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丨“七兄弟”融为一体进位争先,世界最大港口“舰队”破浪前行

2024-08-09 22:10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2441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郑成海

日前,在山东港口威海港散杂货码头,一艘满载6万余吨外贸工业盐的船舶,仅用45.14小时就完成全部卸货作业,再次刷新纪录。鲜为人知的是,威海港发展工业盐业务原本并不占优势,如今却已将其打造成主力货种之一。这背后正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带来的结果。

谁又能想到,这家百年老港曾面临十年未开新航线、十年未建港口工程等困局,融入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改革5年,总吞吐量就增长了四成。5年来,山东港口旗下包括威海港在内的七大港口从竞争走向融合,在全球大港赛道上不断进位争先。

如今,这支世界最大港口“舰队”正全速向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挺进。

小港蝶变

威海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此前,在愈演愈烈的“港口大战”中,地理上的优势并未给威海港带来更多“加分”。

彼时,在山东3345公里海岸线上,青岛、日照、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和威海七大港口“各自为战”。强手环伺,一直在单打独斗的威海港发展面临重重困境。据报道,威海港曾十年未开新航线、十年未建港口工程,39家企业中有15家亏损。

转机出现在2019年。这一年7月,威海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威海港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青岛港集团。至此,青岛港集团成为威海港的唯一股东。一个月之后,山东港口集团正式揭牌成立,世界最大港口“舰队”由此诞生。加入山东港口大家庭,背靠实力雄厚的青岛港,威海港翻开新的一页。

公开信息显示,短短三年,威海港就增开了14条新航线。今年5月,威海至坦桑尼亚航线开通,这是威海港最近5年来开通的第4条外贸新航线。一体化改革以来,威海港累计新增航线16条,总航线数达到了29条,直接联通港口增加19个。最新数据显示,5年来,威海港货物总吞吐量增长40%,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9%。

同样的巨变,还发生在其他几家“小港”。在山东港口潍坊港,货物吞吐量较2019年增长了4.7倍,集装箱量增长了5.5倍;在山东港口滨州港,今年1-6月,外贸吞吐量达64.7万吨,同比增长160%,其中5月份完成外贸业务15.4万吨,打破单月历史纪录;在山东港口东营港,相比一体化改革之初,货物吞吐量增长79%,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24%,石油焦吞吐量增长180%。

融合之后是蝶变。5年中,通过整合东营港、潍坊港和滨州港,渤海湾港营收增长570%,从举步维艰到成功扭亏,货物吞吐量从1600多万吨跃升至5000多万吨,增长了三倍。这其中,三分之一箱量来自兄弟港口的助力。

大港腾飞

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从强劲对手到亲密手足,七大港口从高度内卷走向深度融合,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等“优等生”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青岛港在全球港口排位赛中不断“晋级”。其中,2019年、2020年、2022年,青岛港分别超越香港港、釜山港、广州港,成为东北亚区域第一、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口。2023年,青岛港再次刷新纪录,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球第四位和第五位。当年,青岛港新增航线20条,航线总数继续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九年保持中国第一。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显示,鹿特丹港、宁波舟山港、釜山港、青岛港、深圳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汉堡港、香港港、广州港9个港口跻身世界前列方阵。

与此同时,日照港、烟台港也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全球沿海港口分列第7和第10位,全部实现“进阶”。

先看日照港的新变化。2019年以来,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跨越两个亿吨台阶。进入2023年,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2亿吨,同比增长4.1%;集装箱吞吐量626万标箱,同比增长7.9%。改革前,日照港仅有集装箱外贸航线6条,而2023年,日照港就新增了26条集装箱外贸航线。

再看烟台港的成绩单。2023年,烟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8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3万标箱,较5年前增长了49%;利润总额、经营利润和人均创利分别是5年前的3倍、6倍和4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烟台港商品车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外贸量和国际中转量稳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烟台港完成商品车运输36.7万辆,同比增长10.5%。

如今,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渤海湾港为延展的“港口天团”正在迸发澎湃动力。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吞吐量分别为2.98亿吨、2.10亿吨、2.58亿吨,合计7.67亿吨,占全省89.7%。其中,青岛港吞吐量同比增长5.3%。

陆港崛起

5年来,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山东港口集团进一步加快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步伐,积极扮演内陆城市“合伙人”和“出海口”等角色。

7月18日至19日,山东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会分别在临沂和淄博两地举行。山东港口集团明确表示,将进一步联合海关、铁路等多方资源,发挥港口、金融、物流、航运、贸易、海外等全要素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集团领导班子带队,一路马不停蹄,奔赴泰安、济宁、菏泽、枣庄、德州、潍坊等省内多个城市,举行对外贸易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会,与当地相关部门及众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另外,作为合作共赢的服务窗口,山东港口相继在省内10个城市开设代表处,目前已全部实现揭牌运营。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5年间,作为九省区唯一沿海大省,山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打造服务沿黄省区的“黄金口岸”。仅今年以来,山东港口就走进太原、西安、郑州等重点城市,举行一系列推介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助力内陆地区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从山东港口出发,一条沿黄陆海大通道正在不断向内陆延伸。在省内,山东港口已陆续打造聊城临清、菏泽曹县、枣庄等16个内陆港;在省外,山东港口相继布局建设了郑州、西安、太原、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34个内陆港,构建起“立足山东、覆盖沿黄、辐射全国”的内陆港群。

目前,山东港口开通海铁联运班列超过100条,其中,在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开通班列近90条,将山东港口的“出海口”搬到客户家门口。以青海地区为例,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设立青海西宁内陆港,开通“西宁-西安-青岛港”班列,实现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全流域海铁联运互联互通。

山东港口的优势正在沿黄省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山东港口80%以上货物吞吐量来自沿黄九省区。其中,河南、陕西等省份65%以上的出口集装箱货物选择从山东港口青岛港装船出海;在山西,60%的外贸铁矿石经由山东港口进口,仅在2023年,山东港口向山西地区疏运铁矿石突破4000万吨。

破浪前行

山东港口成立以来的5年,是高质量发展的5年。

据统计,5年来,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连跨5个亿吨台阶、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超越4000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位,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粮食等关乎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货种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三和五分之一,承载起全省97%外贸进出口量。5年来,山东港口航线总数达到354条,密度和数量始终位居北方港口首位。2023年,山东港口集团实现营收达1550.4亿元。

2023年8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融合开放的世界级港口群。到2025年,青岛港世界一流海港建设位居前列、晋位升级,日照港、烟台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其他港口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也意味着,山东港口已提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指标。

走在前、挑大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港口集团正锚定“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等新使命全速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