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保险机构再现!多地发文提醒

2024-08-21 10:40 中国消费者报阅读 (28677) 扫描到手机

    近期记者注意到

  海南、贵州、广西、云南等

  多地金融监管局相继发布了

  有关非法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风险提示

  非法保险机构的常见套路有哪些?

  消费者又该如何识别非法保险中介?

  “李鬼”保险公司频现

  海南金融管理局再次发布风险提示

  海南金融监管局8月14日称,近日该局联合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排查发现,海南椰子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15日变更企业名称为“海南元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并开展经营活动。然而,该企业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也未获得保险业务、保险经纪业务等金融业务经营资格。对此,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已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海南元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企业名称处理,并作出风险提示“未取得保险许可证,不允许从事保险经营活动”。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搜索该公司名称,没有找到相关条目。随后搜索该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60000MA5TURRR20),出现相关条目,但企业名称被标注为社会信用代码,且已被标注相关风险提示。不过,在企查查等非官方平台,仍然可以直接以企业名称搜索到该公司。



  该企业名称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被代码代替,并配有风险提示。 资料图片

  企业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自成立以来该公司经历4次更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营业执照,该公司在行政许可方面仅获得税务许可。

  记者注意到

  这是近一个月内海南金融监管局

  再次就无资质假冒险企

  进行风险进行提示

  7月26日,海南金融监管局发文称,近日接到群众举报,一家名为“海南达昌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企业在国内部分地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或进行保险欺诈活动。该企业未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未获得金融业务经营资格,其经营保险业务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破坏了保险市场秩序,请广大消费者切勿上当受骗。该局还表示,经核查后发现,通过该公司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已无法联系,已将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或涉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非法保险中介套路主要有三类

  据了解,根据有关保险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先照后证”改革精神,保险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申请业务许可并取得保险牌照或中介许可证,方能依法经营保险代理、经纪或公估等业务。

  然而,近期广西等多地金融监管局发现,市场出现未经保险中介业务许可或备案,但名称中包含“保险代理、保险销售、保险经纪、保险公估”字样机构。

  那么

  非法保险机构的常见套路有哪些?

  司法机关披露的案件或可窥见一斑

  3月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则关于《保险公司遭遇集中“退保”危机 背后却有一群人赚得盆满钵满》的消息。根据通报,“代理退保”中介机构误导消费者,错误引导保单持有人办理保险退保,从中收取30%—60%的高额手续费来获利。

  2023年9月,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发布通告称,已将西安普惠康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涉嫌集资诈骗案移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根据公安机关侦查,西安普惠康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后,孙某等人非法大量购买老年被害人公民个人信息,随后公司业务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拨打被害人电话,以之前购买的保险产品收益太低为由,诱导其退保或者办理保单贷款,以年息12%-24%为诱饵,诱骗被害人签订《分红服务协议》,骗取被害人投资款。截至案发,共有165人报案,投资金额1400余万元。

  财经专业人士分析认为

  非法保险中介的套路主要有三类

  一是误导和怂恿退保

  二是虚假代理维权

  三是非法集资和诈骗

  非法保险中介在此过程中收取了高额手续费,消费者则可能遭受财产损失,失去保障和资金。

  那么

  如何判断保险中介机构的真假呢?

  云南金融监管局指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或接受相关服务前,可登录“保险中介云平台”查询机构经营资质及从业人员执业信息。同时,保险公司也应当审慎选择合作机构,不得委托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机构从事保险中介业务活动。

  金融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

  如需购买保险,消费者应当购买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有合法营业机构的保险公司产品,应当购买经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或备案的产品,并且应当核实销售人员是否具有合法的展业资格。

  消费提醒

  四步甄别非法保险中介

  第一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网核实机构注册信息。

  第二步,查询机构保险经营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

  第三步,警惕过度承诺,对声称高额回报或“零风险”的保险产品保持警惕。

  第四步,留意合同条款,防止被误导购买不符合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