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转军人回村办实事 带领村民实现宜业宜居

2013-09-26 16:1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王雪昌。



  曾是一名军人,转业后在村里担任民兵连长、治安主任、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多年,后来下海创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如今 ,他又“丢下”企业,回村里干起了村支书。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拥有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家毅然挑起了一个发展并不景气村子的村书记重担?带着疑问,记者走近王雪昌,一个创业富民的故事拉开序幕……

  钻研技术,开办企业

  1980年,17岁的王雪昌入伍,多年的部队生活造就了他正直坚韧、宽容豪爽的性格。退伍后,便回到家乡先后担任起了村民兵连长、治安主任、团支部书记等职务,用满腔的热血为村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初沐改革开放的春风 ,正值青年的王雪昌是一个有“梦”的人。怀着梦想,几年里,他刻苦钻研了塑料制品包装技术,同时,还研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1998年,他创建了青岛鑫昌盛塑料厂,成为村里第一个私企。“由于资金、场地和经验的限制,那时的厂子还只算得上是家庭式小作坊,规模很小。”

  在王雪昌的苦心经营下,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青岛鑫昌盛塑料厂正式改名为青岛鑫昌盛塑料制品包装有限公司。同年,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一次次的招标会上,他陆续签下了与海尔、澳柯玛、海信等大企业的合作协议。

  涉足多行业,事业滚雪球

  而当街坊邻居乡亲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一个个更高的梦想油然心生,纵然荆棘密布,风雨兼程。2004年,他又涉足机械设备行业,创建了青岛雪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制冷配件生产。

  当已取得满目的绚烂成绩之时,王雪昌不甘停下前进的脚步。2012年3月,他在七级中心社区投资2亿元的鑫昌盛辐热炉项目正式破土开工,主要和德国一公司合作生产嵌入式远红外辐热炉。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亿元,吸纳当地劳动力150人。

  20余年的经商路上,他如滚雪球般相继成立塑料制品包装公司、机械设备公司、保温材料公司,辐热炉项目在同时发展壮大着。

  投身基层建设,回报家乡

  “你是党员,一人富不算本事,你要带大家一起富起来,这是乡亲们的期盼!”他被时任环秀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勇的这句话打动了。就在事业正处于巅峰时,2012年的夏天,王雪昌被推上了另一个舞台——环秀街道国家泊子村党支部书记。

  走马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抓人心,聚合力。他大胆调整了支部班子,能者上,庸者下,把群众基础好、有能力、干实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班子中委以重任。事事分责,层层问责,惩罚严明,条理分明。

  他干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抓村庄建设。以前,村子连放心的自来水都没有,他垫资16万元购买了纯净水净化设备,让大家免费喝上了放心水;垫资43万元整修了村子的两条主路,曾经车过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小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沥青路;垫资13万元打造了占地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从此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最让村民欢欣鼓舞的莫过于实实在在的福利。所有村民每人每年都能享受400元口粮费;6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到400元养老金;中秋节每位村民可领一大桶花生油;“老人节”时,他自掏腰包5万元,并号召村里的企业捐款,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领600元“红包”,80岁以上老人每人领800元“红包”……

  淡看个人得失,全心为民

  有人不解,“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在村干事图个啥?”他憨然一笑:“以我现在的实力,给孩子做继续打拼的基础足够了。所以我不必为自己的事过于劳心费神了,一定要给社会干点事,这样生命才会更有价值。”作为村书记,王雪昌深爱这片土地。他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不过吃三顿;豪华别墅独占鳌头,一人也不过占一个床位”的朴素情怀。

  “我目前最大的梦想便是希望能够争取在两年之内完成旧村改造,给全村人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让村民的腰包都鼓起来,过上更好的日子,真正实现宜业宜居。”王雪昌表示。

  文/图 记者 孙林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266624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