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时评:孩子玩游戏乱充值 没法治吗?

2020-05-08 09:34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69005) 扫描到手机

以往,不少家庭对孩子玩手机严防死守,但近期以来,孩子在家上网课让手机成为“刚需”,此类事件再次引发舆论聚焦。这样的忧虑,也是民众的心声。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游戏平台,都不能让老百姓这样担忧下去。

本报评论员 王学义

为了让孩子上网课方便,胶州市民王先生将家里淘汰的一个旧手机拿来给儿子使用,没想到孩子竟偷偷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和给主播打赏,10天消费了将近6万元。发生此事后,王先生也将他们的遭遇反映给了相关公司,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退款。

“你以为孩子是在上网课,其实他是在过网瘾。”当网上这句段子成为现实,就让人笑不出来了,而且还会感觉分外沉痛。就像胶州的这位王先生,他本是农民,在城里做点小买卖。疫情之下,生意本来就难做,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被儿子玩游戏透支信用卡花掉了近6万元。对于他的家庭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噩梦。

王先生的遭遇显然并非个例。近几年,“熊孩子”偷偷玩网游并进行大额充值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以往,不少家庭对孩子玩手机严防死守,但近期,孩子在家上网课让手机成为“刚需”,于是此类事件再次引发舆论聚焦。就像此次报道中王先生所说的,孩子上课得加群,很多信息就需要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才能操作。于是,他只好给孩子注册了微信。这样的事件,让不少市民看了心惊肉跳。也有市民觉得防不胜防,“孩子拿个手机坐在那里,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忙起来一不注意,他就去玩游戏了。那该怎么办?”这样的忧虑,也是民众的心声。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游戏平台,都不能让老百姓这样担忧下去。

事实上,儿童玩游戏乱充值的背后,仍然是网游实名制的问题。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规定,“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但现实中,一些网络游戏直接默认使用手机号或微信号、QQ号就可以登录。一些游戏在关闭弹出的“实名制”提示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此外,通知还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然而,很多网游公司既未落实实名制认证,又未在收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付费行为,这就使得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的纠纷频繁发生。

当然,很多事件中也有家长疏于监管的因素。但必须明确一点,假如家长只是一时看不到自己孩子在干什么,就导致家庭大笔血汗钱在网络游戏中白白流失。这样的结果无疑太过沉重,既不公平,也有违正义。而且,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味让孩子远离手机,也恐非明智之举。应该说,监管部门早已关注到网游实名制问题,也三令五申,但窟窿迟迟未能堵上。法律法规明明摆在那里,而这样的痼疾怎么就治不了呢?

要解百姓之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也要求游戏平台加强自律,不该赚的钱就别赚,不该拿的钱就别拿。要知道,公道自在人心,而人心也是市场,脱离了社会责任,又有什么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