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台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到2026年力争新引进青年人才45万人以上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7月1日下午,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期,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青岛市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以下简称计划),配套制定了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青岛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庄增大介绍,《计划》主要包括5个方面、16条举措,旨在健全青年人才工作体系,强化青年人才招引政策,促进青年人才持续流入。总的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新引进青年人才45万人以上,青年群体占全市就业人员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
每年开发1000个以上高质量实习岗位
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
探索“青才实训”模式,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每年开发1000个以上高质量实习岗位,为即将毕业的青年人才,提供来青实习实训机会。开发“青岛市青年实习公共服务平台”,动态发布实习岗位。
打造“青岗优聘”品牌,每季度面向重点企业征集优质岗位,在知名招聘网站设立“青岛市青年人才招聘专栏”。下半年,将举办“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活动,组织企业走进知名高校,将优质岗位直接送到青年人才身边。在青岛举办“博士行”“蓝洽会”等系列活动,为参会人才提供交通、住宿等补贴。
实施“青雁归巢”行动,每年在暑假、寒假期间,举办“名企游学”活动,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创业带头人,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为学子回归搭建信息互通、情感互联、事业互助的平台。
给予高校毕业生个人创业最高3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99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
对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青年人才,将积极搭建全链条支持保障体系。
提升能力。以位于山东路15号的“青岛市创业赋能中心”为基地,为不同创业阶段的青年人才,采取专家授课、企业观摩、城市研学、举办“创业第一课”等多种方式,提供创业“启蒙+训练营+提升营+菁英集训营”的梯次式培训服务,帮助青年人才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提供场地。建设大学生湛山创客工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上合国际人才双创产业园等一批适宜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园区,引入专业化运营机构,提供场租减免、创业孵化、政策咨询、项目路演等“一站式”服务,尽可能降低青年人才创业成本。还将在“大鲍岛”“银鱼巷”等区域,打造具有社交属性和青春元素的创业街区,让青年人才在此碰撞创意、集聚创业。
充实资金。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给予个人创业最高3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99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群体,将完善“人才金、人才贷、人才险、人才债”联动式金融链条,带动市场化金融机构参与,强化创业融资支持,助力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举办赛事。将举办“青岛创业节”,办好“市长杯”“创·在青岛”、博士后等创业大赛,为青年人才创业搭建项目展示、市场开拓、投融资对接的平台。
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00处以上青年人才驿站
更好满足青年人才安居需求,将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个家”的住房保障体系。
实施“青年优驿”项目。面向来青求职青年人才,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00处以上青年人才驿站,提供一年最长12天免费住宿,配套政策推介、岗位对接等服务,打造青年人才来青“第一站”。
实施“青年优徕”项目。面向新就业青年人才,会同各区市,选取地角好、集中成片、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一批示范性、集聚性“青年人才社区”,提供低价格、高品质的租赁住房服务,让青年人才在青岛的初始期住得省心、安心、舒心。
实施“青年优购”项目。面向有购房意愿的青年人才,多频次举办青年购房置业活动,统筹用好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等举措,并积极对接房地产企业提供优惠价格,为青年人才购房提供更多、更实际的优惠措施。
每年邀请1000名以上青年人才来青体验
把青年元素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各方面,积极营造青春时尚的城市氛围。
塑造“青春之岛”城市形象。以“我的青春我的城”为主题,聘请100名“青年代言人”,用青年人才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讲述青岛故事、传播青岛魅力、展示青岛形象。
开展“青春邀约”专项活动。每年开展“青春邀约”专项活动,设置宜业青岛、宜居青岛、宜游青岛等板块,邀请1000名以上青年人才来青体验,更近距离地感受青岛。
提升“青春文旅”服务品质。聚焦青年人才喜爱的音乐、运动、美食等主题元素,举办“青爱的城”城市体验活动,策划新媒体之夜、活力青春季、青年音乐节等IP活动,吸引青年深度体验青岛城市环境,让青年人才的舒适感、幸福感触手可及。
探索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
将全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
聚焦青年人才个性化需求,在他们初来乍到的关键节点,探索发放“青聚英才服务包”,集成提供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文旅景点等生活服务,让青年人才切实感受青岛“温度”。
举办多频次交友联谊、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互动交流。
支持网络创作、游戏主播、直播带货等新就业形态发展,探索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