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食物芋头红薯。
秋分节气到,天气日渐凉爽,不少人开始大肆进补,防止身体出现“故障”,大多数人都“依赖”中医药、食肉类食物以增加营养,但是这样真的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吗?专家提醒,将吃中药作为秋季养生食疗的市民,进补应该适度但是不可以乱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素食,对于身体也是大有好处的。
秋季进补适度但不可乱补 近日,市民高先生觉得身体不适,时常出现乏力、出汗、失眠等症状,听人介绍中医药材可“根治”此病,高先生来到药房抓药、煎药,回家服用,可连喝三天,仍不见好转 ,反倒身体更加发虚。对高先生出现的症状,中医专家表示,由于面对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多人的身体机能会出现亚健康状态。同高先生一样症状的人不在少数,可很多人认为乏力就是气虚 、出虚汗,没对症就下药,只会越补越虚。另外,有些人无病进补,选择各类名贵中药,泡水或泡酒来进补。名贵药材确可大补,但不要忽略,无病乱服药可不行,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自身。
中药没有副作用,也是养生误区之一。很多人忽略了中药并非是纯天然、无公害的药品常识,秋季吃中药进补也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养生,因药品本身有治疗作用,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这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中医专家表示,过量滥用滋补品,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出鼻血。
四种素食滋补效果更佳 经过一夏的折磨,有些人脾胃虚寒,消受不了大鱼大肉,芋头、红薯、包心菜、萝卜等素食就是秋季进补的宝贝,它们价格虽然便宜,但在营养上却有许多独到之处,是不少动物性食品所无法比拟的。据了解,芋头富含淀粉、含乳聚糖,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红薯,特别是黄心的红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包心菜的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民间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萝卜可以调理脾胃,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秋分运动以平缓运动为主 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提醒,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因此 ,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秋季清晨温度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黄兰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45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