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丨中秋已过迟迟不见阳澄湖大闸蟹,被台风“吹”跑了?

2024-09-23 18:44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53150) 扫描到手机

秋风起,蟹正肥。然而现在中秋已过,却迟迟不见阳澄湖大闸蟹的身影。

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成熟时间比往年延迟了10-20天,开捕的时间定于9月25日,但开捕后上市的大闸蟹以中小规格的小蟹为主,公蟹大部分都还没长好,基本上不达标,但已进入最后的成熟阶段,预计10月中上旬左右上市。

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预计总产量共计9400吨,其中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左右,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面积7.2万亩,预计产量7900吨左右。

阳澄湖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产地。“阳澄湖大闸蟹”特指苏州市境内自然形成的,113平方公里阳澄湖水域所产出的,符合一定标准的大闸蟹。产地涉及沿湖常熟市、昆山市、相城区、工业园区4个县级行政区域。整个阳澄湖分为西湖、中湖和东湖。阳澄湖的光照充分,上水底淤泥少、土质硬,最适宜大闸蟹生长。

实际上,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成熟之路简直一波三折、很是艰辛,捱过五十多天的持续高温天气,又遇上两次台风过境,好在受影响的只是少部分,“现在大闸蟹蜕完最后一层壳,等十天半个月后,它们把壳长硬、长结实,便能顺利上市。”

养阳澄湖大闸蟹是一种什么体验?高温热浪、台风席卷下大闸蟹如何存活?阳澄湖大闸蟹尚未开捕,那市面上标榜的“阳澄湖大闸蟹”是怎么回事?

持续高温,延缓螃蟹生长速度,伤亡率较往年更高

今年入伏以来,江苏多地气温居高不下,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热浪持续了五十多天,这对于螃蟹养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高温并不直接影响大闸蟹本身的生长,而是通过对其生态环境来间接影响。如高温天气下,水草从水面中冒头,养水草和理头发是一样的,一旦冒出水面就要想办法筛剪掉并捞走,将其正常地控制在水底。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或是护理得不够好,漂在水面上的水草被太阳晒死、腐烂,便会产生氨氮等物质,影响水质和水体的养分。

螃蟹蜕壳时需要与水草进行摩擦,在草丛中借(助摩擦的)力来帮助自身蜕壳,腐烂的水草漂走后,水草的数量减少,它蜕不掉,如果硬蜕就会容易“断胳膊断腿”,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成蟹的某个脚长得特别小或是缺脚的情况,就是它在蜕壳的过程中受到了损害。

不仅如此,湖里的水草饱和度不够,通过水草维系的整个水底生态都会受到影响,螃蟹无法在水草里休息、依靠水草遮挡太阳,小鱼小虾不能在水草间转来转去,螃蟹也无法依照其生活习性捕食、维持运动量,最终影响到螃蟹整体的生长。

此外,水下的水草多,其吸收养分多,光合作用强,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从而调节整体的水温,所以对于大闸蟹的养殖来说,水草的打理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的高温确实比往年同期持续得更长。正常的螃蟹蜕壳要四五个小时,但在没有水草辅助的情况下,它蜕壳的时间就要翻倍,变成8-10个小时,其间还会有一些损耗,如由于气温过高,蜕壳期螃蟹的皮肤较软,可能会被无意间晒伤或晒死。

由此,今年阳澄湖整体的损耗比往年有所增多,打个比方,往年大闸蟹的伤亡率在10%-20%左右,今年则可能会达到20%-30%。但这并不代表每位蟹农的损耗都在这个水平,有的水草管理得好、生态维护得好,造成的影响就不大,有的可能运气不好,正常情况下水草八九月才慢慢出现问题、开始消退,如果水草六月就开始消退了,那他养殖的螃蟹生长速度、存活率和翻倍率都会降低。

其实家家户户都有采取一些针对持续高温天气的养护措施,有人借鉴了种植大棚用于遮挡太阳的黑网,也在湖面上拉起黑网,还有人向活水里加设增氧设备,通过增氧、踏水板增加水的流动性来降温。

总体来说,蟹农只能依靠自己的养殖习惯去人为干预和改造,以减少自然条件的不良因素带来的损害,可能不一定特别专业,但我们至少付诸了努力。

台风过境时一夜未眠,凌晨3点冲到湖区维修

前段时间,受台风“贝碧嘉”影响,环太湖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阵风达12级。“贝碧嘉”途经地区正好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主产区,湖面波涛汹涌,很多网友担心,台风会不会把大闸蟹吹跑了。

实际上,大闸蟹的养殖已经到了成熟季节,马上就会上市,台风对它们的生长影响不大,但对收获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几乎是第一次有台风直击湖区,很多老蟹农都对阳澄湖刮这么大的风感到意外。之前每次说台风要来,好像最后又不见得真的会来,就算来也无法确定是从哪个方向吹过来,所以这次有很多情况都是无法预料的,很多事都是做不了,也想不到要做。台风来之前,大家把能够预想到的都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固了围网,抱着尽量不要影响到自家围网的心态,尽可能准备。

“贝碧嘉”过境那天,白天什么情况都没出现,风平浪静的,真正造成损害的是傍晚五六时至夜里九时。当时我们一直盯着监控摄像头,突然画面被打断,什么都看不见了,心情紧张到极点,非常担心。

次日凌晨三时,台风终于完全过去,我们立马冲到湖区,发现损失还是挺大的。

整个湖区一共一万六千亩,台风是从湖面的东南角吹过来的,损害最大的就是那一片,而后风浪被一层层的围网拦下来,靠中后方的湖区影响则越来越小,像树林似的,风吹过来时,外围树木遭受的风力是最强劲的。

这次台风“普拉桑”来袭,我们做的防护措施会比上一次更认真些,这两天忙着往围网边的老桩头上加放新的桩头,帮助其二次加固,湖底松软的地方和有漏洞的地方另做维护。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吃了亏才长记性。

这几天只要天气条件允许,蟹农就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帮扶下,抓紧修复损坏的围网,加固围栏,积极应对下一个台风。对围网受损的地方进行加固,第二就是投喂饲料,进行营养补充,白天晚上都要巡护,及时查漏补缺。

台风过境,当地政府和渔政、应急等队伍及时将水面作业人员和蟹农撤退转移,目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地还组织志愿者队伍,对受损船只开展维修服务,最大限度减少蟹农损失。

台风带给阳澄湖螃蟹产业的整体损失还在统计之中。苏州市的台风应急服务专班,24小时不停抢修电力和道路,目前阳澄湖蟹塘已经恢复正常供电。此外,农业保险的定损、理赔等后续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

养殖20个月,每年收7万大闸蟹

我们家从1993年开始养殖阳澄湖大闸蟹,至今已有31年。2012年起,我开始帮着父母一起养蟹。我们家在阳澄湖的养殖面积总共是127亩,其中湖里的面积是110亩,每亩可收600只大闸蟹,另外的17亩在陆地上,主要用于养小螃蟹,这样算下来,我们家每年收七万只左右的大闸蟹。

大闸蟹是两年生生物,养殖周期较长,正常情况下,蟹农养殖大闸蟹要20个月、600天左右,经历蟹苗、幼蟹、成蟹等多个阶段,长成成蟹需要约10个月,经历5次蜕壳,每蜕一次壳,体型就会长大一倍左右。

人工养殖大闸蟹要像养鱼一样,将蟹苗先放到池塘里喂养,等到第二年开春的三四月,再将这些幼蟹投入阳澄湖中饲养,七八个月以后大闸蟹成熟,就能上市。

头年冬天,天气转凉后小蟹渐渐开始冬眠,很少吃,甚至不吃东西,活动量也会减少。这两三个月里我们的喂食频率会降低,从两天喂一次变成三天喂一次,吃的食物也会以素食为主,以保证其“消化功能和肠道的健康”。

次年春天,我们会将长到第十三四个月的幼蟹投入湖中养殖,那时是它们刚结束冬眠、亟须补充营养的关键阶段,喂的食物也是最好的。过两三个月便到了夏天、天气炎热,需特别注意投喂的荤素比例,监测其摄入的营养,还要及时关注湖区的水质和水草状态,确保其较好地成长、顺利地蜕壳。

好水养好蟹,科学投放蟹苗,一亩800只能收回600只

对于老蟹农来说,养蟹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把水草种好,螃蟹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是我们内心很笃定的一点诀窍。

不过养殖大闸蟹出现伤亡是很正常的,螃蟹损伤的影响因素较多,气温、台风、水草、饲料等,并不由某个单一、绝对的因素导致。每年养殖的情况不同,伤亡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当年出现损耗一般无法弥补,主要是因为大闸蟹的生长周期较长,其次在湖里养殖水产不能用乱七八糟的药,阳澄湖的湖水都是实时监测的,周边居民的饮用水也有部分是在湖区采集。所以我们养殖大闸蟹不像种蔬菜、水果,可以标准化地种植和用药,基本是靠自然生物去治理水体,比如水草、螺蛳,或是依靠周边的整体环境来调控。

虽然这一方面对水产养殖有所限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阳澄湖大闸蟹品质好、味道佳的主要原因——“好水养好蟹”。

相较于从前,我们现在最大的差别在于有科学经验的总结和技术的辅助。以前是完全靠天吃饭,扔多少蟹苗下去,成蟹时收多少就看运气了。那时以为多投一点就能多赚一点,甚至会盲目地在十亩湖区投入一两万蟹苗,最终收回来的都是小螃蟹,利润不见得会比少投多。

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投不一定会多赚,蟹苗的密度过大反而会导致它们在吃食时出现争抢,影响整体的生长,它们消耗的反而比吸收进去的营养更大。后来在政府和协会的指导下,确定了科学投放的数量是一亩800只,基本能保证收回600只左右的大闸蟹。

按照大闸蟹的生长规律,今年并未晚熟

9月9日,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函称,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时间定于9月25日。

很多网友对于今年中秋节吃不到阳澄湖大闸蟹表示遗憾和失落,实际上,虽然9月25日就要开捕了,但往年这一时期大闸蟹的成熟度能达到80%,今年可能只有65%-70%。

最近这几天我们养殖的大闸蟹才蜕完最后一层壳,还要等十天半个月,它才能把壳长硬、长结实,所以要想吃到今年最好吃的大闸蟹,得到10月10日以后了。

看起来今年大闸蟹好像比往年晚成熟了不少,但按古人说的“九雌十雄”,农历九月吃母蟹,农历十月吃公蟹的说法,阳澄湖大闸蟹成熟原本就是在农历九月份,即十月中下旬。

而中秋节每年都在九月底十月初,按照大闸蟹的生长规律来看,今年的大闸蟹并没有晚熟,也并非到了中秋节或是国庆节大闸蟹就一定会成熟。

至于为什么大家总把大闸蟹跟中秋节关联在一起,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商业的宣传,很多商家打出“中秋品蟹”“中秋/国庆送礼必选”的广告,导致这两个节日消费者对于大闸蟹的需求越来越多。

再加上现在很多人虽然喜欢吃大闸蟹,但并不一定要吃到成熟度和品质达到100%的大闸蟹,可能口感达到70%就够了,因此“九雌十雄”这个说法就慢慢淡化了,大多数人都觉得大闸蟹成熟了就要立马捞上来吃。还有人调侃说,“一年至少吃三次大闸蟹,快成熟的时候吃一次,成熟的时候吃一次,最后下市前再来一次”。

对于今年大闸蟹的价格,我心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蟹农的,一个是商人的。对于蟹农而言,大闸蟹的价格永远都是同一个,不会一年涨价、一年跌价,因为所有的人工、投喂的饲料等成本每年几乎都差不多,利润赚的多少只取决于收获的螃蟹大小。

收成好不好跟价格没有直接关系,就像我们同样是收了600只螃蟹,其中80%是大螃蟹,今年就多赚些,80%是小螃蟹,今年就少赚些甚至亏本。如果因为蟹农自己养得不好、收成差就加价,那养得好、收成好时会不会给消费者打折?肯定不会的,因为如果蟹农想要赚得更多,不管收成好不好,都会涨价的,收成好反而会卖得更贵。

哪怕遇上持续高温或台风等自然灾害,螃蟹的伤亡率有所增加,成蟹数量有所减少,这种风险应该由蟹农自己承担,而不应该让市场来买单。如果一年一个价,以后都不会有消费者了,更遑论老客户了。只有诚信经营,市场价才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从而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但对于商人而言,如果今年的大螃蟹越来越少,进货的价格就会贵一些,如果今年的螃蟹普遍都是大螃蟹,蟹农卖不掉,他又可以收回来、压价格,所以商人涨价或跌价的浮动会更多一些。

从目前的市场指导价来看,正常的阳澄湖大闸蟹价格是小蟹每斤一百多元,中蟹每斤二百元左右,再大一些的大闸蟹价格要到每斤两百多元。我们现在收获的成蟹中,公蟹在4两5左右,母蟹要小一些,最多2两8。

作为阳澄湖本地人,我们是非常抵制和痛恨假冒伪劣的大闸蟹产品的,树大招风,我们见过太多的套路和层出不穷的骗术,防不胜防,凭我们的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这种乱象的,只能尽量把自己做好,也希望老百姓能够擦亮眼睛,离他们远一点。

“蟹卡”别乱扫 小心大闸蟹变大“诈”蟹!

只要是由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授权的会员单位都是正规渠道。

蟹券是在大闸蟹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商家销售的一种预售凭证。

一经开捕,每只阳澄湖大闸蟹都会佩戴由协会颁发的防伪追溯专用标识,请广大消费者认准购买。

大家在购买时需注意:

有犯罪团伙曾利用大闸蟹的诱惑,向消费者发放“大闸蟹兑换卡”(以下简称“蟹卡”)。扫描“蟹卡”上的二维码后,消费者可能会落入刷单等陷阱,小惊喜变身大惊吓。

温馨提示:

收到陌生快递需谨慎,看到来历不明的“蟹卡”别乱扫,个人信息勿泄露,若有疑问 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求证。

来源:澎湃新闻、央视新闻、九派新闻、凤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