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钻石婚丨抗美援朝91岁老兵纪恩同:当年借了辆自行车 把她娶回家

2021-10-13 18: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7471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静

66年前,他们携手相爱,如今相濡以沫情更浓;他们生于旧时代,奋斗于新中国,享受美好生活于新时代;他们共同经历了66年的沧桑巨变,始终未变的是两个人的心心相印,彼此守护。他们是即墨区温泉街道北黄埠村的纪恩同和万连香夫妇。

当暮秋遇上暮年,他们一同偕秋共老

10月12日上午,半岛全媒体记者走进了纪恩同与万连香两位老人的家中,逢值暮秋,秋高气爽,两位老人正坐在炕上一同悠闲地喝着花茶,聊着天,和煦的秋日暖阳透过纱窗照在老人的后背,窗外不时吹来阵阵秋风,院子里的黄狗欢快地跳着……

见记者前来,两位老人客气地起身邀请记者坐下,纪恩同热情地端起茶壶为记者倒了一杯热气氤氲的花茶。他穿一件黑色夹克外套,一头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发,红润的脸上扬起孩童般天真的笑容,精神头十足,这位91岁的老人虽有皱纹却并不显老。厚厚的耳朵,慈祥的眉目都给人留下一种很是亲近的感觉。

万连香倚墙坐在纪恩同旁边,穿一身青底粉花的小翻领褂子,戴一副圆形金色耳环,一头花白的头发,穿着打扮干净素雅。小纪恩同5岁,今年86岁的她一脸慈爱,岁月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改变不了老人那颗朴实无华的心,“这是前阵我们家外甥结婚的喜糖和点心,你尝一尝。”老人从橱子里拿出吃食,端到记者面前。

年轻时的纪恩同与万连香夫妇

“大妈,您和大爷结婚多少年了?”

“1955年正月廿四结的婚,已经66年啦!”万连香不假思索地说道。

“看来您记得很清楚啊。”

“这个哪能忘了!”

年代虽已久远,但提起结婚的日子,万连香老人的脑海里还是记忆深刻。“我们1955年相识,1955年结婚,结婚之前只见了几面。”万连香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我们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我是中黄埠的,他是北黄埠的,虽然两个村之间只隔着一道墙,但我们以前从来没见过面。”

“1955年我25岁,得到领导批准,我回家结婚,最开始你大妈的母亲不同意,等了3天后,我就去了她家里,坐在炕头上我就表达了我的想法,‘同意我们就结婚,不同意就算了’。”

一句最简单的话代表的是纪恩同面对爱情的勇气。最终,经过交流,双方终于喜结连理。

一个二手橱,一张桌子,一个箱子,一床被,1955年正月廿四这天,骑着借来的大梁自行车的纪恩同把万连香带回了家,这就算结了婚,没有任何仪式,只有一张简单的结婚证明,却也在岁月的蹉跎中流失。婚后12天,纪恩同回到部队,此后三年内再也没有回过家。

两位老人一起翻看老照片

参加抗美援朝,立过“三等功”

1951年正月报名参军,6月份正式参军,1957年结束部队生活。“我当时报名的时候也没跟家里人说,直到参军两天前,才把这事告诉我母亲,报名时我就没想过还能回来。”纪恩同告诉记者,父亲在1944年与日军作战时死于煤窑,参军时,他只有20岁,那个时候,家里只有母亲,一个25岁的哥哥和一个16岁的妹妹,家里生活非常贫穷,以讨饭为生。“母亲经常带着我们出去讨饭吃,我胆子比较小,在一次讨饭中我被狗追得满街跑,吓得我就再也不敢出去了,宁愿饿着也不出去。”

“最开始我在连队里干通讯员,负责为各营各团送报告,后来我调在营里当警务员,我没过江,组织上午做的报告说晚上12点过江,晚上8点来电话说已经开始谈判了,再就是签订了协议,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

今年91岁的纪恩同

当记者问到,7年的参军生涯中,是否遇到过一些困难,纪恩同却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困难,有困难也得克服困难,服从领导,领导让干什么就得干什么。”紧接着,纪恩同与记者分享了一件自己的囧事,“有一天晚上,领导让我去连队送文件,当时正下着小雨,就我自己,我比较怕黑,往回走的时候就老感觉后面有人跟着我,我非常害怕越走越快,结果一下子摔到沟里去了。”

因为工作积极,为人勤快,各项工作抢着干,纪恩同在部队被评了“三等功”。但回想起过去的生活,纪恩同说了三个字:“不敢想。”“那个时候的日子真是苦啊,一个月只有1块8毛钱,一年下来我才攒了15块钱寄回家里,现在的和平时代才是最幸福的。”纪恩同感慨着往日的奋斗,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同一天过生日,相处之道是“退让”

“我们从不吵架,年轻的时候我们就不吵架,老了更不吵架了。”万连香告诉记者,与纪恩同生活的66年间,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相处一直十分融洽,没有红过脸。

“我经常告诉我的孩子,人与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两个人相处必须得让,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意见不同就会抬扛,抬起来两个人就恼了,恼了就会做出冲动的事来,往往两口家吵架不是因为什么大事,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着吵着,小事就吵大了。”纪恩同点上一支香烟,缓缓地说,“通常吵架时谁不说话就是在让步了,等到冷静下来,我会再给她分析分析事情的对错,所以不能赌气,要互相迁就。”提起两人的相处之道,纪恩同分析得头头是道。

生日合影

平日里,两位老人喜欢喝喝茶,聊聊天,看看电视,节假日的时候儿女们也会回来看望二老,“我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种地和看电视,我喜欢看新闻和抗战片,晚上都能看到10点。”纪恩同笑着说,前些年家里还种有花生和玉米等农作物,近两年自己在家门口开垦了一块菜园,里面种了他最喜欢吃的大白菜和地瓜,劳动的同时还能消磨时间,一举两得。“他不吃馒头,一天两顿吃地瓜,现在牙口不好,肉也不吃了,就喜欢吃点大白菜和菠菜,以前我炒菜还会切上点肉,他都夹到我碗里了,现在我也不放肉了。”提起纪恩同的饮食习惯,万连香了如指掌,“什么山珍海味也不如地瓜好,上次孩子们让他去青岛住几天,他说我去了你们也伺候不了我,你们要是能弄点地瓜给我吃我就去。”

说来也巧,有缘的是两位老人的生日竟也在同一天。

农历九月二十三是两位老人共同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老人的儿女们都会从青岛各地回来,祖孙四代四世同堂欢聚在一起,共同为两位老人庆祝生日。“家里人多,每年过生日都在饭店,有一年过生日的时候,儿女们就订了一个生日蛋糕,我就开玩笑地说,‘为什么两个人过生日你们就订一个蛋糕,两个人应该两个蛋糕,到第二年生日的时候真就变成两个蛋糕了’。”说完,纪恩同嘿嘿笑了起来。

每年的生日,纪恩同一大家子的人还会在一起合影留念,“以前都是把照片洗出来,现在都存在手机里了。”记者看到,老人家里的电视墙上还挂着三年前的生日合影,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记录着属于这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