼此手机里的杰作。一切祥和,温馨。
1937年的8月14日下午,德县路上,也许当时也有过如今这安静的时刻,哪怕非常短暂。
只是,几声响亮的枪声,划破了宁静,也让心底里本已经恐慌的人们更加害怕起来。七七事变刚刚爆发,整个城市都弥漫在未知的恐惧中。随着枪声的袭来,一名日本士兵应声倒下,还有士兵倒地呻吟,紧接着,一辆载有两人的自行车迅速逃离。或许,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事件。但,奇怪的是,仅仅5分钟之后,停泊在海上的日本军舰就已经将炮口全部对准了青岛,几百名海军陆战队的日本士兵坐着潜艇在前海登陆,表示要保护侨民安全。
这足以说明,这又是日本人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卢沟桥事变如此,8月9日的上海虹桥事件也是如此,仅仅5天之后,故伎重施。
1937年8月14日那天的细节,多位文史专家曾经还原,张树枫先生通过研究给记者讲述了大致的详细经过:下午2时左右,6个日本军水兵组成的小分队,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公然在马路上巡逻,于是,中国的陆战队和保安队也派出了巡逻队。“我当时询问了一位老人,老人说两支队伍在一条马路上迎面而来,快要撞到一起的时候自动错开,谁也不说话,各自扛枪交叉走过,不对抗也不退让。6人小分队从德县路往天主教堂方向走,突然从身后来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上的两个便衣到日本队伍身后,突然拿出手枪向队伍射击,事件造成一人死亡。
事件发生后,时任市长沈鸿烈立即签发了通缉令,悬赏捉拿凶手,而此时的日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大鹰正次郎,耀武扬威地训斥沈鸿烈,要求武装登陆,以保护日侨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出示了一份凶手特征描述报告:“穿着土黄色的衣服。”而当时,中国军队的服装,就是土黄色。日本人以为,演这么一出苦肉计,再配上一番恐吓,青岛必能收入囊中。然而,沈鸿烈并不买账,大声驳斥:“你连一个外交官最起码的礼节都不懂,你没有资格做外交官!”并表示没有人证物证,且“青市尺寸土地,非日军集大量鲜血以染之不能取也”,“青岛工商财产多为日本所有,谋取和平才可以保全日侨日厂”。语带威胁,也让大鹰慌了神,只得“苍白晕然而退”(李先良回忆录)!
沈鸿烈并不是说说而已,他明白这是日本人的借口,便紧急调动军队,调来炸药,做好战斗准备。随着调查的推进,事情的真相逐渐明朗,曾任青岛市政府秘书的芮麟在《沈鸿烈长青岛六载琐记》中如此写道:“1937年8月14日,日本海军派遣几名日本浪人,化妆成中国士兵,携带手枪潜伏在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对面的一条冷僻的胡同内,下午2时,一批日本水兵走过德县路,潜伏在胡同内的日本浪人突然开枪,击毙日本水兵一名,击伤两名。日本军方大放厥词,硬说中国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日本人生命财产毫无保障,日本海军不得不登陆自卫。”接着,又有消息传来,被击毙的士兵有反战情绪,所以日军是借此一箭双雕。德县路事件后,他们无理地要求在浙江路上建了一座坟墓后,便不敢再采取其他行动。
不过,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是年8月23日,日本召开会议,决定暂时放弃入侵青岛,先撤走侨民。“日侨撤走以后,中国人的愤怒都撒出来了,把浙江路上的坟给扒了,今延吉路图书馆过去是日本的温泉,中国人把那个温泉也给砸了”,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说,那座坟墓让当时的市民非常愤恨。
日侨撤离让沈鸿烈更加担心,掣肘日军的砝码已经失去,日军定不会善罢甘休。果然,几个月之后,他们又卷土重来!开始入侵青岛,沈鸿烈执行命令,炸毁了日本在青的工厂和企业,实施了“焦土抗战”,随后完全撤防,留给日本人一堆工业废墟。1938年1月10日凌晨,日本海军第四舰队分别从山东头、沙子口等处登陆,青岛再次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
无论是城市的分界线,还是枪声突起的事件,亦或是获得新生的欢呼,德县路都曾“亲身经历”。如今,道路上的大树参天,粉刷一新的红墙,延伸到孩童奔跑的公园,一切,显得温馨惬意,一切,其实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