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店被曝使用过期原料 茉酸奶门店被立案调查

2024-06-01 12:12 中国消费者报阅读 (421224) 扫描到手机

5月27日,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被曝光使用过期原料等问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获悉,目前,涉事门店所在地市场监管局已对相关门店立案调查。

5月27日,有媒体曝光茉酸奶北京石景山万达店、北京伊藤洋华堂店、北京华宇时尚购物中心店、华熙LIVE•五棵松店多家加盟店存在诸多问题: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

当天下午3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致电涉事的北京4家门店,发现茉酸奶华宇时尚购物中心店、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处于营业状态,茉酸奶华熙LIVE•五棵松店、茉酸奶石景山万达广场店电话已经无法接通。茉酸奶的运营主体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当天下午4点发表声明致歉并表示“针对涉事加盟⻔店,茉酸奶总部已经安排即刻闭店,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

茉酸奶品牌关联方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布致歉声明。资料图片

茉酸奶发布的致歉声明表示:“本次事件反映出⻔店日常管理中的严重失误,在此我们向大家表达诚挚的歉意。此次涉事的4家加盟⻔店,严重违背了茉酸奶所提倡的⻝品安全理念,在日常运营中均未严格执行茉酸奶总部的运营操作和培训标准,我们已经安排即刻闭店,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我们将以此为鉴,深深吸取教训,提升对加盟店的管理和培训。”

针对此次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涉及其他门店,茉酸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内部专项稽核小组,公司将对全国所有⻔店的⻝材存储、⻝品有效期、水果保存等问题再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后续,我们也会严格按照相关政府部⻔的要求进行落实和跟进。”

天眼查“关联企业”信息查询显示,茉酸奶是一家现制酸奶品牌,该品牌运营主体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1600家,原创牛油果酸奶奶昔系列年销售量超2100万杯。2023年11月,君乐宝与茉酸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乳制品原料供应、新品研发及食品安全和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协同与合作。而根据相关报道,茉酸奶联合创始人兼CEO顾豪曾表示,茉酸奶全国范围内的直营门店数量仅剩下两家,加盟才是茉酸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5月28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在被曝光后,5月27日当日,北京市朝阳区、石景山区、海底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所有茉酸奶门店开展现场检查,并对属地涉事门店相关涉嫌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针对以上事件,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表示,如果茉酸奶使用过期原料,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监管部门可能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处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来确定。如果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可能会被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可能会被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茉酸奶相关门店的许可证可能会被吊销。

王久成还表示,如果茉酸奶使用了过期原料等,消费者可以向其索赔。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除要求赔偿损失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王久成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企业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应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此次茉酸奶被曝出问题,凸显出目前国内加盟体系的一些漏洞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加盟连锁的品牌方,在选择、甄别、甄选加盟商的时候,首要考量他们的价值观和食品安全意识,将资金实力以及资源放在第二位,要将他们的经营思维、经营理念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纳入第一考核维度。(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孟刚 孙蔚 )