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鲍岛的历史 打着殖民烙印的尝试

2020-04-11 16:30 半岛网阅读 (101599)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文艳

在大鲍岛街区工作生活了四年,却仍分不清每条路的方向,总觉得路是斜的,似乎每三条相邻的路总能形成一个三角形。当然,这是记者的误区,地图上,除了黄岛路、平度路和德县路是斜向外,其他的都成棋盘分布,构成四方形。只是对比于中山路南段,这里道路较窄,形成的片区也较小。这一规划是德国人所为,当然,差异中也也蕴含着歧视的意味。

1897年11月14日,德军强行登陆青岛。被胶州湾美丽的风景所吸引,便利的交通所诱惑,他们到来后不久就取得了青岛当地的土地优先收购权。看到散布开来的告示,大鲍岛村民应该颇为茫然,祖辈垦田打鱼,没有见过黄头发白皮肤的“洋人”,也无法从他们湛蓝的眼睛里判定出对方的态度。此时,德国总督府内,一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规划已经开始制定。1898年6月,总督府成立了临时规划编制委员会,虽然成员有建筑师、工程师,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2年的翻译官单威廉,他实施颁布的《土地法》,曾让1912年来青访问的孙中山印象深刻,1922年,他还专门聘请单威廉赴广州担任政府顾问。

1899年德国规划图(居部)青岛市档案馆提供

1898年9月,第一版建设计划出炉,德国很自然地将观海山南侧定为欧洲人居住区,背山面海,以今天的青岛路为轴线对称分布,在中央城区西侧开辟第一条主干道——费里德里希大街,也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南段。他们为什么把目标落在这片区域?看青岛1897年手绘地图,这里的居民比较集中,显然他们相信中国人选址的眼光,“主要原因因为这里风景美,海岸线好,阳光、沙滩,是吸引德国人的主要因素”,《大鲍岛》主要召集人、现就职于上海城建设计院的金山博士如此分析。金山曾在德国留学,对德国人的文化和品位比较了解,即便如此,但他认为德国人的选址不算很有远见,“这里偏居一隅,且属于丘陵地带,并不利于城市的拓展”。

金山的话并不是预言,因为桎梏后来确确实实发生了。

德国人首先做的是大张旗鼓地拆除青岛村等村庄,如果不是胡存约等人的奋力维护,恐怕天后宫早已化为瓦砾。拆除后,他们遵循欧洲的街道尺度与街坊大小规划建设,费里德里希大街西侧为仓储和工业区,东侧为居住商业区。大鲍岛村为中国城。此时的大鲍岛村还没有拆除,清山东巡抚周馥曾调查大鲍岛有“小本经营”的商铺50多家,中国商人还在大鲍岛宴请了周馥。1899年11月,大鲍岛村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当时的拆除还算比较文明的”,青岛文史专家李明说。  

1901年的青岛区与大鲍岛区(摘自《大鲍岛》)

由村进城,大鲍岛村百姓成了城镇户口?并非如此。“中国城”街区是给上层富裕华人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工作和居住的,底层劳工和原住民被支配到了当时看来比较远的“大东北”——3.5公里外的台东镇。就这样,以青岛地名和附近县城命名的街区便形成了: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1899年大鲍岛有四个街坊建满了房屋;1901年,青岛主城区新建房屋367栋,其中有234栋位于大鲍岛,占据近三分之二;1902年,山东街(今中山路北段)、潍县路与即墨路道路两侧的房屋基本建成。

纵观大鲍岛街区,从十个街区发展到40多个街区,其速度是德国人始料未及的,因为街区自打“出生”就打着殖民的烙印。1899年的地图(即地图一)中,在欧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大块规划与华人区的小块街坊形成鲜明对比:欧人区的长度在100米到150米左右,中国城的则只有一半,在50米到75米左右;南部的道路宽度在20米到30米之间,而中国城的街道宽度只有12米到15米。地图中,宽约20米的隔离带(今黄岛路、平度路一带)异常醒目,并以德县路为界限,中国城内的所有的道路被设置成了丁字路口,不能贯通南北。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在李明看来,德国人确实是戴着有色眼镜来规划的,但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德国人本来打算把青岛建设成一座模范规范化城市,但中国的落后和欧洲文明要求差距太大”。金山也提到了当时中国人的卫生问题,“德国人非常恐惧,因为当时中国卫生意识不够,随地大小便,甚至用石头擦屁股”。根据记载,1899年至1902年,肠炎和痢疾曾经造成德军士兵大量死亡,1901年1月27日,德国总督叶什克就死于此,德国人还曾立碑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