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岸近2000斤!胶州湾海螺迎秋收 渔民凌晨出海捕捞

2024-10-23 08:37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3788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宋泓睿

进入10月份以来,气温开始下降,胶州湾的海螺又迎来了收获季。为了赶潮水,渔民凌晨一两点钟就出海,劳作七八个小时才返回。10月22日,记者在红岛渔港码头探访了解到,今年海螺产量相比往年下降不少,一天上岸仅2000斤左右,高峰期能达到上万斤。同时,价格也比往年便宜了五六元,大海螺一斤15元左右。

凌晨出海,蛤蜊滩里挖海螺

10月22日上午10时许,两艘渔船劈波斩浪返回码头。进入10月份以后,蛤蜊早已经出完,海蛎子还没到时候,海螺正当季。

相比于蛤蜊、海蛎子,海螺的产量比较少,出海的渔船也相对较少。船长赵先生说,往年产量高的时候,有不少猛子潜入海底捕捞。今年由于相关部门特许,渔民可以使用地笼以及拖网渔船,主要是为了治理海星。

渔民出海需要赶潮水,他们凌晨2点左右就出海了,主要是用拖网捕捞。据介绍,他们捕捞的区域都是蛤蜊养殖户承包的海域。他们捞海螺的同时,也能将海星捞上来。这样,养殖户们治理了海星,他们可以收获海螺,就不用养殖户再承担其他费用。

船长赵先生说,用地笼比较快,早晨七八点钟就上岸了。他们工作的时间要长一点,一般上午十点左右上岸。

降水多、气温高,海螺量价齐跌

赵先生说,从10月份开始捞海螺,整体的产量不高。当天这一船,大概100多斤。往年高峰期,一船就能捞回一两千斤。

红岛渔港码头负责人赵宇昌说,今年出海捞海螺的渔船不多,一天十来艘。整体产量来说,一天上岸也就2000斤左右。前些年高峰期的时候,码头上一天上岸1万斤左右。

为何今年产量比较低?赵宇昌说,海里养殖都是靠天吃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今年的降雨比较多,导致海水盐度下降,对于海里养殖的蛤蜊、海螺等都有影响。同时,今年夏天,气温也比往年偏高,浅水区的养殖海鲜受影响很大。尤其是蛤蜊,往年要一直出货到10月份左右,今年到7月份就出完了。

另外,海螺是以蛤蜊为食,产量也跟着下降。所以,今年出海捞海螺的猛子数量也急剧减少,他们都到其他地方捞海货了。

虽然产量少,但是海鲜的价格很实惠。目前,大海螺的价格一斤15元左右,往年能卖到20元以上。

出海白加黑,晚上风如刀白天太阳烤

今年42岁的赵船长是本地人,算是最年轻的一批船长。赵船长说,出海捕捞是个辛苦活,首先就是熬夜不容易。他们出海根据潮水,基本上都是凌晨一两点钟。到了凌晨四五点钟,一天最困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也容易打呵欠。

同时,夜晚海上的温度非常低。海风一吹的话,体感温度只有三四摄氏度,犹如“冰刀”割在脸上。在别人还穿短袖的时候,他们晚上出海已经穿上了毛衣。

到了白天以后,晴天非常热,晒得人在船上受不了。因此,他们一般中午之前就返回码头。

出海不仅辛苦,也有不少风险。因此,本地渔民出海的越来越少,船员也越来越难招。现在也有人开始尝试将捕捞发展成旅游。有人喜欢到码头上包船开“盲盒”,花几千元承包渔民一次出海的费用,所得渔获不论多少全归自己。这样,游客体验乐趣的同时,渔民也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成为了一种出海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