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3·15”,消费维权在路上。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21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安全权是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消费安全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老字号同仁堂董事长被查:曾卖过期蜂蜜 因药材不合格被多次点名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当日晚间,同仁堂发布关于董事长接受审查调查的公告,除引述北京市纪委监委官网消息外,同仁堂称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公司将尽快召开董事会会议推举一名董事代行董事长职务,代行法定代表人职责。公司将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官方履历显示,高振坤1963年7月出生,2005年任职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06年3月,任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4年10月,升任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19年12月,任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高振坤担任管理职务期间,同仁堂药品质量问题频发,以至于高振坤被调查的消息公布之后,同仁堂的股价不降反升,截至昨日,股价大涨8%,至27.82元。
掌舵期间,同仁堂质量问题频发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相信很多人都对同仁堂门口的这副对联印象深刻。
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在雍正年间开始为清宫御药房供应药材,是中国最为知名的老字号之一,曾经有口皆碑的质量是这家药堂得以延续300多年而不衰的根本。
但在高振坤2014年升任同仁堂集团总经理、2015年担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之后,同仁堂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2016年,同仁堂因质量问题被点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等多个品种。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也位列其中。
2018年,“回收过期蜂蜜”事件的曝光,将同仁堂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12月,同仁堂子公司同仁堂蜂业(以下称“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代工厂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
随后,同仁堂被其蜂蜜代工厂所在地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处以罚款1408.83万元,被北京大兴食药局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同仁堂蜂业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被北京大兴食药局吊销。
受此影响,同仁堂2018年共减少了5778.6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时,时任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同仁堂股份董事长的高振坤,被北京市纪委市监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9年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撤回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并收回证书和奖杯。
2021年2月9日,同仁堂发布“蜂蜜门”最新事件进展,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存货报废的议案》。
根据议案,同仁堂蜂业召回有关蜂蜜产品及封存前期形成的库存蜂蜜产品,共计394.98万瓶(约合3200吨),账面金额5058.27万元。同仁堂已在2018年对以上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
百年老字号业绩增长乏力
高振坤掌舵同仁堂之后,同仁堂不仅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业绩增长也日渐乏力。
自2014年高振坤担任同仁堂集团总经理之后,同仁堂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便开始不断下滑。
2011年-2013年,同仁堂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3.58%、22.85%和15.94%,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68%、30.13%和15.08%。
2014年-2018年,同仁堂营收增长率从11.14%一路下滑到6.23%,同期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也从16.4%跌至11.49%。
2019年,“蜂蜜门”事件曝光之后,增长率更是由正转负:营收下跌6.56%,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跌13.12%。
同仁堂业绩下跌的趋势在2020年并未得到遏制。根据已经公布的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营收90.53亿,同比下跌9.0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5亿元,同比下跌15.89%。
市值方面,同仁堂已被同为老字号的云南白药、片仔癀(318.010, -26.72,-7.75%)拉开巨大的差距,在“中药四虎”中仅高于东阿阿胶。
Wind数据显示,从2015年1月1日到2021年2月22日,同仁堂的市值从294亿元增长至353亿元,涨幅仅为20%。
而同期,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的市值却分别从658亿、141亿上涨至1859亿和2136亿,涨幅高达183%和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