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后空气干燥室内空气流通不佳 小心暖气病

2014-11-18 10:4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室内温度以18℃至22℃为宜。



  11月15日零时,高密市集中供暖正式开始。随着供暖后室内温度升高,在给市民带来居家温暖的同时,由于空气干燥、室内空气流通不佳,也给病菌的孳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讲,由于身体免疫力较弱,更成为“暖气病”的易发人群。

  最好中午开窗半小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热舒适的要求也相应增加,近年来,集中供暖、地暖、空调、电暖器……多种供暖方式集中出现,然而它们在为市民抵御寒流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干燥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抱怨。据不少市民反映,供暖期间,特别是清晨醒来之后常常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会出现鼻腔出血等症状,有时还会感到胸闷、头晕眼花等,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家中温度高、空气干燥造成的。

  “干燥是冬季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高密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王医生表示,每年供暖开始后,都会有不少患有喉部不适 、感冒咳嗽等症状的市民扎堆就医,主要的病因是供暖开始后,市民为保暖长时间将门窗紧闭,造成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滋生,附着在黏膜上很容易刺激喉部引发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再加上室内过于干燥,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暖气病”。因此,建议市民每天最好通风半小时,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通风最佳时段保持在10点至15点之间。

  室内温度以18℃~22℃为宜

  此外,医生建议,冬季供暖,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室内温度以18℃至22℃为宜,这样的温度在保持舒适性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如果家庭室温很高,晚上睡觉时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经常用湿拖布擦一下地面,湿度最好控制在50%至70%之间。

  为了更好地掌握室内温度,市民不妨在家中准备一个温湿度计,根据温湿度计的指示调节大小。但值得注意的是,加湿器里最好使用温度低于40℃的洁净水;同时机器工作时要远离其他家电产品,摆放的位置,最好房间里空气流通好点的地方,以免个别地方受潮,摆放高度最好在1米左右,这也刚好是人体呼吸的高度;并且定期清洗加湿器。但关节炎、糖尿病患者要慎用。

  绿色盆栽助力空气净化

  面对干燥的室内空气环境,医生建议不妨在家中摆放几盆具有空气净化和温湿度调解作用的植物盆栽。像芦荟具有一定吸收异味的作用;常春藤能够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质;虎尾兰也可以清除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铁线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能够吸收甲醛等物质;散尾葵、雪佛里椰子等植物则对提高冬季室内相对湿度非常有效。此外,吊兰、绿萝、富贵竹等绿色植物也是净化空气的好帮手。

  除了人工安排的增湿控温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多喝水,少量多饮。正常人一天摄入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早上起来记着喝一杯,加速新陈代谢。其次,多吃瓜果蔬菜,对防止嘴唇干裂、皮肤干燥、缓解上火症状都有不错的效果。文/图 记者 马菲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474159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