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闻》联合工商进社区 教居民辨假冒伪劣商品

2014-03-06 14: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4日上午,半岛都市报《西海岸新闻》联合开发区工商局薛家岛工商所,来到开发区丁家河社区,举办“3·15”维权服务进社区活动。工商执法人员现场为市民发放了消费者维权手册,为居民提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并接受居民咨询,为居民普及放心消费知识。

  本报维权服务首进社区

  3月4日一大早,本报记者和开发区工商局薛家岛工商所的执法人员来到了开发区丁家河社区。为了能更直接地帮助到每位消费者,方便广大居民,由半岛都市报《西海岸新闻》和开发区工商局联合举办的“3·15”维权服务进社区活动,来到了第一站,现场接受居民们的投诉和消费咨询。薛家岛工商所执法人员带来了白酒、饮料等多种假冒伪劣商品,以便于居民识别。

  王女士是“3·15”维权服务进社区的首位“顾客”。“这是卖的饮料吗?”也是本次记者遭遇的第一个问题。在攀谈中,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小孙子爱喝饮料,看到我们摊点上摆着,就来咨询一下相关问题。“我们平时买饮料会不会买到假饮料呢?”王女士问。“今天是我们‘3·15’消费维权进社区,我们在做消费知识普及。”开发区工商局薛家岛工商所所长梁大海解释说,“这些饮料是假冒的,用来教大家如何分辨。”

  对于梁所长的说法,王女士有些将信将疑。她认为,这些假货与真货颜色、大小类似,肉眼很难分辨。梁所长告诉她,这种假冒饮料,中文名称相似,但商标往往不同。尽管梁所长讲解得十分详细,可王女士还是分不出来。“记不住没关系,买饮料食品,最好去超市。”梁所长建议,“太便宜的也不要买,有可能是假货。”“这我知道,便宜没好货。”王女士频频点头。

  商品识别,标识最重要

  “在我看来,这里的东西都是真的,怎么才能辨认出是假的呢?”在一堆包装精美的假酒、假烟等样品前,围观的市民纷纷表示真假难辨。工商人员拿起样品,逐一给大家耐心地传起“经”来,“真的包装清晰,印有防伪标志,假的没有这些标志。”“你看这条假酒上的喷码一擦就掉”……

  现场工商所执法人员还向市民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消费知识,“三星手机的盖板上都有“SAMSUNG”标识,由于有七个字母,消费者有时记不清,常常将市场上一款“SAMSVNG”当成了三星;还有oppo手机,消费者有时不注意,会买到opp0的手机,把数字“0”当成了字母“o”。当商品出故障时,去维修就会遇到问题。”工商所人员表示,这些商品都是生产者打擦边球,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看清楚其标识。

  在活动现场,工商部门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资料和新消法。这些资料受到附近居民欢迎,不少经过宣传点的居民,都会选择短暂驻足,翻看小册子。广场上的大屏幕上也播放着新消法的内容,“我拿本新消法的册子回家慢慢看。”带着孙子出来散步的李先生说,“拿回去好好学习下新消法的内容。”

  受围观居民的感染,在附近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刘女士,也前来凑热闹,记者与工商人员赶紧递上一本小册子。“听说现在食品安全挺重要,就想多学习学习。”刘女士告诉记者,“别买到假货。”

  商品质量有问题,运费商家承担

  小张从网上买了一双新皮鞋,没穿几天,鞋底就出现断裂的痕迹。卖家让他把鞋快递回去,但说快递费得小张支付。这让小张很郁闷:明明是商家卖的鞋有问题,凭什么要买家支付运费?

  对此,工商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属于有质量问题的有因退货。按现行消法的规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商家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但新消法没有再区分大小件商品了,只要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就可依照国家规定或双方约定退、换、修。没有约定的,买家须在收到货之日起7日内退货,这其中产生的运费、快递费等,消费者就不用自己掏钱了。

  社区居民薛女士提着菜篮经过咨询点时,讲起她最近遭遇的一件烦心事。春节期间,薛女士将一件黄色的鸭绒衣拿到干洗店去干洗,取衣时发现鸭绒几乎都脱落了,衣服的颜色也由黄色变成了红色。干洗店也同意赔偿,但对薛女士说的衣服价格并不认可,由于薛女士拿不出购物凭证,双方僵持不下,只好到物价部门作价。

  “消费时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据工商所人员反映,他们经常接到类似的投诉,很多投诉都是因为消费者不注意保留凭证,随手把发票、信誉卡丢掉,等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拿不出证据来只能自认倒霉。

  办会员卡要留心,最多办一年

  如今,居民消费越来越便利,但工商局相关人员提醒,消费者要谨慎办理会员卡。记者了解到,健身房、美容院等企业由于竞争激烈,有的经营人员经营到一定程度经营不下去了,为了还债或者捞一把,就搞假促销办会员卡,一办就是两年三年,看上去仅仅几百元,其实当会员达到一定程度时,经营人员就溜走了。因此消费者办会员卡要留心,最多就办一年。

  工商部门提醒:在购买前,应充分了解各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尽量选择规模大、信誉高、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不可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在购买时,需仔细了解或详尽阅读有关规定,并应要求签订书面消费合同,在消费合同中应明确预付式消费卡(券)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条款,不能图一时方便,用口头合同代替书式合同,导致日后发生消费纠纷时无据可依。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科学理性购买、充值预付式消费卡(券),并适度消费。每次充值金额不宜过多,充值以后要及时消费,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损失。

  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要通过各种有效的维权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付式消费卡(券)应妥善保管,以免丢失,对可挂失的消费卡(券),在丢失时应及时同经营者联系,办理挂失手续,并在每次使用以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防止余额意外丢失。

  本版文/图  记者 董皓

  天天3·15有事您说话

  “3·15”期间,半岛都市报《西海岸新闻》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揭露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和行业潜规则。如果您曾遇到过类似行为,请拿起电话拨打86851999或15020095287,《西海岸新闻》将为您维权。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379397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