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连钢创新团队”:以自主创新挺起中国港口脊梁

2024-05-26 07:41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阅读 (151827) 扫描到手机

“连钢创新团队”:以自主创新挺起中国港口脊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港口日照港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情况,他对港口发展提出的新指示、新期望令“连钢创新团队”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坚持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以自主创新挺起中国港口铁一般的脊梁。

“在全自动化码头,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山东港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自主可控智慧码头的情况。这些年我们码头实现了自动化,从硬件到软件所有设备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在现场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张连钢表示。

“智慧”与“绿色”是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标签,也是“连钢创新团队”的精神底色。

2013年,青岛港启动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张连钢带领团队仅用三年半时间,建成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中,张连钢带领团队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5G”“全球首创机器视觉+自动化技术”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在自动化码头三期建设中,张连钢又坚持从港口重大装备到核心系统、从底层基础到上层应用全面自主可控。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投产以来,已连续10次打破自己创造的装卸效率世界纪录,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智慧绿色港口转型并不只是发生在集装箱码头。近年来,青岛港发挥“连钢创新团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传统码头的自动化改造,陆续投产运营了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全流程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粮食码头全流程智能管控系统、云港通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等,集装箱、矿石、纸浆、粮食等货种装卸由人工操作全面向自动化控制转变,实现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引领未来港口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基于山东港口一体化的更大平台,青岛港还启动了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果在兄弟港口的复制推广工作。在日照港,远控岸桥精准抓放,轨道吊有条不紊,无人集卡往来穿梭,这样典型的智慧港口场景离不开“连钢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大脑”——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就在两个月前,A-TOS系统在日照港上线,助力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提升23%,并以两位数的增幅连续刷新昼夜吞吐量纪录。

创新攻关,脚步不停。当前,“连钢创新团队”正以自动化码头作业需求为导向,基于机器学习、智能算法、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发一整套基于激光扫描、机器视觉双检测技术的船侧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同步开发具有自导向功能的新型吊具,实现自动化码头双小车岸桥船侧作业的高阶自动化,积极研究全自动跨运车关键技术和AGV轻量化以及双层堆叠关键技术,推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全域自动化、智能化,全面提升设备交互功能,全面推动自动化码头集装箱水平运输模式多样化、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

近期,在“长德”轮作业中,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两台全新自动化桥吊正式投产运行,从开始上岸到其全部投产运行仅用8天10小时,较自动化桥吊压缩调试时间70%,较常规桥吊压缩44%,突破了自动化桥吊抵港调试的“天花板”,再度创造了港口行业的“中国效率”。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干劲活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传承发扬‘拼命+创新’的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突破难题,以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提质增效,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培育港口领域新质生产力。”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连钢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修方强告诉记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