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市北区改造完成311个老旧小区、2080个楼座

2024-12-25 21:26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7594) 扫描到手机

12月25日下午,市北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打头阵当先锋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推动城市更新建设专场,市北区副区长李强介绍,2022年,市北区抢抓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历史机遇,全力以赴推进城中村和老旧街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历史城区更新、重点低效片区开发等十余项民生工程,奋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特色风貌传承、产业空间拓展、人居环境改善等目标。三年来,市北区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系统实施总投资804亿元的518个项目,完成投资515亿元,推动471个项目竣工。

三年来,市北区建设44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

邮轮港区建设全面起势。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目标,以争创“三区互融”典范区为契机,实施16个项目,055地下空间项目拿地即开工,地上将建设青岛市图书馆新馆,启动区地下空间作为山东省首个地下空间整体出让建设项目,全面融入了地下道路、能源、停车等服务功能。

历史城区焕新复兴。按照“规划先行、匠心修缮”原则,全力打造全国历史城区更新典范,累计完成 21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建设公共停车场9处、完成37条道路提升,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城市更新示范片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重点低效片区蝶变升级。坚持“产业导入、项目建设、配套提升”同步发力,共实施44个项目,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产业基地“拿地即开工、当年投产”,山姆会员商店签约60天开工建设,引入中信泰富、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百洋医药集团等多家头部企业,建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集聚区等特色产业园区。

城中村实现历史性清零。强力推进闫家山、河西、盐滩等城中村改造,2023年7月在主城区率先实现城中村历史性清零。河西片区仅用6天实现河崖居民100%签约,创新解决盐滩10余年的“一地两证”历史遗留问题,各项目安置房正在按照“好房子”标准高效建设。

老旧街区改造全面完成。坚持一院一策,彻底解决屋顶漏水、私搭乱建、停车混乱等突出问题,加快补齐适老适幼设施等基础配套短板,累计完成311个小区、2080个楼座的改造任务,惠及居民11万余户。

全力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护航保障重庆快速路南京路拓宽、劲松五路打通、杭鞍快速路二期、唐河路、辽阳西路快速路、青岛地铁4号线等市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按期通车,推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长沙路打通、青岛地铁2号线西延段、青岛地铁5号线、青岛地铁8号线等项目。

市政交通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将道路“新、改、扩”建、市政管线配套和人行过街天桥建设等列入重点工作,推动唐河路等7个项目竣工,打通劲松二路等5条“断头路”。

深挖资源有效缓解停车难。编制《市北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累计完成44个停车场项目建设,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完成113处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停车场开放共享,盘活闲置停车泊位 2.62 万余个。

公园城市建设成果丰硕。编制《市北区公园城市建设工作作战实施方案》,累计实施59个项目,高品质完成青岛山等9处山头公园整治,浮山森林公园、齐鲁康体公园等一批公园项目建成开放。

亮剑拆违环境品质大提升。坚持违建拆除与规划建设紧密衔接,推动违建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累计拆除违建86万余平方米,高效完成“840重点片区”整治任务,全面实现“两山两河”、重点道路两侧和重要节点违建清零。

两河(李村河、张村河)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聚焦打造“河畅、水清”的绿色生态长廊总体目标,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道路建设等五大工程,累计完成清淤近50万立方米,新建6.8公里滨河步道,着力营造岸绿景美、生态多样的滨水空间。

精心谋划城市微更新。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块等闲置空间,高品质规划推进210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微更新项目。

市北区将持续做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

持续深化重点片区开发。以打造整体开发模式、高品质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城区“三个示范”为抓手,推动邮轮港区改造更新全面提速,提质历史城区保护修缮、产业落位和管理运营,加快推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集聚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等5大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

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高质量推进河西片区、盐滩片区等安置房建设,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维护好老旧街区改造成果。持续加大拆违治乱力度,不断优化山头公园监管机制,探索两河(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

持续紧抓基础配套建设。推进长沙路打通工程、双山隧道等重点工程,加快青岛启元教育集团大沙路学校等学校、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断头路打通和新规划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加快停车场资源共享,全力构建生活有温度、居住有品质的城市环境。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