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开养生方 进补跟着颜色走入冬多吃"黑"

2015-11-16 11:2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张明医师正在为患者诊脉。



  俗话说“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冬季气候寒冷,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冬季,应该如何养生?11月10日,记者采访了即墨市中医医院中医专家,带您探访冬季养生之道。

  “人经过春夏秋三季,耗损了很多能量,再加上冬季天冷,容易耗损人体的阳气,适宜滋补,多吃羊肉、火锅、板栗、桂圆、核桃仁等滋补食物。”即墨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副主任医师张明介绍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补,冬季进补要因人因时因地施补,适量进补。“在中医的五色五形理论中,黑能入肾,能够益肾强肾。”张明建议市民,不妨在冬季多吃些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食物。

  “冬季天气转凉,保暖也十分重要,尤其是脚和头。该戴帽子戴帽子,该戴围巾戴围巾。冬天站得高,如果全身都穿得很暖和,只光秃秃地露着头,80% 的热气都会从头流走,很容易感冒。而人的脚处于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畅,不注意保暖容易着凉。”张明介绍,冬天寒邪盛,如果不注意保护阳气,很容易损伤脉络。

  “精神和神气也非常重要,要控制自己的精神,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可以听些快乐的曲子,或是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张明告诉记者,此外还要多做运动,否则容易导致肥胖、脂肪堆积、关节痛,“冬季运动不要求出大汗,要见光运动,上午9点、下午两三点出门锻炼锻炼。不建议早起锻炼,天气又冷又黑,空气还不好。”

  此外,受寒冷的刺激,冬天是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咳喘等慢性疾病的高发期,患者及家属要提前将药品准备齐全,以免发生突发状况。这类人群在滋补时,就需要与医生沟通交流,根据自身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进补方式。“比如冠心病血脂高,就不适合核桃仁这类油性食物。我之前碰到一个60多岁患者,头疼,血压高,用药也降不下去。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家人做了人参炖鸡进行进补。”张明介绍,该患者的病情就是由于过于进补引起的,最后把人参撤了,喝了一段时间的绿豆汤血压才降下来。“有些人到冬天,不管什么一股脑全补,这样很容易上火。一旦温补补大,温燥生火,容易引起口干、口苦、咽燥、鼻子出血、鼻子生疮等不适。再加上冬季家中暖气、空调,市内温度本身就高,过于温补容易损伤血络。 文/图记者 王静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585616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