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出海记丨大丰收!黄山海蜇开捕,一船最多捞回上万斤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7月24日,风雨过后,青岛崂山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的渔民迫不及待地驾船出海,一年一度的海蜇捕捞季来了。24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码头上探访了解到,今年迎来了大丰收,一般平均能捞五六千斤,最多的一次能捞回上万斤。相比于往年,今年的产量增长超过了三分之一。上岸后的海蜇立马加工制作,很快就被商贩抢购一空。
海蜇大丰收,最多一船上万斤
每年7月中下旬,崂山海域的海蜇进入收获季。今年,当地渔民7月21日开始出海,撒下第一网。由于前两天青岛普降暴雨,海上风浪很大,渔民只好在家里休息。7月24日8时左右,渔民就赶着潮水出海进行捕捞。
据黄山社区隋书记介绍,崂山头以北的海域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沟,是海蜇繁衍、生长的聚集地。村里的渔民世代以捕捞加工海蜇为生,已传承数百年。
上午10时许,随着潮水开始下降,渔民陆续返回码头。记者看到,船舱里、甲板上堆满了海蜇,渔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渔船返回码头。
“今年产量不错,这一船得有上万斤。”渔民林先生说,往年的话一船也就捞六七千斤。有时候产量不高,只有两三千斤。当然,出海捕捞随机性比较大,根据潮水的大小、放网的位置,每次的收获会有差别。总体上来说,出海的渔民收获都不错,相比于往年要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海蜇的个头比较大,一个能达到上百斤。他们都是用特制的大号渔网,网口大小在17到18厘米之间,不会影响到其他海洋生物。
渔民林先生说,上午忙完以后,下午两点左右他们还要继续出海。一天能出海两到三次。海蜇属于一年生的生物,整个捕捞季大概两个月。他们村里基本上以捕捞加工海蜇为主,村民也是连轴转,趁着天气允许赶紧出海捕捞。
渔船满载靠岸。
15分钟上岸锁鲜,一个海蜇四种产品
在黄山码头,渔民出海的距离非常近,单趟大概15分钟。上岸即刻加工,这也是黄山海蜇鲜味十足的重要原因。靠岸以后,渔民在船上就进行最初分拣。虽然码头上闷热潮湿,渔民仍然穿着皮衣皮裤,防止被蜇伤。
记者看到,渔民林先生的脖子上有十几处红点,都是被蜇伤的。“我们都习惯了,干这活没办法。”林先生说,他们要第一时间将海蜇皮和海蜇里子分开,海蜇脑子和爪子也需要分开,每种产品的价格不一样。
码头上,渔嫂们早已烧开了热水,将海蜇爪子倒入锅内。煮十分钟左右,新鲜的海蜇爪子就出炉了。晾晒好了以后,就成为餐桌上美味的菜肴。码头上,基本以加工海蜇爪子为主,现在的价格一斤20元左右。
林先生介绍,其他的海蜇产品大多卖给了商贩,他们拉回去再进行加工。
海蜇入锅进行蒸煮。
码头排队抢着买,一船能卖6000到8000元
作为“海蜇第一村”,黄山的海蜇刚一上岸就被订购。记者在码头上看到,一排排冷藏车停在附近。分离好的海蜇皮,称重以后立刻就被送到冷藏车里。
据介绍,商贩大多是在周边区域,稍远点的有南山市场、城阳水产市场等,基本上在青岛市内就被抢购一空。对于村民而言,海蜇不愁销路,影响收入的主要是产量。
林先生介绍说,海蜇里面大部分是水分。以1万斤为例,大概能出200斤海蜇爪子,40斤左右的海蜇里子。再加上海蜇皮子和海蜇脑子,大概能卖6000到8000元。
煮好的海蜇爪子进行晾晒。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海蜇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少。8月份容易受到台风影响,出海的时间也不确定。综合算下来,如果产量高的话,一年能收入十来万元。
林先生说,捕捞加工海蜇是个辛苦活。捕捞季正赶上一年最热的时候,穿着皮裤,几分钟就大汗淋漓。再加上烈日炙烤,年轻人都受不了这个苦。现在村里20条左右渔船,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村民。到了捕捞季,基本上夫妻俩一起上阵。美味海鲜的背后,都是渔民们辛苦的付出。
渔民在渔船上进行分拣。
分拣上岸。
-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马家沟芹菜大丰收!菜农笑得合不拢嘴
- 下乡记|美好“姜”来!雨水好产量高,平度5.5万亩大姜喜迎大丰收
- 节前“第一鲜”,万斤鲢鱼大丰收!记者随渔船凌晨下水拉网捕鱼
- 半岛V视 | 不管事大事小,我们有求必应!救援队驾冲锋舟帮老人捞回鱼竿
- 主打高品质,订单已排到明年!中秋临近,莱西4万亩秋月梨迎来大丰收
- 追鲜72小时|开海第一船拉回上万斤!海上“叔侄档”迎来开门红
- 半岛V视 | 一船海蜇上万斤!青岛黄山社区渔民大丰收
- 半岛V视 | 看,奶牛专享“高端料理”大丰收!以前靠进口,现在咱自己种!
- 亩产过万斤,地头收购价5毛/斤左右,平度明村西瓜大丰收
- 3万多亩海参大丰收,亩产比常年增收一到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