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小山村里有座图书馆
一个“80后”和8个“90后”,9个爱读书、爱咖啡的广告营销人,把一间图书馆开在了远离闹市的小山村里。
60平方米的面积,5000册书籍。书只借不卖,咖啡可以不点;没有专职服务员,不做网络推广,为了维护自己制定的规则,甚至还会跟顾客吵架。
本想着“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想到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预想之外
在621路公交车大石头村站下车,沿着山路往上走140米,一树木瓜从路北的白色矮墙上探出头来,图书馆就坐落在群山中、白墙小院内东楼的二楼上。
虽然叫做图书馆,但展陈的书并不多,只有进门的一个展台,东西两排书架,大部分的空间留给了桌椅、沙发和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的温暖阳光。
5000册图书大致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己采购的,三分之一由崂山区图书馆提供,还有十分之一来自顾客的赠予和留存。
山里的图书馆。
作为运营负责人和图书管理员,34岁的王小林每半个月就会采购四五十本书,再把书架上的书重新布置一番。“要把所有的书都掏出来,把每本书重新分类,再摆回去。”一般来说,这会耗掉他周一和周二两个晚上的时间。
选择什么样的书对外展陈借阅,王小林认为这是一种很“自私”的选择。因为按他的原则,就是“自己喜欢”。“我不能猜大家想要读什么,只能选一些我看过的,或者喜欢的书放在这。顾客喜欢也好,觉得品位一般也好,我都不能控制,毕竟我们这里不是新华书店,能把各种品类的书都摆出来。”
王小林要营造的,是一个阅读的氛围、与顾客之间的一种质朴的关系。
这里的书只借不卖,借书也不需要押金,不用办借阅证。“那有个本子,你自己写上我要借什么书,电话是什么”,仅此而已。在王小林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慢慢卸下压力的过程,“我小时候去借阅室就是这么借书的,感觉挺有意思。”
开业半年多来,有多少书有借无还,王小林没有统计过,“我还是相信顾客,你说他们跑十几公里来到这拿一本书,我觉得不至于。如果真有的话,就让他们得逞算了。”
反倒是有些顾客把书借走之后想留下来,就跟他商量,能不能再买本新的寄过来,或者直接把钱转给他。至于理由,王小林不得而知,但他觉得,“给我们新的也挺好的,很多可能性都在我们的预想之外。”
一位来自北京的夫妇专程送来一后备箱的旧书。(受访者供图)
书里的人生
周一到周五,每个工作日,都是王小林比较享受的时刻。在这些天里光顾图书馆的顾客非常固定,可能有周一休息的人,在这一呆就是一天;可能会是位老师,在这看书、做笔记。这种秩序感让王小林觉得“非常安心”。
有些顾客会把书寄存在这里,也有的会送很多书过来。跟这些顾客聊天,翻着他们送来的书,也让王小林触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有些人会给管理员王小林带来乐趣。
前几天,有一位顾客要搬家,把孩子的书都带到了图书馆,王小林忙了一下午才收拾完。他一本本地翻看,脑海里描摹出了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她很小的时候,喜欢看一些关于编织类的书,后来喜欢看日韩明星的,再后来看一些‘鸡汤’,比如大冰、校园文学。后来学吉他,考雅思,又看一些哲学类或者社会学类的。”虽然与书的主人并不相识,但王小林感觉,通过这一下午,“我好像对她的成长轨迹充分了解了一番”。
有些会带来感动。
有一位阿姨总是坐公交车来,提着一个小包,每次来了以后,都点一款名叫“金标瑰夏”的咖啡,“是我们这里最贵的,一杯一百四五十块钱,点了两三次。”王小林感觉很好奇,一问,阿姨说很好喝。“后来她告诉我,得让我们赚钱,否则以后就来不了了。”
王小林急忙跟她解释,说这间图书馆不需要赚钱,他们公司就在这。“我给她看了下我们公司,之后她就真的不会专门再点这款最贵的咖啡了。”
大部分顾客带来的是意外。
开业之初,王小林对图书馆的客户群有个预想,认为可以吸引很多跟他同龄的人。但真正经常来的,反倒是一些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人。
这给了王小林一个机会,可以让他这个跟爸妈都不怎么交流的人,了解到长辈们的世界。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之前我们总以为年长的人不爱说话,但这些陌生叔叔阿姨的表达欲非常强,而且是你从熟悉的所谓老人圈子里感受不到的。”
没有感受过的,还有一些关于人生的体悟。
有一位六七十岁的阿姨,特别喜欢往图书馆带书,而且是她自己特别喜欢,甚至是珍藏多年的。
“我当时还问她,这些书你舍得吗?”作为一名爱书人,王小林真正喜欢的书是不会放在图书馆的,因为怕被人借走。
收到的回答让王小林“挺震撼”。那位阿姨告诉他,“你太年轻了,到了一定年龄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你的。”
图书馆里阅读的人。(受访者供图)
无心插柳
选择在山村里开一间图书馆,是公司9名成员一致的选择。
2024年5月,为了降本增效,公司唯一的“80后”、董事长孙振和大家商量,把广告营销公司从城区的写字楼搬到了大石村的这处小院,租用办公场所的成本,由此从每年28万元降到了9万多元。
“如果只是把电脑从城里搬到村里,网络还是那个网络,无非通勤时间有一些变化,但我们的公司从城里搬到村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他们开始考虑将“到山里去”的意义彰显得更淋淋尽致一些。
小院里有两栋楼,公司只需一栋,另外一栋用来干啥?做餐厅、农家乐、民宿,他们没有经验,“我们平时就看看书,刚好又能做咖啡,罗列起来,开一间图书馆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咖啡是整个空间里唯一的盈利点,但“我们公司的财务还没有那么紧张,还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一开始,孙振等人就没有把营利作为这间图书馆的定位。甚至,他们还专门做了一个牌子,提醒顾客可以不点咖啡,也可以不刻意好评,“来看会儿书就行了”。
图书管理员王小林。
开业以来,图书馆并没有做很多网络推广。“一开始我们觉得,我们是专门做广告营销的,可以做视频号、小红书,可以把它做得很漂亮,但最后我们发现都不太想做。”王小林觉得,逆向选择的理由有二:
其一,本身工作就是广告营销,如果还要在图书馆推广上做这个,会抵消掉一些工作热情。王小林并不排斥流量,但是他觉得,他们没有能力承载过多的流量,因为那会伤害到他们已经形成的公司秩序和同事关系。
其二,没必要吸引那么多人来。“现在工作日能有四五组客人,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舒服的状态了。周末会多很多,每天一二十组,压力就比较大。”王小林认为,这冲淡了图书馆的阅读氛围。
为了维持这种秩序与氛围,图书馆刻意抹去了服务意识,不设专职服务员,只聘请了一位咖啡师,更有甚者,“很偏激”的董事长孙振,会因为顾客上完洗手间没冲马桶与之争吵起来。在王小林看来,他们因此损失了很多顾客,但也会有很多人因为他们的较真儿态度,而选择认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的很多朋友在北九水开咖啡店,都干不过他们这种顺带做咖啡的。
人们喜欢这里,是缘于这里的咖啡?环境?还是藏书?抑或是这里的人?
“我们想吸引一些喜欢这、理解这的人,这就可以了。” 王小林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伟志 牛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