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五个平台"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5-02-04 10:4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本报讯(记者 迟海雯 通讯员 赵慧宝) 诸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的部署要求,以“一诊所、一顾问、一热线、一中心、一窗口”为平台,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解决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诊所”覆盖城乡,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在全市235个城乡社区逐一对应开设了“基层网格法律诊所”,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轮流“坐诊”、深入一线“巡诊”,为居民提供诉讼非诉讼代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对遇有情况紧急、影响较大的突发信访事项,当好顾问,迅速“急诊”,引导上访群众依法解决诉求。去年以来,共举办法治课堂253场次,解答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参与诉讼非诉讼代理973件,参与接访处访92次,调处矛盾纠纷1230件。

  “一顾问”协助决策,选聘52名律师和43名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了市、镇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团,适时参与制定和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为日常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及专项论证,参与重大合同的论证与审查,为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风险评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融资引资等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对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进行专题会商,确保其于法有据、规范有序。去年以来,为两级政府提供法律咨询298次,提出法律意见83次,促进了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一热线 ”解疑释惑,设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听专席,抽调得力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服务,能当场解答的,当场解答,需提供服务的,即时分流到法律服务机构,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加强与12341民生热线,妇女、青少年维权热线的合作,搭建起互联互通的立体化信息网络。同时,依托热线开设了贴吧、微信等法律服务微平台,变“面对面”解答为“键对键”服务,使群众享受到“指尖上”的法律服务。去年以来,共接听来电6000余人次,分流到法律服务机构办理案件 976件,为群众挽回损失115.6万元。

  “一中心”真情援助,法律援助中心进驻市社会管理服务大厅,对接收的案件当日审查、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到具体承办机构,使群众享受到了“进一门、一门清”的“超市型”服务。依托该中心,健全法律援助联络站点,在市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16处镇街(园区)及235个城乡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点,就近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法律援助网络。去年以来,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75件,有效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一窗口”便捷服务,在市司法局设立集法律咨询、接待来访、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窗口,选派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值班。对群众来访,需提供法律服务的,及时提供相关服务,对不属于法律服务范围的,做好解释工作,并帮助联系处理。对上访群众,主动宣传信访工作法规以及程序,引导其依法逐级表达诉求。去年以来,窗口接待解答法律咨询 2000余人次,帮助办理群众需求事项11件,调解矛盾纠纷37件,避免上访事件12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500143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