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集镇上五村村民经历坎坷 照顾婆婆19年成名人

2016-04-12 11: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对于胶州市铺集镇上五村的村民来说,李新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提起村民李新花孝老爱亲的故事,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面对亲人接连变故,坚毅地挑起侍候患病婆婆及父母的重担,是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好儿媳、好女儿。近日,记者跟随铺集镇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李新花的家中,看望了这位好儿媳和家中的老人。

  经历坎坷,照顾婆婆19年

  “我是1997年嫁过来的,如今已经19年了。”近日记者跟随铺集镇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胶州市铺集镇上五村的村民李新花的家中,李新花的家里一如普通的农家小院,只是摆设更为俭朴一些,李新花告诉记者,她是本镇前官庄村的村民,嫁到上五村的当年,在村里干了一辈子工作的公公张喜田就因病去世了,中年丧夫的婆婆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急火攻心,于翌年突患脑血栓致全身瘫痪,两三年的时间里卧病在床,两位老人先后倒下,让这个家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那个时候孩子还很小,老人、孩子和家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李新花回忆说,当年婆婆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婆婆单独做饭、喂饭,洗衣擦身、铺床叠被,服侍大小便,同时还要照顾幼子,让李新花这个新媳妇倍感难熬,“但是这些苦没白吃,婆婆逐渐有了恢复的迹象。”李新花说。

  精心照料,老人恢复

  随着时间推移,李新花的婆婆逐渐能够下床活动,但一条腿老是不听使唤,需要人搀扶着方能小步挪动。天好的时候,李新花往往得费很长时间,才能够帮助婆婆“走”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有时就干脆背起婆婆到户外散心锻炼,或者用轮椅推着婆婆到大街上看看光景、和街坊邻居拉拉家常,以消除她的寂寞心情,舒心快乐地生活。

  除了帮助婆婆运动散心,李新花还在婆婆的饮食上下了很大功夫,虽说婆婆吃饭不挑食,但李新花还是变着花样地蒸馒头、包饺子、包包子、蒸米饭,顿顿都有新口味,饭菜可口,心情也好,身体恢复得出人意料,现在尽管还是要拖拉着一条腿走路,但毕竟婆婆能够自己轻微地活动了。

  祸不单行,父母遭难

  随着时间推移,李新花的婆婆一天天地好了起来,孩子也一天天地长大,让李新花觉得好日子马上就要到了,但是意外发生了,2015年6月,李新花73岁的老父亲李传江因病去世。同年7月,母亲阎方云(现年73岁)因脑出血开颅手术失败成植物人。从父亲检查出肺癌到去世的两年时间里,她既要给婆婆做饭洗衣,又要赶回10里开外的娘家服侍患病的父亲、母亲,起早贪黑,疲于奔波,常常累得坐着就睡着了。

  现在,尽管有在胶州市里工作的哥哥、姐姐轮流回来照顾母亲,但作为近在跟前的小女儿,李新花的心时刻牵挂着躺在病榻上的老娘,还有婆婆的饮食起居。心疼她的丈夫几次要请假回家帮帮她,都被她坚决予以拒绝,“不能因为自家的小事耽误了他的工作,再说我自己还能够扛得住。”李新花表示。

  虽然生活的重担一直压在李新花的肩头,让她比同龄的妇女看起来沧桑了很多,但是李新花坚强乐观的精神却成为了她最好的妆容,“老人能动的时候用不着咱,这会儿她需要人照顾,当儿女的就应该侍候。”朴实无华的话语,透露出李新花那颗孝老爱亲炽热的心。

  文/图 记者 张欣健 本报通讯员 蒙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624109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