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岛!欧洲杯上的一面小旗子,见证“中国制造”三十年升级

2024-06-17 22:38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1835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蕾 潘立超 朱佳鑫

6月15日,位于青岛即墨区段泊岚镇的万德隆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公司业务负责人薛万宏目不转睛地盯着各色国旗在织物上显色定型,长长的面料“行进”在大机器的辊轮间。3天后,这些大大小小的旗帜将乘坐空中快车飞往德国,进入欧洲杯球场。

每一件旗帜都要精益求精。

“旗”迹见证,青岛制造30年

中国足球与德国有不解之缘,薛万宏的旗帜生意也意外相似。

1993年广交会上,刚入行外贸的薛万宏遇到了一位德国客户,德国人拿着一面德甲俱乐部的旗帜,问他能不能生产,薛万宏仔细看过,一口应下。

那个“繁花”始盛的年代,薛万宏走进工厂,才了解到做一面小小的旗帜竟然有如此多的工序。从研究面料纱线入手,再寻找染厂、印花厂,为了得到一份双面渗透完美的旗帜,薛万宏紧靠生产一线,直到完美的旗帜拿到手中,他才最终松了口气。

从此,薛万宏和妻子肖常爱人生中的第一笔外贸订单顺利搞定,小旗帜生意一做就是30年,而且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前三。

旗帜生产的三十年,也是青岛制造升级的三十年。这些年来,随着新的机器大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台板印花早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平网印花机印花,数码机器印花,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印花机印花比起手工台板,质量的把控很有难度。肖常爱介绍,万德隆采购来印花机之后,经过了大量的次品实验,运转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面料。实验,次品,攻克,再实验,一步步达到最终攻克,楞是把丝网印花机大机器印出来的产品,做成手工台版印花的品质。

客户从最初的质疑,做到了最终的认可,赞许。至此,万德隆稳稳地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万德隆公司负责人肖常爱感慨:“八届欧洲杯,客户拿到产品,都会给咱青岛制造的产品点赞。特别是德国人,他们对品质要求很高,能够得到他们一直以来的认可是不容易的。”

如今,万德隆已是德国等欧洲多家体育俱乐部的签约供货商,凭借良好的口碑,还成为世界杯、欧洲杯、奥运会以及北美四大联赛的指定供货商,赛场用旗业务占到企业全部业务一半以上。

“朝发夕至”背后的中国效率

随着青岛开通越来越多的直飞航班,小旗帜到欧洲的“朝发夕至”也成为了中国效率的见证者。

肖常爱的办公室中,几面德国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的旗帜引人注目,这是法国当地时间5月7日,多特蒙德打进欧冠决赛前定制的旗帜,这批旗帜在多特蒙德比赛前夕到达,球迷手中就是拿着他们的旗帜在赛场上摇旗呐喊的。

每一场大型赛事,前期时间充足,储备的大量旗帜都会走海运。随着赛事节奏的快速变化,空运和国际快递就成了比赛主要的选项,虽然运费比海运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但这种“朝发夕至”的送货速度,让欧洲的球迷人手一面来自中国青岛的旗帜成为易事。

“欧洲杯开始之前,大批量的旗帜就已经生产发运完毕,但对我们来说,比赛开始后才是真正的挑战。”肖常爱介绍说:“随着比赛的推进,根据赛场赛事的变化,订单会随时出现变化。比如6月18日比赛刚一结束,根据赛场表现赛事输赢,现场下单,赶在下一场比赛前夕赢家旗帜赶到,赛场造势。必须在下场比赛前夕让球迷拿到心仪球队的旗帜。于是,加班加点赶制,国际特快专递上门取货,十几个小时之后就到欧洲,赶在比赛前夕到达助阵。”

加急订单在比赛期间是家常便饭。大机器印制让订单印花插单没有问题,但是缝制却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厂从多个角度着手,一方面增加双缝边全自动机器,单缝边全自动机器,切边机,激光热切机等机械设备。同时工厂也增加传统的缝制工人。在车间的固定“正规军”外,广泛增加“民兵”,将附近几个村里的村民武装起来,为他们购买机器设备,送货上门,免费培训技能,应急处理急单大货。多年前的一次欧洲杯,德国客户急需一批俱乐部球迷围巾90万条。客户找了三家中国企业,大家都不敢接。最终只有薛万宏敢接单。他们发动外协“民兵”一起上阵,最终顺利完成订单,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肯定。

工人们制作旗帜。

“惟旗是夺”用新质展示中国自信

光有速度不够,技术创新更是旗帜立于不败的“秘密武器”。

30多年来,国际上对于旗帜制作的标准也水涨船高。“现在欧盟对环保和消防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现在生产的旗子抗腐蚀、抗老化,还能防火防水,用打火机都点不着,这是大型会议场所防火安全的需要。”肖常爱顺手拿起一个打火机,在一件样品上演示,这片摸上去十分普通的纺织品果然经受住了“烤”验。“而且旗杆,过去都用硬度强的木杆,现在为了避免聚集时伤人,都改成这种有弹性的塑料空心杆。”

肖常爱办公室旁边是一间实验室,研发人员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在这里调制合适的颜料、助剂和布料做各类实验,防火防水防风防腐防撕裂等等,不断地用无数次的损耗上百次的试验,获取最佳的方案。现在公司已经申请通过了36项国际专利,全部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转化。对“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肖常爱深有体会:“过去我们是被时代浪潮推着走,现在咱们中国人是主动引领时代。”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一面旗帜的30年奋斗史,折射出中国制造30年的发展,也折射了青岛外贸企业不断向“新”提质,逆风生长的历程。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青岛市进出口28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今年广交会青岛交易团意向订单成交额9.09亿美元,同比第134届秋交会增长6.9%,比第133届春交会增长14.7%。青岛企业正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贸易市场,展现出积极争取全球订单、加快全球化布局的诚意。

谈到未来的打算,肖常爱表示,希望将来能建立起完全智能的生产线,继续深耕旗帜制造业,“那时,中国智造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