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民生篇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高标准规划建设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青岛段)

2022-12-29 12: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196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刘笑笑 见习记者 孙兆慧

民生历来是“两会”的高频词。12月29日上午,青岛市市长赵豪志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干货满满,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既书写了亮眼的民生成绩单,又描绘着未来民生幸福新图景,回应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折射出浓厚的“民生情怀”。

推进10条地铁线路建设,实现地铁6号线一期试运行

2023年,青岛市将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推进沈海高速(南村一日照段)改扩建、明董高速、青兰高速(河套一黄岛段)改扩建工程等一批公路建设项目。实现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开工。推进10条地铁线路建设,实现地铁6号线一期试运行。加快推进山东路一鞍山路立交、跨海大桥高架二期、重庆路快速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加快官路水库建设。新建燃气和供热管网500公里、改造60公里,改造修复供水管网270公里。推进麦岛、娄山河等9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完成全部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

新启动十梅庵、张村河北岸等24个城中村改造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持续用力。实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动,统筹开展十大领域攻坚,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深化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加快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推进老建筑保护修缮,实施中山路及周边区域道路交通改造,加快引进新兴业态,实现整体开街运营。大力推进重点低效片区开发,统筹做好规划设计,提升整体开发水平。加大低效闲置土地消化利用力度,依法依规处置烂尾项目等历史遗留问题。高水平实施地铁沿线TOD综合开发。高标准开展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综合治理,精心做好城市设计和风貌提升,打造滨河景观新廊道。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完成473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引入物业管理服务,一体提升周边街区环境品质;新启动十梅庵、张村河北岸等24个城中村改造。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实施新一批山头公园整治提升;实现太平山、浮山景观绿道全面开放,加快打造景区型市民公园。深化交通拥堵治理,打通未贯通道路20条以上,持续开展黑龙江路等重点道路连续流改造,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加快实施城市微更新,引导基层单位和企业广泛参与,开展“小而精、小而美”的改造提升,让城市空间更精致、市民生活更舒心。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市政道路、市容秩序等十大环境品质整治提升行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保持攻坚态势,坚决防止违法建设问题反弹回潮。大力实施铁路和公路沿线、主干道路两侧、前海一带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市区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深化背街小巷整治。实现东部城区8.8公里空中高压线缆入地。实施物业领域专项整治,提高物业管理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1.2万个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持续用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美丽青岛。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开工建设中电建、中国大唐海上光伏项目,建成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完成东岸城区“煤改气”攻坚任务。深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1.2万个。加快废弃电子回收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和夏秋季臭氧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加强大沽河胶州湾入海口段、小沽河等重点河道综合整治。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浒苔前置打捞。加快小涧西、新河污泥焚烧处置项目建设。完成10处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新造林3000亩。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

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开展乡村振兴发展行动,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守牢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种业强农行动,建设青岛现代种业创新中心,实施本土优势品种育种攻关,加强与跨国种业企业合作。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厂和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新增3家全国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100强。加快一批过亿元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争创全国美丽宜居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4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10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打造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个示范镇。实施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农村环卫保洁管护水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攻坚和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标准规划建设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青岛段)

在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上持续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掘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启用市科技馆新馆。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争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改造弘诚体育场,新建改扩建全民体育健身公园10处、健身设施300处。办好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举办青岛马拉松、“远东杯”国际帆船赛等体育赛事。

加快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高水平承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推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千里海岸观光廊道(青岛段),加快竹岔岛等海岛旅游开发。推进海上旅游客运码头整合,增开海上旅游航线。加快地中海俱乐部、元宇宙公园等项目建设,持续谋划招引一批旅游大项目。提升海水浴场管理标准和服务品质。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环境和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青岛市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切实办好16件市办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新设公益性岗位3.7万个以上。出台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稳定增收。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全面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70所,持续打造50所初中强校。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加快莱西职教园区、上合职教园区规划建设。推动康复大学去筹招生。支持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全面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建成启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山大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改善老城区医院就医环境。加快打造一批医疗卫生攀峰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行动,深入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完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长期护理险财政补助水平。落实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政策。加强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开工建设公租房600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万户,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间)。

优化养老和托育服务。加快提升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建设60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统筹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完成3800户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托育机构与幼儿园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