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开展文物普查 3610件文物见证古人智慧

2014-08-22 11: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本报讯(见习记者 高晓飞 通讯员 苗蕾) 战国齐建邦长法化刀币(战国即墨刀币)、清朝玉双鸭、北宋金银书画《妙法莲华经》……一件件文物蕴含着即墨璀璨的文化;即墨县衙、金口天后宫……一栋栋遗迹代表着古人精妙的智慧,代表着即墨悠久的历史。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配合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我市博物馆对我市区域内的各类文物信息展开了多项调查,已采集3610件套文物,另外还发掘本土特色,打造乡村记忆。

  “前一阶段的普查,我们一共采集了文物信息数量3610件套,登录平台信息20余件套。每一件文物都饱含了即墨本土的特色,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即墨悠久历史文化的体现。”市博物馆张文勃馆长告诉记者,他们结合了即墨的实际情况,先后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文物认定工作小组,通过发放普查登记表、走访 、调查等形式 ,对全市343 个国有单位进行了普查登记工作,对市档案局等多家有文物收藏单位进行了信息核对和现场核查、筛选工作,让承载着即墨历史的文物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今年6月26日,山东文物局鲁文博发“2014年16号文”批复即墨老酒博物馆 、青岛发制博物馆 、妙府老酒博物馆正式登记注册。“这为即墨文物保护工作又添了几块砖,对老酒的制作工艺等起了很好的展示和保护作用,还能增加前来参观游客的相关知识。”张文勃表示 ,除了民间博物馆的申报,市博还在全市区域内,开展“乡村记忆工程”调查摸底工作,保护乡土遗迹,留存故土乡情。

  “据初步调查,即墨有 60余家单位符合申报条件,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等多个门类 。”工作人员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丰城雄崖所村,见证了即墨600多年来的风云变幻。据悉,它已经被山东省收录为首批 20家“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这也是青岛地区唯一被试点的单位。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446772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