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琴岛学社”:书香牵线“遗”路高歌

2024-09-24 09:31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3147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黄滢滢 通讯员 徐从芬

读书会形式有多种,政协委员读书是什么样子?9月11日,“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青岛,参加青岛市政协组织的“探寻非遗魅力 推动文化‘两创’”委员读书活动,在青岛大学“琴岛学社”感受不一样的读书体验。

9月11日,10余名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高校教师和非遗传承人齐聚“琴岛学社”,围绕召开的“探寻非遗魅力 推动文化‘两创’”委员读书活动,为青岛非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作为“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成员,置身其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此次独具一格的读书会活动孕育了三个“新”。

地点有新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契合活动主题,本次读书会选在青岛大学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召开,步入其中,数百种来自全国各地、琳琅满目的非遗老物件有序陈列,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了数百年、千年历史传承的沧桑故事,以有型的姿态诉说着无声的语言。伴随着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青大民间工艺美学馆负责人侍锦如数家珍地讲述,委员们置身非遗里,沉浸式感受着中华文化古老的非遗魅力,一点点唤醒深藏于内心的文化传承基因。

“那是古老的声音,在岁月中的延绵回响;那是悠久的技艺,代代相传不变的传扬……”参观完展览,青岛市政协委员、首批委员读书活动领读人董静时而声情并茂、时而细腻婉约地朗诵诗歌《中国非遗》,为现场活动增加了满满的仪式感,将政协委员们进一步带入到非遗传承保护的文化情境中。

新在三级委员联动。读书会汇集了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参与,委员中既有民俗、民艺专家,高校教授,全国著名作家,更有坚守非遗技艺守护几十年,至今仍然在传帮带学生的一线非遗传承人。

委员们提前精读《寻路非遗:择一事,爱一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锦绣非遗》《今古风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鉴》等十余本非遗荐读书单,现场凝心聚力,各自发表心得感悟,让读书会开得有嚼头、有实效。

新在与履职结合。这不单纯是一场读书活动,“读书+履职”深度融合,委员结合各自领域,给出了促进非遗发展的真知灼见,共同绘写非遗传承新蓝图。他们,让真正“有意义”的阅读发生。

“非遗是古老的声音,更是活着的传承。不仅仅陈列在博物馆,更要走进百姓生活。”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市政协首批委员读书活动领读人温奉桥认为,现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对进一步宣传非遗,带来了机遇。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走近它、欣赏它、接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非遗传承人应该充分运用最新技术让非遗得到传承。

第十一届省政协委员马达则表示,每一个人都是非遗的参与者。“一代代人为非遗内容叠加上更多的戏码,这才是非遗传承的要素。第一代人做了一件事,第二代人加入了文化理念或者技术上的更新,第三代人立足时代继续提炼更新,赋予非遗更新的时代内容。只有这样一代一代才叫传承,而这种传承的最后,就是一种文化的自信。”马达建议,要实现非遗的更好传承,需要让年轻人和传承人有仪式感,有通过非遗传承塑造自己品牌和社会品牌的高级感,还要有期待感、荣誉感。

对此,青岛市北区政协委员、齐绣非遗传承人黄凤深有共鸣,扎根齐绣技艺20多年,近年来她走进大中小学开展教学,已培育了数百名学生,也在齐绣非遗传承、赓续创新中收获了自豪感和荣誉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只有传承下去才有生命力。”省政协委员铁流提出中肯建议,要下大力气挖掘、讲好非遗故事,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了解,此外,还要利用数字化等的新媒介方式做好非遗保护工作,长久传承下去。

“活动与青岛大学联合举办,实现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联动,最大限度调动了资源,扩大了委员读书活动的影响力。”省政协常委、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姜巧珍表示,作为青岛市政协“琴岛协商”系列履职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琴岛学社”贯通读书和协商平台,创新性实现了跨平台融合赋能,走出了一条读书和履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书香之路”,以书香政协推动书香青岛建设,为文化“两创”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从读“好书”到“读好”书,如果政协书香有模样,这就是青岛市政协“琴岛学社”委员读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