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李锡明委员:从紧从实落实“双减”政策
2022-04-17 23:4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986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王丽平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基础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生学业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政策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青岛太平湾壹号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锡明委员认为,青岛应进一步从紧从实落实“双减”政策,从根源上消除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双减”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
李锡明说,“双减”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让学科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但现实是,依旧有家长选择一对一私教、非学科类培训;有些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作业数量有些减少,但质量没有太多变化。”李锡明认为,要从根源上消除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激发教育整体环境的本源和活力。
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品德教育。对个别教师校外机构兼职或课后辅导、自行办班等违纪情况,加大惩治力度,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另一方面,建议加大对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发现有违规课辅培训的采取双追究,即追究监管机构责任,追究培训机构责任,对培训机构吊销其营业资格。
- 一行两会齐发声 事关房贷、股市……干货满满
- 一行两会重磅发声: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风口调查丨普职共重!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 “双减”中“团灭”的K12机构能否借机涅槃?
- 半岛政前方丨两天两会、五个重磅文件!“人才强青”放大招了
- 企业家看两会 | 官炳政代表:积极推进青岛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
- 企业家看两会 | 青岛民营经济如何更好发展?代表、委员提出这些“关键词”
- 青岛达线2万亿,关键在制造业——写在2022青岛市两会闭幕之际①
- 国际大都市“发家”靠制造业,未来更靠制造业——写在2022青岛两会闭幕之际③
- 向高能级城市跃迁,起跳点在制造业——写在2022青岛两会闭幕之际②
- 企业家看两会|戴震代表:青岛是打造中国智慧能源网总部基地的最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