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林:牢记使命决战抗“疫”一线

2020-02-19 08:49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2003年的这个时节,非典疫情波击过这个小镇——诸城市石桥子镇。在这个镇的卫生院内有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稍显稚嫩的脸庞,却挂着无比的坚毅,在将近两个月的发热病人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宣教等工作中,他付出了汗水和泪水。这一年,他23岁,也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叫张清林,诸城市石桥子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主任。

  



  17年后的这个时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再次挺身而出,带领公共卫生科人员,承担起了石桥子镇外来返乡人员的居家医学观察工作,并担任疑似病例筛查隔离组的组长,危难之时又冲在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线。

  



  外来返乡人员的居家医学观察和疑似病例筛查隔离工作,对平常人来说可能不知道危险有多大,但对医护人员来说这可是真正的一线,他们需要和来自重点地区人员的近距离接触。面对群众的不认识、不了解、排斥、拒绝,甚至是恶言相向,他深深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疫情,他义无反顾,勇敢逆行走向第一线!

  



  张清林带领全科人员针对返乡人群,制定返乡人群三级管控网,乡村医生、公共卫生科的片长、公共卫生科主任作为三级管控的三级联系人,负责返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综合评估,并制定返乡人群的管理方式,及时和上级定点医院沟通联系,确保返乡人群管控到位,转诊及时,防护到位;制定了卫生室发热病人日报告制度,将辖区发热病人逐一登记,就诊记录、医疗过程、患者转归,均记录清楚;对所有返乡人员开展流行学调查、体温监测、一般状况询问、健康宣教等工作。下村入户调查,他总是冲在第一个,挡在返乡人员和其他人员之间,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极度缺乏,日常的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就成了他的日常装备。为了解除老百姓的戒备和排斥,他更是穿着便服,坐在了返乡人员的家中,测量体温,询问健康情况,留下电话号码,相互添加微信。

  



  在实际工作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层出不穷。有不服从管理的,有对疫情不屑一顾的,有自私的,有盲目,在这逆境之中,他带领科室人员编排了疫情防控专辑,利用公众号大力宣传,制作了居家医学观察小常识明白纸,在到居民家中调查的时候,进行发放和耐心宣传,实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加强心理疏导,让辖区居民面对疫情,不恐慌,不紧张,不传谣、不造谣,听从上级安排,认真面对,共渡难关。

  



  这个镇东魏家庄子的李某,在武汉打工,春节回到了老家,本来应该是全家团圆、欢度佳节的,然而现在每天面对张清林带着工作人员来测量两次的体温,感觉特别不舒畅。1月29日上午8点半,李某有点轻微咳嗽,测量腋温37.1℃,张清林看了皱起了眉头,从事呼吸科专业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男孩得小心!下午2点半,李斌体温37.2℃,李某有些恐慌,自己说害怕,面对这个90后的男孩,张清林陷入了沉思,新冠肺炎观察期的第8天,的确是处在潜伏期,但是他乏力、肌肉酸痛、腹泻的症状都没有,只是轻微的咳嗽,还时有时无。张清林仔细观察这个瘦弱的男孩,老是待在暖炕上,也不开窗透气,虽然屋里不冷,但是那件藏青色的棉袄,一直穿在身上,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关键时刻,张清林将李某的情况上报给了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让他再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量一次体温,专人管靠,做好心理疏导,劝导李某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严格科学防护,并与诸城市人民医院及时沟通,发现温度继续升高,及时转诊至人民医院。于是张清林耐心的嘱咐李某,把窗户打开,通通风换换气,放轻松,多喝白开水,在房间里走一下,别老是抱着手机聊天。一直到晚上22点,36.6℃,张清林才稍显放松。31号36.5度,无咳嗽,无乏力,无腹泻,警报解除。2月6日,李某顺利解除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开心地笑着说:“谢谢您,张大夫!”。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张清林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缩影,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面对大疫,他们冲在前方,执著坚守,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疾苦,关心群众安危,关键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毫不退缩、勇于担当,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康。

  



  通讯员:初振宇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895747

分享到

青岛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网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