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观察 | 政协委员中的几张新面孔:返乡的投资界大咖、总理点赞的创客、闯荡上海的商会会长

2021-01-12 21:29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155533)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刘丹阳

2021年青岛市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今年新增补的市政协委员中,有三张新面孔尤其引人关注。一位曾被总理点赞的深圳创客,深圳越疆科技董事长、总裁刘培超,一位是返乡创业的资本界大咖,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杨守彬,还有一位是上海市青岛商会会长、分众传媒联合创始人陈鹏。

三位青岛“城市合伙人”增补为青岛市政协委员,释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青岛的城市战略,十分渴望来自外界的前沿智慧和真知灼见。

杨守彬:

“更加坚定的做好青岛的城市合伙人”

杨守彬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但打拼出一番事业却并非是在家乡。而从去年开始,杨守彬选择回到青岛,在青岛打造了春光里·青岛创投生态综合体,将承担起青岛城市招商门户、高端智能企业基地以及商业门户、新型人工智能企业生态孵化基地的职责。

杨守彬

能够带着一支团队回到青岛,既是源于家乡对游子的呼唤,也是因为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自身有了足够的积累,有了成熟的时机,更是得益于近年来青岛打造创业城市、以开放姿态欢迎企业家的诚意与决心,让杨守彬对投资青岛越来越有信心。

杨守彬说,2020年是一个扎根期、准备期,从2020年4月8号到现在,春光里青岛团队已经从1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12人,建立了基金资本团队、投资产业落地团队、城市IP打造团队,组建了一支多兵种的团队,扎根青岛,强力执行青岛智谷工程,重仓智能新经济,投资年轻人,助力青岛垂直崛起。

今年两会,杨守彬被增补为青岛市政协委员,他向记者坦言,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这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我们也希望将这份认可化为更大的工作热情,并从创投风投、产业升级方面积极地为青岛建言献策。”杨守彬说。

作为新任政协委员,杨守彬提交了一份关于顶格推进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提案,在小组讨论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响应。杨守彬认为,当前,人类马上就要进入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所引发的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错过上个十年机遇的青岛,必须要有未来思想、未来格局和未来力量,抓住现在,布局未来,拥抱智能新经济。

2020年,杨守彬与他的团队一直走在为青岛鼓与呼,干与练的路上,春光里深度参与了创业之城的谋划,参与青创10条的拟定,联合承办青岛创新节,举办中国青岛智能出行生态大会等,创立青岛智谷工程,成立一只总规模66亿元的基金,邀请167家企业来青考察并落地四十余家企业。杨守彬说:“青岛是一座宝藏城市,领导有思想,干部有力量,产业也很有方向,正因如此,我们更加坚定的想要做好青岛的城市合伙人!”

陈鹏:

推动青沪企业共赢共利

2021年12月25日的黄浦江畔,在青岛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推动下,上海市青岛商会揭牌成立。分众传媒联合创始人陈鹏当选为第一任会长。

陈鹏

上海一直是青岛学习的榜样。去年以来,青岛提出全面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并先后派出两批干部到上海开展现代服务业专业实训。如今,青岛与众多上海服务业领军企业及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地间“平台式”合作交流更加多元紧密,人与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认同程度越来越高。青岛真诚渴望在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方面与上海企业、商协会深化合作。上海市青岛商会的成立,则是在上海打拼的青岛企业家,与家乡做出的极为给力的呼应。

陈鹏介绍,上海市青岛商会的会员企业“优中选优”。42家初创会员企业中,上市公司达4家,约为总数的10%,包括分众传媒、金龙鱼(嘉里特种油脂)、旗升电器、辉文生物,所辖企业则涵盖了智能制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物流供应链、跨境电商、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这与青岛急于发力的产业方向极为符合。

今年1月8日,青沪企业家联合会在青岛揭牌。31个青沪两地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其中,两地商协会和平台类合作项目10个,基金类项目6个,产业类项目15个。签约基金管理规模达277亿元,产业类项目总投资达199亿元。

作为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陈鹏认为,联谊会、商协会的壮大,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共赢共利的结果,把有合作意向的企业组合在一起,他们的项目的碰撞可能会出现共赢,把上海和青岛的优势互补企业介绍在一起,大家可能会形成共力。联谊会将以两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去筛选会员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会员组合,将青岛与上海两地同一产业中的企业聚合在一起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项目的碰撞,产生实实在在落地的效应。

刘培超:

“愿青岛创新的土壤越来越丰厚”

作为一名80后深圳创客,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培超的经历或许能够满足人们心目中对创客的典型印象。

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双创周”上,刘培超与他的创业团队向李克强总理展示了第一代机械臂,获得了总理的点赞;2017年,李克强总理参观“山东大学双创成果展”时,山大校友的刘培超又向总理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新一代机械臂Dobot魔术师。令刘培超没想到的是,总理还记得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一年半之前还是五个刚毕业的小伙子拿着第一代产品,现在已经有四代产品了。”总理夸奖道:“成长速度这么快,做的非常好!”

刘培超

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山东,由山大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最终却离开家乡,选择在深圳创业,并获得了成功。深圳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强,山东到底弱在哪里?或许从这位曾两次获得总理点赞的深圳创客身上,我们最能够看到山东,乃至青岛在创业环境方面的短板。

工业机器人是技术密集型和产业密集型并存的行业,研发收益周期长,在城市的选择上,刘培超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深圳来创立越疆。

刘培超说:“首先,深圳是一个服务型城市,政策制定数据化、明细化,信用度高,申请方便,不需要多余的、冗杂的环节,就可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其次,深圳经过多年的发展,流动性人才资源丰富,无论是研发、财务还是销售,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一支团队;第三,深圳的供应链特别完整,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硬件支撑,在这里能够迅速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有助于我们提升产品研发和迭代速度,此外,深圳整体的投资十分活跃,创业团队有了想做的事情,投资迅速就会跟上,给予支持。”

深圳的人才链、供应链、资金链以及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刘培超认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青岛已经有意识地在学习,而后面几个因素,还需要从制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上去考虑。

刘培超与青岛从陌生到熟悉,源于青岛派赴深圳的体悟实训干部,越疆科技正是实训单位之一,而乐于分享观点和创业经验的刘培超,也很快被青岛干部们“捕捉”到,并最终成为了青岛的“城市合伙人”。这次被增补为青岛市政协委员,刘培超亦从中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信号,那就是青岛对倾听外界前沿智慧、真知灼见的渴望。“青岛一直在努力去读懂企业家,而我能够成为青岛的政协委员,也说明青岛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融合,愿意去倾听外界不同的声音、不同角度的建议。”

在刘培超看来,北方城市往往更偏好引进大型项目,因为大项目实现收益周期短,能够快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如果只是这样,很难促进一个城市去转型,而创业项目可能需要5-10年才能展现出对城市的贡献,且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应该注重大项目与创新型项目两者并举,两者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互相支撑城市发展。

刘培超希望,未来青岛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行城市战略,广邀城市合伙人,打造创业型城市,将创新的土壤做的越来越丰厚,形成创新的气质、创业的氛围和产业集群,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产业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