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无偿献血代言人(1)|丁兴民——信仰为魂 奉献如歌

2021-07-21 18:56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49189)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7月21日讯  丁兴民,男,汉族,1970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199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耕地节水处负责人,高级农经师。

多年来,丁兴民积极参加各级党组织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各类主题教育,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理想信念坚定,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热情、作风扎实、成绩优异,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自1995年成为应急献血志愿者后,20多年以来,丁兴民一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捐献热血,传递大爱情怀。

爱岗敬业,探索永不止步

丁兴民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因工作能力较强,曾兼任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土壤肥料推广,食用菌种植管理等工作,在负责和兼任的每项工作中都非常出色。对于年轻同志的请教,更是做好耐心的解释、解答,为年轻同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青岛市自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丁兴民主抓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与指导项目区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至2009年青岛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现了涉农区市的全覆盖,目前已实现全市粮油蔬菜果树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年节本增效亿元以上。农业化肥用量呈现连年递减的趋势,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减肥增效做出了贡献。

自2009年至2011年先后组织指导青西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完成了县域耕地地理评价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指导各项目区市建立了县域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储存数据超过6万条,并指导各区市根据数据库建立起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网络版。2014年完成了青岛市耕地地力评价市级汇总,并据此开发出《青岛市测土配方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网络版,2015年在“青岛农业信息网”平台上运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开展,准确掌握了青岛地区耕地生产能力,对促进因地制宜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市农民均可无偿使用县域施肥专家系统和市级施肥专家系统网络版的建立运行,使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科学施肥技术指导。

针对青岛地区连年干旱少雨农业生产极度缺水的现状,把推广应用现代农田节水技术作为技术推广的重点来抓,大力推广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作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等技术措施,并参与了省站组织编写的《农田节水技术与应用研究》一书。特别是近年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的奋斗目标后,该同志和同事们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减肥增效的突破口,加大了该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在莱西市店埠镇建立了胡萝卜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在黄岛区建立了蓝莓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举办了多次专项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促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青岛地区经济园艺作物上的应用,节水节肥效果显著,水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自2015年以来,全市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约80余万亩。

牢记党员身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丁兴民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累计发各种宣传材料、科技书籍2万余份,现场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先后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调查研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大田生产科学施肥。积极参加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送科技下乡工作,把先进的土肥技术、成果,直接送到农民手中。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深受农民的欢迎。先后获部、省、市级各种成果奖励6项,专利3项,参编书籍4本,发表论文11篇,2017、2018、2019年被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授予嘉奖,并记功一次;2012年、2015年被山东省土肥总站评为全省土肥工作先进个人。半岛都市报曾在2019年7月份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头版全文刊发丁兴民“小蘑菇的‘10亿级大梦想’”的工作事迹。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参加单位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扶危济困、环境保护、讲文明树新风、乡村振兴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身体力行带领更多市民自觉提升文明素养,未发生过任何违法、违纪或损害公序良俗的行为。

坚持奉献,无偿献血传递大爱无疆

丁兴民第一次献血是在1995年7月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首次献血200毫升。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总计献血65次,其中献全血5800毫升,献成分血(血小板)99个治疗量。曾获得青岛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称号、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丁兴民表示,促使他坚持无偿献血的动力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可以献出健康的血液拯救他人生命。这个认知的来源一是国家对无偿献血意义的宣传,二是来自身边的人和事。上世纪80年代,丁兴民的一个远房亲戚急性大出血,那是在农村乡镇的卫生院,血液资源极度贫乏,到场的亲人经化验只有丁兴民的大姑姑血型符合,为了救人,大姑姑义无反顾的输出了自己的鲜血。参加工作后听到过单位一位同事的爱人急性大出血,是另一个同事及时献血,才使病人转危为安。推己及人,心想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朋友需要输血的时候,如果没有安全、充足的血液供应,怎能让人放心。丁兴民从此下定决心只要身体允许一定要参加无偿献血。1999年丁兴民来到青岛市燕儿岛路附近上班,当时流动采血车就停靠在单位路边,他的愿望得以变成行动。2006年他来到在天福苑小区附近上班,离青岛市中心血站更近了,在与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对无偿献血认识,开始捐献单采血小板,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丁兴民说:“我觉得自己无偿献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国家颁布有《献血法》,无偿献血是国家提倡的公民义务,我所做的仅仅是尽自己的义务。不管是做公益还是做志愿者,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我愿意为无偿献血代言,以自身的行动感召身边人,将公益奉献的大爱传播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