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至“冬病夏治”开贴 主要针对虚寒病症

2014-07-21 16:2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入伏第一天,很多市民都到医院进行"敷贴"。



  又见三伏天,又是“冬病夏治”时,很多市民入伏后都会到医院进行“冬病夏治”,而“冬病夏治”也是中医中人们为治疗疾病经常采用的方法,那么“冬病夏治”是否人人都适合呢?进行“冬病夏治”又需要注意些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相关采访。

  现象:入伏首天“敷贴”人很多

  7月18日是今年入伏的第一天,三伏天来临,正是“冬病夏治”的时期,记者在诸城市中医医院看到,早上7点刚过,就有很多市民到医院里来敷贴,来敷贴的不仅有老人,中年人,还有很多小孩子,有的甚至是一家好几口都到医院里来敷贴。

  今年51岁的李女士,年轻时因为在车间工作,常年受空调影响,秋冬季节经常咳喘,发病时憋得喘不过气来,尝试了很多办法都不成功,去年她在朋友的介绍下选择贴“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去年冬天病情就已经有了明显减轻,今年她一早赶来继续贴伏。9岁的小患儿臧某,也是三伏贴的“老熟人”,他的家人告诉记者,从7岁开始妈妈便带领他到中医院进行贴伏,“近两年明显感觉孩子比在校同龄孩子的抵抗力强,秋冬季流感孩子感冒的次数也比较少。”

  每年三伏的头一天,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诸城中医医院“冬病夏治”疗法都异常火爆,日均接待患者可达五百多人次。

  答疑:并非人人都适合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例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胃炎等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季择时实施治疗,尤其是在三伏,阳气最旺之时,采用顺应自然的中医药方进行调治,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对冬季多发病及虚寒病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虽然对很多虚寒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如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均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除此之外,“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还有孕妇,或者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也是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的。”现场一位正在给患者敷贴的医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和《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首次以官方形式明确将冬病夏治法等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的内容和方法向大众做出了系统、科学、明确的规范化指导,倡导全社会公众积极推广使用。

  注意:需坚持3年一个疗程

  “冬病夏治”对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那么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记者也采访了诸城中医医院推拿科主治中医师丁木森。丁医师告诉记者,“有些患者一见疗效或没见有效果,就马上停止治疗,这并不科学。”原来,冬病夏治一般3年为一个疗程,药效作用于经络,调解气血,不会伤害人的脾胃,患者在明显感受到疗效显著后应继续巩固治疗,不要看到疗效后就不再贴敷。

  丁医师还提醒广大市民,“冬病夏治”是一个辅助疗法,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敷贴期间忌食酸冷、辛辣、油腻食物。远离空调或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既然选择在夏天治疗,就是看中了天气中“热”的气候特点,否则,体内的“寒”发不出去,会影响冬病夏治的疗效。同时,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治养结合,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情绪乐观,适度锻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文/图 记者 金川 本报通讯员 王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433574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