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鲁蜀通达!2561公里的奔赴

2025-01-12 11:40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349) 扫描到手机

诗仙李白慨叹“蜀道难”,其实,爱上蜀道并不难。

如今,从东方瑞士青岛奔赴天府之国成都,虽然山高海远,相隔几千里,也只需要31小时多一点。

1999年7月18日,青岛至成都的临时旅客列车L182/3、L184/1次正式开通。次年10月21日,该线路被纳入固定运行图,并调整车次为K208/5、K206/7次,标志着青岛与成都间从此正式实现了直达铁路连接,成为山东首趟入川列车。

弹指间25年过去,这趟荣誉等身的列车随时代加速,变身Z318/5、Z316/7次,穿梭在胶济线、京沪线、陇海线、宝成线上,一次次跨越崇山峻岭、沟壑大川,深刻影响了鲁蜀两地无数人的生活轨迹,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回忆,其背后蕴含的情感与变迁,足以书写成一部丰富多彩的长卷。

列车62小时后到站

1999年青岛往返成都的列车开通时,纪向东从北京车队调到成都车队,做了乘务班长,负责管理十二三名列车员。“那时候单程运行就要,一个来回近一星期时间。所以我们值班都是上六天,休六天。”

场景犹在眼前。纪向东还记得从青岛入川的第一趟列车奔波62个小时后,在成都站台停车送客时,一对老夫妇跑到他跟前,不敢相信地问道:“这是山东过来的车吗?”

纪向东

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夫妻俩激动得老泪纵横,“我们是山东人,年轻时来支援大西南的,山东终于有直达车了……”

纪向东热情地回应:“欢迎你们坐山东的车回家看看。”

彼时,承担这条线运营任务的列车条件有限,没有空调,夏天车厢里就像大蒸笼,车顶的风扇吱呀呀地转,走道上则站满没有坐票的旅客。冬天没有取暖设备,也没有自助取用的热水,锅炉在列车的一头,乘务人员拎着一个大水壶给旅客们送水,走一趟得花两个多小时。

“烧热水用的是煤炭,每次值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洗脖子,脖子上都是灰,洗手盆里第一遍的洗脸水都是乌黑的。衣服上摸一下,手立马能按下黑掌印。”纪向东回忆说。

那时他的儿子只有两岁。“上完一个星期的班回家,儿子经常看着我发呆,也不叫爸爸,因为他不认识我了。”纪向东说,每次回家倒头就睡,能睡个两天两夜。爬起来刚跟儿子熟络一阵子,又要登车出发了。

“进入四川境内,最大的风景就是山洞,有一个晚上加一上午都在钻山洞,大约得有300个山洞。”纪向东笑着说。

一路风景旧曾谙,走着走着,相伴的列车却已然换了模样。

2005年1月25日,熟悉的绿皮车更换为25G型空调列车;2024年1月,车底更换为25T型客车,“K”字头的快速旅客列车升级为“Z”字头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318/5、Z316/7次,列车往返运行时间由124小时压缩至63小时。25年前跑单趟的时间,如今基本可以跑个来回。

“除了比高铁慢点,咱这趟车细节条件都不错。”纪向东笑着说,比如自动取用的热水,座位旁边备上充电插座,这些小的改善也很关键,都极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对比高铁1000多元的车票价格,这趟车现在的硬座票价273.5元、硬卧463.5元——不难看出,它仍是一趟经济实惠的客运列车。

来自大凉山的旅客

隆隆的列车,长长的旅程,串连起遥远的寄托,也承载着对梦想的追求。在纪向东眼里,自己服务的这位老伙计,同在中国铁路线上驰骋的上万趟旅客列车相比,并不普通。

“这趟车之所以特别,因为它给四川彝族同胞提供了来山东打工的机会。”纪向东介绍,从四川上车的旅客以大凉山的彝族同胞为主,这趟列车的开通,使得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到山东济南、潍坊、青岛等地务工,从事建筑、畜禽养殖等工作。

在列车上为农民工提供招工信息

一过完春节,纪向东就会在车门前迎来外出打工的彝族乡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背着大布包,里面装着百十斤重的腊肉,“他们经常十几个同乡组成一个队伍,坐满一节车厢。”

但列车上最热闹的时候还数春节前返乡,“那时候他们成群结队拥进车厢,一上车就在餐车里买上成箱的青岛啤酒,一边唱歌一边庆祝。”有彝族同胞告诉纪向东,来山东打工一年,收入能达到五六万元,“他们会骄傲地说:我成当地的大款了。那些挣到钱的年轻小伙子尤其开心,因为家里早寻好亲事,回家就能风风光光地娶媳妇了。”

“因为语言风俗不同,少数民族旅客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会格外用心帮他们解决。”列车上难免遇到突发事件,让纪向东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他值班时遇到一个彝族小伙子来求助:“我想借你水桶用一下……”

纪向东感到纳闷,问他要水桶做什么用?彝族小伙子吞吞吐吐,好一会儿才说:“我媳妇在厕所生了。”

“赶紧带我去看看。”纪向东心里一紧,跟着就来到车厢,发现小伙子的妻子正拿一件外套包着刚出生的孩子。纪向东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在下一站下车就医,可以联系120接站,但这对年轻的彝族夫妻均表示不需要。他只好快速取来药箱,同时安排广播找医生,协助给产妇和孩子做检查。“我还找来新床单,把孩子包裹起来。”来来回回,忙得纪向东满头汗。

在列车上为农民工提供招工信息

在这趟列车上生孩子的事并非偶发情况,成都车队的巩涛也遇到过,“一个彝族妇女突然在火车上生了,她同行的姐妹们不知道怎么办,找到我们乘务人员。我当时正在值班,生产的女子告诉我,她怀的是双胞胎,在列车上只生出了一个,我们马上联系了下一站附近的医院和120。”那真是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好在后来这两对双胞胎都平安无事。

“还有一次,一位彝族同胞将钱包绑在腰上,上厕所时,钱包从厕所的洞里掉了出去……”巩涛回忆,那时候的列车厕所都是直排式,手机如果掉下去,基本就摔碎了,钱包还有希望找一找。列车工作人员马上通过车站联系上了路段巡道工,找了一个上午,终于找到了装钱的黑袋子,将彝族同胞打工挣的几千元钱完璧归赵。

正是这些意外经历,让这列火车有了一个“民族列车”的别称,还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的殊荣。

“民族列车”获得的荣誉

这一路不只有风景

对四川资阳人刘仕春来说,这是改变她命运的一趟列车。

17岁时她发生意外,双上肢高位截肢,一直辗转在四川当地打工。2004年,22岁的她通过自学考入青岛黄海学院,这趟列车就成为她到山东求学的唯一交通工具。

“在这列车上,我结识了很多好心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人生之路一点一点变得顺利起来。”刘仕春说,在列车上认识的第一位好心人是列车员王友军,“每次上车,王叔叔都会帮我搬行李,放寒暑假有时候买不上票,我也会打电话求助王叔叔,帮我上车补票。”

还有同路的热心乘客,他们是到成都进货或者开会的山东老乡,看到自强不息的刘仕春,会给她留下联系方式,经常写信鼓励她,寄钱资助她的学业。

帮助残疾人乘车

2006年,刘仕春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小伙,河南南阳人。巧合的是,南阳正是这趟列车途经的一个站点。刘仕春还记得,一年后第一次跟着男友回家,两人先从青岛坐这趟车去了南阳,见完家长后,小伙子又送她返回青岛上学。

车上,看到刘仕春找到了帅气的男友,王友军非常高兴,还请他俩去餐车吃饭,“点了芹菜炒肉、炒菜花、西红柿炒蛋等,四菜一汤。”其间,王友军还以家长的口气嘱咐刘仕春的男友:“今后,你要好好照顾小刘啊。”

后来两人结婚,刘仕春大学毕业留校当了老师,在青岛安家生子。很长一段时间,她回四川老家没有再坐火车,而是选择更快捷的飞机或是自驾,差点都快忘了这趟列车。

去年暑假,刘仕春想着带两个孩子走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于是全家订了Z316次列车的卧铺票,从成都返回青岛,“没想到孩子们很高兴,他们觉得在火车上睡觉,这件事很新鲜。”

交织着久别重逢的感慨和孩子们的兴奋,一家人光顾感受这趟怀旧之旅,结果到站时把一个包落在了车上,这个包里装着亲戚们给孩子的几千元压岁钱。刘仕春发现后马上联系火车站寻找,没想到这趟车的列车员在打扫卫生时,已将她遗落的包妥当保管。

“这么一个不显眼的袋子,乘务人员还能注意到,真是太不容易了。”原来,这是一个装轮滑鞋的手提袋,里面最初还装着水果,后来水果被吃掉,塞满了果皮,不仔细查看,就会当作装垃圾的袋子。“这趟车的服务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为此,刘仕春专程给车队送了一面锦旗。

“这是一趟可以看到很多风景的列车。以秦岭为分水岭,过了秦岭,南方的气息更浓,风都是柔软的、暖暖的。列车进入河南后,一马平川,让人辨不清方向。”刘仕春难掩激动地回忆,“上学那会儿,每年放完暑假坐这趟车时,都会感慨窗外风景的变化,比如秦岭以南的稻子都收完了,北方的玉米还没开花呢。”

随着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风景开始变换,从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过渡到郊外的绿野山川,这趟车陪着刘仕春走过很多人生重要节点,对她来说,车窗外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风景。

成都车队部分乘务人员合影

一列车浓缩人间百态

的确,列车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承载着人间百态。每一天,从清晨到深夜,穿梭于高山大川之间的列车上,演绎着一个个或温馨或感人或惊险的故事。

2024年5月10日,由成都车队成都五组值乘的成都西至青岛北Z316次列车,在引镇站开车后,列车员陈雨彤注意到,软卧车厢里携带一名女婴的两名女子,整晚没有出过包房,也未听见孩子哭闹声。两人持有成都西到济南的车票,陈雨彤觉得孩子太小,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声音有点奇怪,便向列车长司磊作了汇报。

司磊得知情况后便和陈雨彤来到包房,以帮助旅客打水为由进入包房查看情况,发现婴儿被放在床尾位置,旅客对其照料看护并不上心。这让司磊觉得事有蹊跷,便将情况告知列车乘警,乘警随即到场了解情况。

经调查,女婴是其中一名女性所生,因是未成年,家长不知此事,孩子父亲不肯承担抚养责任,自己又无能力抚养,便通过网络找到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约定以9000元将孩子卖给济南的收养人。由于列车乘务人员的警觉性,一起贩卖人口案被及时破获。

“因为运行时间长,这趟火车上的突发情况也是最多的,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帮旅客找东西,几乎每趟车次都有落东西的旅客。”纪向东说,手机、电脑、身份证,这三件是最常见的遗失物品,“还有很多拿错包的。行李架上并排的黑色双肩包,旅客到家了打开一看,物品一样也对不起来,才知道是拿错了。”

为乘客找回遗失物品

南来北往的乘客多,纪向东早已习惯了帮大家解决各种大小问题。曾有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来到车厢对我说,叔叔我饿了,想吃饭。我一看他的车票,是一张救助站的证明车票。”纪向东摸了摸口袋,正好有50元钱,都塞给了男孩,并带他到餐车吃了盒饭。送到站后,纪向东又把自己带的4包方便面给了他,“这个孩子和我儿子年纪相仿,真希望他以后能有好的去处。”

一幕幕场景在列车员们的娓娓讲述中具现,所有大事小情在这趟列车2823公里的风驰电掣中,化作对工作和生活最温暖的记忆。

1月12日中午12时许,阳光穿透冬日薄雾,洒在站台上,再过一小时,青岛往返成都的旅程又将开启。

火车站内人来人往,行色匆匆的人们怀揣着各自的目的和梦想,准备登上通往远方的Z318/5次列车。他们有的是为了生计奔波,前往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有的则是归心似箭,结束一年的辛勤劳作后踏上回家的路;还有的是充满好奇与期待的游客,渴望探索未知的风景。无论目的如何,列车都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旅伴,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期许。

■短评

见证中国速度

展现中国温度

又一年春运大潮即将于1月14日开启,综合研判,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高铁与绿皮火车不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更彰显了国家发展的双轨并行——既有令世界瞩目的高速进步,也有温暖人心的传统坚守。犹记2023年,一张照片引发网络热议:一列高铁呼啸着快速超过一辆绿皮火车,这一刹那,被誉为“中国速度与中国温度的完美碰撞”。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也是人文情怀的体现。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已成为国家的一张新名片,而那些行驶在大山深处、服务偏远地区的绿皮火车,则以其特有的温度,成为不可或缺的民生线。

在科技不断刷新纪录的今天,中国的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比如复兴号CR450AF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国铁路自主研发的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可达400公里每小时。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内交通效率,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与发展速度。

与此同时,绿皮火车依旧以它独有的节奏,在广袤的国土上缓缓前行。这种“慢”不是技术的滞后,而是温情的选择。在一些边远地区,绿皮火车是连接外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们常在崇山峻岭间穿行,虽然相比高铁很慢,却能到达最需要的人群中,提供最大的便利。

淄博至泰山的7053次旅客列车,就是一列网红火车,它是山东省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车”,乘客们坐着火车赶大集,吃农家饭、买土特......多年来为鲁中山区百姓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在助力沿线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绿皮火车的存在,反映了中国对均衡发展的承诺。它们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传递关怀与温暖的纽带。比如这趟往返于青岛与成都之间的列车,为两地居民提供了实惠的票价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出行服务,促进了东西部协同发展。

无论是飞速发展的高铁还是温馨坚守的绿皮火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交通生态。高铁象征着中国的速度与效率,而绿皮火车则代表了中国的温情与包容。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存在,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未来,高铁和绿皮火车还将继续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跑,一个是速度的极限挑战者,另一个是温情的守望者。双轨并行,共同构建了南来北往的铁路大脉络。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芳 通讯员 翟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