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60多年前房产证啥样

2014-12-19 10:5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孙健章展示市民送来的老契约。



  

装契约的包用一枚圆形方孔钱捆扎。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房产证上还有第一任县长的名字。



  本报讯(记者 高晓飞)房产证、房屋买卖契约、土地买卖契约……凡是和房屋土地挂钩的契约,市民总是格外重视。那您知道六七十年前的土地买卖契约什么样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房产证又是什么样子呢?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

  “2013年在古城拆迁前,我到古城附近转悠,在转到付家庄时,一位村民把这个小布包给了我,说是自己留着也没用,给我们还可以展出,给年轻人看看以前的契约长啥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里,负责到各处收集老物件的孙健章经理拿出了一个红布包。记者见红布包是手工缝制,外表颜色已经发暗,而且还有一个圆形方孔钱用作固定。钱币表面的字和花纹已经被磨平整了,可见年岁已久。打开红布包 ,里面是用旧报纸包着的5张不同时期的房契和地产买卖凭证,分别是一张1952年的房地产买卖草契、2张房契和一张民国年间的土地买卖契约,另有一张因年岁太久,已经破碎。

  “胡敦宣因无钱使用,将自己买到付家庄前地南北地一段,计税亩税分地9分,托说合人原情愿卖于华梁氏名下耕种,永远为业,言明通用,泽60万元整交价,立收付为凭,地之多少,两不相找……”从左侧的立约时间上看到,这是一份1947年签下的土地买卖契约。全文用毛笔字写在宣纸上,行文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且没有标点符号,在左下方表明卖地人、买地人以及中间见证人的姓名及印章。“这是民间契约,并没有严格的格式,只是写明缘由,签好三方人的名字就可以了,而且全是手写。”孙健章说。随后,孙健章又带领记者见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份土地房产所有证和房地产买卖草契纸。

  “你看,这份房产证就比较规整,都打着表格,对房屋坐落位置、四至、长宽尺度和附属物等等都有明确标示。”孙健章指着一份装裱在玻璃框里的1951年《山东省土地房产所有证》告诉记者,这上边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即墨县第一任县长袁明三的印戳 ,很有纪念价值。记者看到,这份房产证内容自右而左排列,先在右侧写明屋主及获得房屋的简要说明,中间是县长印戳 ,左侧是用表格表示的房屋具体情况 ,最左侧是房产证签发时间,并盖有繁体“即墨县人民政府印”的红印戳。行文也是自上而下,但主体是印刷体,只有签名、时间等不定因素是毛笔字写就。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全国统一换了房产证,这些老的房产证、买卖证明就都没用了。”孙健章说 ,老一辈留着就是做个念想,当初将这些契约证明文书送来的时候,市民就是想着可以放到博览园,让小孩子和年轻人也看看,也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纪念与承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485370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