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演员挑大梁 柳腔有了传承人

2016-11-09 09:2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文/图 半岛记者 李春燕

  即墨是柳腔的发源地,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它形式简单,表演纯朴,但却因活泼有趣充满浓厚乡音而受到即墨市民的欢迎。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喜欢柳腔,即墨柳腔剧团每年下乡演出200余场,同时培养了一批年轻专业柳腔演员,将柳腔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大早就来现场看柳腔

  11月5日上午,在移风店镇东太祉庄村中心大街上,早早坐满了闻讯赶来的男女老少,有的坐着马扎,有的骑在三轮车上,有的站着……大家说笑着,等待着演出的开始,现场一片热闹沸腾,给这个寒冷的清晨带来一丝热情和暖意。“听村里说今天有演出,俺早早扒拉了两口饭,拿着马扎就赶快过来了。”63岁的东太祉庄村民张秀珍是一位资深戏迷,不仅自己喜欢听戏,还参加了业余柳腔剧团,“即墨柳腔剧团今天来演出,俺可得好好学习一下,人家可是专业的。”在化妆间,张秀珍和同伴仔细看着演员们的每一个化妆步骤,生怕忘记了,还不时拿起手机拍照保存。

  “你快看看,这些演员唱得真是好……”舞台上演员的精彩演出获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声。村民王秀花今年46岁,从小受家人的影响喜欢上柳腔,虽然没有走上专业的演员道路,但是不管哪里有柳腔演出,她都会想尽办法去观看。“音乐一响起,演员一走场,我的整个心都乐开了花。”王秀花笑着说。

  最小的演员只有18岁

  采访中,记者发现即墨柳腔剧团演员的年龄普遍呈现年轻化,据悉,最年轻的一批演员都是95后,最小的演员甚至只有18岁。“从小就听姥姥和奶奶唱柳腔,后来12岁的时候开始专业学习柳腔。”毕业于烟台艺校的江昊只有18岁,但已经演出3年了,她告诉记者,2013年毕业来到即墨柳腔剧团以后,专攻花旦,每天的生活非常充实,柳腔给了她太多的幸福感。“除了演出以外,我们每天上午练功吊嗓,下午就排练,晚上回家还要看剧团老师的演出光盘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江昊已经熟练掌握多出经典柳腔戏,并逐渐被戏迷们所熟知,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柳腔作为即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即墨柳腔剧团团长张成林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每年通过文化惠民下乡活动,带领演员们到社区及村庄演出,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演员的演出水平,也使即墨柳腔得到更多人的认同。除此之外,即墨柳腔剧团还着重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专业柳腔演员,通过他们可以将柳腔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 寻找老手艺 ]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守龙]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680309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