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综合资讯
升级综合保税区后,青岛西海岸应该怎么干?
升级综合保税区后,西海岸怎么干
开拓新业态、区内企业逐步由“V”型向“X”型转变、探索“保税+”新模式……
近日,国务院发文批复同意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至此,青岛结束综合保税区数量为零的历史,我省综合保税区总数也将上升为七个。
从相对单一的出口加工,到集国际物流、国际贸易、采购配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再到新政策助力,升级综合保税区后,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怎么做?
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之后,园区增加了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和港口作业等多项新功能,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区内企业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业务便可蓬勃发展。“原来不能做的现在终于能做了。”青岛裕龙物流总经理助理宋玉强感慨不已。
青岛裕龙物流是园区内的物流企业之一,过去受出口加工区的政策限制,只能将主营业务局限于保税仓储领域。如今企业开始筹划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利润空间更大的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配送领域,预计随着新业务的开展,新的一年企业将增加几亿元业务量。
一直在等待机会发展跨境电商的青岛绿辰进口商品展示推广有限公司总经理穆文斌介绍,绿辰经过多年打拼,与23个国家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手中掌握3万单品的充足货源。“2013年到现在,进口商品交易量我们做到了全国百强,这一次在政策利好下,我们打算做大做强跨境电商。”
记者了解到,包括跨境电商在内,未来西海岸综合保税区将重点培育航空产业、进口商品、高端纺织等新兴产业,引入先进制造、生产研发、高端物流、融资租赁、保税检测、全球维修和再制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通过国家、省、市、园区优惠政策叠加落地的形式,吸引更多新业态进驻,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过去,一道园区大门隔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般贸易企业进区无门,外贸企业内销无方。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综合保税区推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企业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后,产品内销时或向国内企业采购货物时不再需要采取报关出区、入区的方式,可直接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完成交易,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便利。”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商务局副局长韩梅说。
此前,以“一体两翼”格局带动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发展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曾成功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据核算,园区内的松下电子部品有限公司受惠于这一政策,每年可降低采购成本约3600万元。
“之前出口加工区主打加工贸易,服务于国际市场和外资企业,现在区内企业逐步由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V’型向内购、内销、外购、外销相结合的‘X’型转变,作为园区管理服务方我们接下来会尽快落实相关政策功能、进一步简化程序,激发企业活力,促进综合保税区与国内市场更有效衔接。”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局长薛伟林说。
目前,青岛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实现了全面整合,形成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为主体,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青岛出口加工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此番西海岸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后,不仅在推广试点经验上会更大胆,港、区整合联动也会更加密切。
记者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委了解到,未来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将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先前获批的汽车平行进口、国际中转集拼等5项国家级政策试点基础上,继续推行更多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探索“保税+转口贸易”“保税+融资租赁”等“保税+”发展新模式,吸引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型企业进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与此同时,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为依托,最大限度发挥口岸作业功能和效应,推动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与胶东国际机场和前湾港联动发展,进一步拓展空港、海港的辐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