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时评|乡村振兴青岛打法:打造齐鲁样板先行区,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2024-12-23 13:41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5727)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12月23日讯(记者 郭新举) 近年来,青岛市在乡村振兴方面持续发力,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岛乡村振兴的打法,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更存进了农民的富裕富足,其经验值得深入剖析与借鉴。

增强稳产保供能力 守住"粮袋子"

青岛市通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多方面的努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青岛市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据媒体报道,2024年,青岛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2万亩,并在全国率先建设10个万亩绿色增粮先行区,带动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20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310万吨。此外,青岛市还统筹提升蔬菜、水果、畜禽产能,前三季度,蔬菜、果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412万吨、73万吨、81万吨。青岛市的新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数量也大幅增加,其中,“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连续五年入围全国十强。

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青岛依托沿海地理优势与丰富的农业资源,青岛将渔业、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产业振兴之路。在西海岸新区,一些渔村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发展休闲渔业,游客既可以出海捕鱼,又能品尝新鲜海产,体验渔家文化。

此外,青岛市还深化种业强农、数字强农“双强行动”,发布了全国首部全面统筹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农业微生物等领域种业发展的促进条例。建设了集监管、指挥、调度“三位一体”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全市“三农”工作的“一图速览、一屏统管、一键直达”。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达到1100家,营业收入达1859亿元,实现了数量和营收的双增长。

生态宜居建设让青岛乡村魅力倍增

青岛市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同样不遗余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青岛乡村得到生动实践。从环境整治入手,青岛对乡村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在即墨的一些乡村通过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改善了乡村水质环境;绿化乡村道路与庭院,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一些乡村发展起乡村民宿、康养产业等绿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为农民带来了财富。青岛市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的一些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政策推动乡村产业新提升

青岛市在推动乡村产业实现新提升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青岛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并加快推进今年确定的31个重点项目达产增效。此外,青岛市还推动经济运行实现新提升,通过强化政策、加大支持,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青岛市设立了市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024年安排11.99亿元,支持智慧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青岛市还加大项目支农力度,建立了涉农重点项目清单和定期督导机制,2024年纳入31个涉农重点项目,全力保障第一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涉农指标平稳运行、量质齐升。

青岛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青岛打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青岛市通过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岛市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农民富裕富足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